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服务品牌

2018-11-06潘如丹

质量与标准化 2018年7期
关键词:金融中心金融市场中央

文/本刊记者 潘如丹

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清算所”)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自成立之初就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将标准化和规范化深入贯彻于企业日常运营中,坚持立标准、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塑品牌的发展主线,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金融风险防范形式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场外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而中央对手清算机制在处置风险事件、防止风险蔓延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作用。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在场外市场建设中央对手清算机制的重要性。

所谓中央对手清算,是指专业清算机构通过将自身介入到一个或多个金融市场的交易之中,成为所有买方的卖方和所有卖方的买方,担保已达成交易的最终履行。通过引入这一机制,能够进一步提高清算效率,降低清算成本,有利于实现交易、清算结算相互独立,提高银行间市场的透明度,更好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2009年9月在匹兹堡召开的G20第三次峰会上提出:“所有标准化的场外衍生品应在交易所或电子平台上交易,在适宜的情况下,最迟在2012年底之前实现中央对手清算”。中央对手清算机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成为当时的最佳选择。在此背景下,上海清算所应运而生。

上海清算所于2009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作为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基础设施机构,成立上海清算所是在全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我国落实G20国际承诺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的重要部署。

上海清算所是该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第二家、亚洲第一家新设中央对手清算机构,仅次于2009年3月美联储批准成立的洲际交易所清算公司,这也说明我国在中央对手清算的机构建设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上海清算所作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充分对标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等国际最高标准、最严要求,规范开展机构建设。根据国际监管组织的定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通常为所有参与者、技术性基础设施以及与其风险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框架制定一套通用的规则和程序”,这一机构性质就决定了公司发展和标准规则密不可分。PFMI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领域具有系统性和高度统一性的国际最新最严标准,是国际监管组织结合现代金融市场体系长期实践经验、金融危机的教训反思以及执行现有国际标准的经验,通过识别和消除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综合汇总形成。公司自成立之初就牢牢把握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理念再反思、架构再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最大限度地采纳或包容这些标准,迅速融入和参与国际市场,实现与国际用标准化语言对话,从而为业务高效和规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清算所严格按照PFMI等国际标准开展风控体系建设,高起点的建设达到了国际水准的“风险隔离墙”的目标。风险控制是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核心和生命线,上海清算所严格按照一系列国际准则,构建了包括全方位的监管机制、完善的内部组织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结构化的会员管理体系等在内的一体化管理机制,构筑了专业的六维安全堡垒,显著降低参与者违约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了系统性风险。该体系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认定公司为合格中央对手方(QCCP)、国际监管组织评估认定公司与发达经济体同处全球领先位置;公司还获得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不行动函”,可为美国金融机构直接提供中央对手清算服务。

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在业务发展和日常经营管理中,上海清算所坚持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流程,探索形成符合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符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利益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首先,上海清算所深耕中央对手清算机制,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已全面建成金融市场专业、统一的中央对手清算体系,包含债券、外汇、利率、大宗商品、信用衍生品等5大市场和几十项产品,推动市场规模扩大和参与主体增加,增强场外金融市场普惠性,服务提升上海在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和定价的能力。

再次,作为我国债券市场新兴的登记托管结算机构,上海清算所聚焦服务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工具(即公司信用债券),建成全国公司信用债券登记托管结算中心,服务产品全面覆盖了实体企业各类债券融资需求,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力和集聚力。

另外,上海清算所积极落实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战略,着眼于与国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联通,通过遵循国际标准、准则和惯例,主动对接融合国际债券市场,落实中国人民银行部署,推进“债券通”顺利上线。通俗地讲,“债券通”类似于债券市场的“沪港通”,境外机构可以通过中国香港市场买卖内地银行间市场的债券,这一举措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助力上海建设成为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清算所国际标准化、同业一流水平的机构建设成果分别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和上海市政府的充分肯定,5次获得上海金融创新奖。自贸区铜溢价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优秀创新案例奖,多次获银行科技发展奖。公司还获得上海市和中国人民银行系统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提升国际金融治理话语权

在中央对手清算这一具有战略高度的新兴发展领域,上海清算所坚持按照国际标准运作,前瞻参与国际组织建设,与国际监管机构、同业组织等多方深入探讨,借助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CCP12)平台,逐渐探索国际行业标准制订,最终实现从守标准到立标准的质的飞跃。

CCP12是第一个全球性的中央对手清算机构同业组织,致力于向国际监管组织和各国中央银行提出监管政策建议、加强行业沟通、拟定行业标准、促进跨境监管协调。

2013年,上海清算所加入CCP12;2015年,经选举成为CCP12执委机构;2016年,经过不懈努力,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清算所成功推动CCP12在上海注册法人实体,成为第一家在上海落户的国际金融行业组织,提升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加速了各类国际金融资源进一步向上海集聚。

2017年11月,上海清算所积极参与并促成CCP12发布首个国际清算行业标准——《CCP12量化披露实务标准》,标准制定吸收了国际监管组织和各国监管机构的意见,充分了解监管方对实务标准的期许,特别是我国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和意见建议。

因此,该标准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国际金融标准制订的成果。标准发布后,在全球获得广泛应用和共享,占全球市场业务规模90%的19家中央对手清算机构已采用该标准。该标准的发布也体现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已逐步具备协调、推动和发布国际行业标准的市场软环境,可以直接、深度参与国际行业规则和标准的制订。

“品”就是品质、质量。“牌”就是商标、口碑。高质量是成就品牌的基础,而品牌建设则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上海正全力打响 “四大品牌”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冲刺阶段,积极开展金融品牌建设成为其重要抓手。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上海清算所坚持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从服务对象、服务功能和服务环境等3方面入手,拓展服务对象范围,全力落实和服务国家战略;强化服务功能,提升高质量服务供给能力;优化服务环境,助力提升我国金融软实力,切实服务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金融市场中央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金融创新产品与完善金融市场探讨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构建昆明市面向沿边离岸金融中心的探究
让金融市场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