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司的码农招聘
2018-11-06杜先菊
杜先菊
我在国内研究生即将毕业时,几个女生心血来潮,互相吆喝着,骑着车跑到了国防科技大学。彼时工作好找,每个人其实都已经有了去向。事先没有预约,就贸然跑到国防大学人事部门,其实就已经带着游戏的成分。接待我们的人事处工作人员笑眯眯地说:不行啊,我们不要女生。
部队的人事单位叫什么我都记不清了,只是他那么直率地宣布“我们不要女生”,而我们也心服口服、毫无置疑地接受了他们“不要女生”的事实,今天想来,颇有些不可思议。
毕业后短暂工作,然后出国,我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是在美国。我居住在麻州,公司总部在加州,都是比较自由化的“蓝州”,尊重女性、少数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和性取向,已经不仅仅是官样文章的“政治正确“,而是公司和个人真心信奉的原则。尤其是在招聘过程中,如果求职候选人不提及这方面的话题,我们一般是不能主动提起的;就算是他们提起,我们技术人员如果不肯定如何回答,都会尽量把话题集中在具体的技术问题上,涉及个人信息等比较敏感的话题,尽量让他们去问人事部门的专门人员。
正式的招聘过程,和国内科技界应当类似,始于网上网下各种途径收集简历和求职信,然后是电话访谈,谈得比较满意的就安排来公司面谈。初级职位往往一轮公司面谈就可以敲定,中高级职位则不止一轮。
有一段时间我们部门大力扩招,我主要负责电话筛选,差不多每天都有两三个电话约会。访谈内容其实都有大致固定的格式和条款,无外乎是两方面内容,一是核实此人在技术上是否和简历上描述的一致,二是考察此人的表达能力、个性、团队精神以及是否真心对这个职位感兴趣。一是硬信息,二是软信息。一般约的电话访谈时半个小时,有的谈得投机的能够聊上一个小时,但其实在头五分钟,我就基本上能够判断此人是否值得请进来。那一次我带进来的候选人质量都不错,面谈的经理、人事和技术骨干们都对我的眼光(其实是听力)表示赞许。
面谈其实无法准备,我淘汰掉的,无非是几类露出了硬伤的人:第一,简历太夸张。每个职位只需要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储备,其他的技能,哪怕不会也可以慢慢学来,不诚实承认自己的不足,不会装会,或者夸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往往适得其反。第二,知识技能储备和意向和工作不匹配。第三,表达能力太差的人。这不仅仅是语言能力问题。我本人就是移民,习惯了周围同事邻居的南腔北调,知道电话访谈时大家都有些紧张,所以打电话时尽量温和诱导,免得过于咄咄逼人,令候选人无从发挥。但有时候候选人要么慌慌张张语无伦次,要么沉默寡言无话可说。第四候选人踩了地雷。有一次,我约谈一位比较有经验的候选人。他做过多年,如我所料,技术上都没有问题。于是我问,他觉得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结果他说,他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和同事交流困难,同事们口音太重,行事方式也很奇怪。我听着已经有些警觉,但鉴于他在技术上太熟练、对口,还是建议请他来面谈一下。但我的推荐书上提及了他的“交流困难”的言论,白人男老板一看,红灯红灯,绝对不能容忍,绝对不能请他上门。
电话面试通过了,候选人就来公司面谈。中国人一般实际能力超过口头发挥,所以只要通过了电话访谈、得到了进公司面谈的机会,一般不应该有太大的问题。面谈一般要一整天的时间,首先见过招聘经理,然后是几个同技术组的技术领军人物和未来的同事,然后还会有人事部门的人员。经理考察的是候选人的综合能力,技术人员既考核技术,包括出编程题目考试,也考察候选人的个性和合作能力,因为大家以后毕竟要朝夕相处一起作项目,人人都希望找到互相之间有化学感应、能够和平共处的合作伙伴。人事则回答福利、报酬、是否需要签证等等具体问题。
一般招聘是“请进来”,我们也“走出去”,去周边各大学直接招聘。大学招聘包括两类,实习生和毕业生。公司的政策,即使是金融危机时公司招聘全面冻结,毕业生却不能不招,于是就有公司一边解雇有经验的员工、一边招聘新毕业生的境况。毕业生需要找工作,公司也必须保证自己在毕业生中的声望,让他们相信这家公司有生命力,公司的大门是敞开的。
去大学招聘,都是由人事部门负责安排统筹,但需要工程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我比较喜欢去,麻省理工学院的招聘会我去过一次,每年我们也收到不少他们学生的实习申请,但名校学生眼界太高,真正愿意屈尊来我们公司在普通的碼农工作岗位当个学徒的不多,我也理解,于是再有人事部门请我们去他们学校的招聘会时,我就不去浪费时间了。
我去得最多的是东北大学。东北大学在高校林立的波士顿排名不是最靠前的,但他们的计算机学院很强,在就业方面一直有很好的业绩,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实习项目。我们部门每年都会从东北大学招实习生,实习生毕业时很多就直接留下来就业,于是我们公司在东北大学学生中口碑很好,有一年我去帮他们收简历、和学生简单交谈,四个小时站在那里没有挪窝,收了一百多份简历,吹牛吹得口干舌燥。
可惜这样的招聘会带有为公司宣传的性质,学生们西装革履、认认真真地来了,最后留下的不过是一份简历。几百份简历,大部分也都是石沉大海。今年我们略有长进,用的是一种软件,把学生手中的简历拍下来,软件就自动把主要信息归类整理,所有信息马上可以搜索,其中还包括我们匆忙之间打的评语,挑选起来要容易得多。
今年的访谈表,除了直接拍照进数据库,还增加了一条:是否需要签证。人事部门的同事说,虽然媒体中风声有点紧,但法律尚未改变,留学生实习期间(OPT, 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可以工作、之后可以申请工作身份H1B的政策也没有变,面对学生和求职候选人时,只要措辞得当,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可以问的。于是我也就照本宣科,认认真真地问了。据白宫统计,美国的IT行业中,大学培养的软件行业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软件工业的需求,如果不招聘一部分留学生,供求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