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治疗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11-06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7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阿奇肺动脉

郭 磊

(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呼吸内科,山西 长治 046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持续进展所致的慢性疾病。此病可进一步发展为心病、呼吸衰竭等严重的肺病[1]。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原因包括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有害颗粒、发生慢性肺部炎症反应等。慢阻肺患者若并发肺动脉高压,其病死率可显著增高,其生命安全可受到极大的威胁。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联用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治疗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2例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组(31例)和B组(31例)。在A组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6例;其年龄为50~72岁,平均年龄为(61.00±4.64)岁;其病程为3~11年,平均病程为(7.00±2.56)年。在B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4例;其年龄为48~70岁,平均年龄为(59.00±4.72)岁;其病程为4~12年,平均病程为(8.00±2.4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已签署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吸氧、止咳祛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20 mg/次,1次/d,用药6个月为1个疗程。为B组患者在采取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0.25 g/次,1次/d,用药6个月为1个疗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对比分析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C反应蛋白、肺收缩压、肺舒张压等指标及其治疗的总有效率。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经治疗,患者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短、头晕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2)显效:经治疗,患者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短、头晕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显著的改善。3)有效:经治疗,患者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短、头晕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4)无效:经治疗,患者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短、头晕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无任何的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与A组患者相比,治疗后B组患者的PaCO2较低,其PaO2、FVC、FEV1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PaO2(mmHg) PaCO2(mmHg)FVC(L) FEV1(L)A组 31 68.31 0.08 0.05 B组 31 75.07±3.5053.06±3.36 1.46±0.09 1.05±±3.9746.77±3.54 2.24±0.22 1.26±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肺收缩压、肺舒张压的比较

与A组患者相比,治疗后B组患者C反应蛋白的水平、肺收缩压、肺舒张压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7.1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肺收缩压、肺舒张压的比较(±s )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肺收缩压、肺舒张压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C反应蛋白(mg·L-1) 肺收缩压(mmHg)肺舒张压(mmHg)A组 31 31.090.76 B组 31 20.11±5.72 37.95±1.29 27.88±0.56±3.36 32.12±1.21 23.56±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慢性咳嗽、痰多、气短及呼吸困难等,其病情若持续进展常可并发肺动脉高压[2]。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的压力升高且超过一定临界值的病理状态。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较易发生右心衰竭,其残疾率及死亡率可显著增高。在临床上,治疗此病的方案主要为对患者进行吸氧、止咳、祛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3]。他汀类药物属于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调脂药,具有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抗氧化等作用。阿奇霉素是在对红霉素的结构进行改造后制成的广谱抗生素,具有显著的抑菌、抗炎等作用。临床实践证实,在对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为其联用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A组患者相比,治疗后B组患者的PaCO2较低,其PaO2、FVC、FEV1均较高,其C反应蛋白的水平、肺收缩压、肺舒张压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7.1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联用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治疗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其肺部的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阿奇肺动脉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阿奇,出发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