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荣誉比,学问更重要
2018-11-06姚秦川
杂文选刊 2018年11期
姚秦川
国学大师陈寅恪之父陈三立生性沉稳,做事低调内敛,对荣誉之事看得极为平淡。
1936年,英国伦敦举行国际笔会,同时邀请中国代表前去参加。其时,中国派出两名代表,一个是代表新文学的胡适,另一个就是代表旧文学的陈三立。这个国际笔会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广泛,世界知名作家罗曼·罗兰、泰戈尔等都是其中的名誉会员,而时任会长的则是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威尔斯。可以说,能被邀请参加如此高规格的笔会,既是对作家个人能力的肯定,也代表了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当陈三立收到从南京邮寄过来的邀请函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看了一眼便将邀请函丢在一边,根本没有将这么重要的笔会当回事。直到一个星期后,南京那边因为等不到陈三立的回信,再次来函询问情况时,儿子陈寅恪才知晓此事。陈寅恪急忙询问父亲邀请函放在哪里、上面写了什么内容,陈三立则淡淡地回答道:“几天前,南京寄过来一个什么通知,我早已经丢掉了,你不必理它。”
陈寅恪听后,赶紧在一大堆废纸里翻找,还真的找到了那份来自国际文坛的邀请函。虽然这件事情难得一遇,不过在陈三立眼中,它远远不如踏实做学问重要。陈寅恪也了解父亲的脾性,对于这类荣誉之事,父亲向来看得很淡,也从不热心参与,更别提这次还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了,因此也沒有再劝说父亲。
或许正是因为陈三立有这样的脾性,他才能一心一意做学问,成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这与某些为了名誉而轻视学问的人来比,实在可贵。
【原载《百家讲坛》(红版)】
江苏徐州 水云间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