APP下载

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运筹与实现路径

2018-11-06李海涛

前线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新时代

[摘要] 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历史方位、战略环境、奋斗目标、战略布局、发展步骤和重大举措。深刻认识实现现代化国家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眼新的时代特点,科学筹划发展战略,准确把握构成要素,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 国家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D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06-0036-04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整体谋划和科学决策,对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局性问题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筹划。

新时代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2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既要以开阔视野观察世界,正确认识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前列,又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国情新特征,适应人民的新要求,回应人民的新期待。

把握世界大势,才能登高望远。当今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转换、新旧秩序更迭、新旧体系更替的关键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能源紧张、环境污染、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我们要以非凡战略定力和积极进取精神,妥善谋划新时代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审时度势参与和推进全球治理变革,为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良好战略环境。

认清基本国情,才能脚踏实地。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們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国情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为谋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所谓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城乡、区域之间和分配收入还有较大差距。这都必须在继续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需要,更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指导

战略指导决定着整个发展战略的性质,贯穿于发展战略的全过程,指导着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战略布局的展开和战略措施的确定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指导,集中表现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其内涵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其要义贯穿和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精髓,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其理论品格在于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提出的一整套大政方略,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凝练升华。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战略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工作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1 党的基本路线,凝聚着我们党对基本国情、战略目标、前进方向、发展动力、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认识,揭示和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规律,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并发展了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方略是党的战略指导思想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这“十四个坚持”,涵盖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战略,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行动纲领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战略与战术的结合,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

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及步骤

战略目标,是较长时期内关于发展全局的奋斗目标,是发展战略的基本指向。战略规划的核心问题是要达到一定目的,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必须确立战略目标,没有战略目标,也就没有了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略目标是战略体系的核心要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总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民族复兴的境界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总体性超越,也是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性超越。

战略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战略步骤来实施。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使整个战略计划得以实现,必须根据已经确定的发展目标、发展实际与发展趋势,将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划分成相互关联、又各有重点的若干步骤和阶段,从而使战略目标保持连续性和适应性,以便于分阶段、分步骤实现总目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来看,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三步走”构想、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阶段”等等,都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围绕战略目标提出的具体步骤。这些具体步骤的制定和实施是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必要途径。党的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的战略安排,一是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二是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时间节点从本世纪中叶提前到2035年。这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成就巨大,超出了預期;我国未来发展潜力很大,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三是不再提GDP翻番类目标。因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着力点是通过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

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及举措

战略布局是对战略实施的总体设计和通盘筹划,是按照战略目标要求,对战略全局发展所必需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作一个统筹安排。战略举措是为了达到战略目标和完成战略任务而采用的重大措施和方式方法,主要解决用什么力量和方式去实现战略目标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要协调贯彻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2“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这两大战略布局,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二者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统一于国家由大向强发展关键阶段的历史进程,统一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设计。这一总体布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其他领域,如国防和军队、外交、党的建设等,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整体,每一个领域都有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

“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是我们党必须抓住的工作重点。把这些重点集中到一起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反映了我们党通过抓主要矛盾来带动事业发展全局的宏大思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着眼解决我们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弊端,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促进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五位一体”侧重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构成要素进行战略设计,规划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总依据”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总任务”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战略举措。“五位一体”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系统,五大要素相互促进,彼此构成了内在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社会发展提供有利社会条件,生态发展提供良好自然环境。经济建设方面,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象地说,就是推动我国经济从“长体重”向“强体质”转变。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政治建设方面,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这“两个必然”,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既是对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宣示,又是对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抽象评判、生搬硬套政治制度的有力回击。文化建设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建设方面,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以理念转变为根本,治理和保护并重,制度和监管并举,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一步落到实处。

(本文系国防大学国家发展战略教研室“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系列研究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李海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国家发展战略教研室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 / 梁齐勇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