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8-11-06吴娟娟柯晓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7期
关键词:侧卧位外伤颅脑

吴娟娟,柯晓玲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福建 厦门 361000)

颅脑外伤是指患者的头部受到间接或直接暴力作用后导致的头部损伤。颅脑外伤患者的脑组织与外界不通(主要是指硬脑膜完整)属于闭合性脑损伤,反之则属于开放性脑损伤[1]。颅脑外伤包括颅骨骨折、脑震荡、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目前,临床上对颅脑外伤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有研究表明,对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可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其预后[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手术治疗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的62例颅脑外伤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严重脏器损伤的患者。2)精神病患者。本次研究获得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将这6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在A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4例;其年龄为29~71岁,平均年龄为(45.7±4.6)岁。在B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女性15例;其年龄为29~70岁,平均年龄为(45.6±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1)定时到患者的病房进行巡视,密切观察其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刻报告给临床医师,并协助临床医师对其进行对症处理。2)对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及时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定时为其翻身和扣背,以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3)对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护理。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⑴术后,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被动康复训练。对其进行训练的方法是: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肢体进行热敷、拍打和安抚性抚触,以防止其发生肌肉挛缩的情况。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肢体关节进行活动,每个关节各活动4~6下,每次活动20~30 min,每天活动3~4次。在对患者进行被动训练时,护理人员需注意动作的力度,避免对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⑵在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后,护理人员要按照循序渐进、由小至大、动静结合的原则指导其进行桥式运动、床上移动、起坐、握手等主动康复训练,每次训练20~30 min,每天训练2~3次。进行桥式运动的方法是:让患者平卧,并拢双侧膝关节后保持稳定,再由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按压住其双侧膝关节,然后让其尽量将臀部抬离床面,同时指导其顺势向上移动[3]。2)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常用的体位有患侧卧位、仰卧位、半卧位及健侧卧位等。取仰卧位易增强患者的异常反射,故尽量不要为其取此卧位,如其必须仰卧时,则其仰卧的时间必须<60 min。取患侧卧位可降低患者患侧肢体痉挛的发生率;取健侧卧位可改善其机体的血液循环,有效地预防其肢体水肿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尽量为患者取患侧卧位和健侧卧位。有偏瘫症状的患者不能取半卧位。3)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患者的意识状态恢复后,护理人员应积极与其进行交流,耐心地倾听其诉说,并按照关心、鼓励的原则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告知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以使患者能够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护效果及其FMA(肢体运动功能)的评分。1)将患者的治护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⑴显效:经过治护,患者的肢体可进行自主运动,其全身状态良好,其身体无痛感。⑵有效:经过治护,患者在他人的协助下可完成肢体的自主运动,其身体有轻微的疼痛感。⑶无效:经过治护,患者仍出现肢体运动障碍的情况,其身体有明显的疼痛感。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使用FMA(Fugl-Meyer)量表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测评。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录入到SPSS22.0软件中,使用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FMA评分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FMA的评分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MA评分的比较(分,±s )

表2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MA评分的比较(分,±s )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A组 31 36.7±10.7 44.3±15.6 2.236 <0.05 B组 31 36.5±11.2 69.8±16.7 9.220 <0.05 t值 0.071 6.212 P值 >0.05 <0.05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对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可促使其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重塑,重新建立其脑侧支循环,进而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和FMA评分均更高,此研究结果与胡晓曼[5]的研究结果相类似。

综上所述,对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侧卧位外伤颅脑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