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纸条

2018-11-06安徽省临泉县城中南路学校泉河文学社李丽雪

作文新天地 2018年30期
关键词:衬托小手景物

安徽省临泉县城中南路学校泉河文学社 李丽雪

放学后,我像往常一样急切地回家,到了门口,我把书包放在门前的台子上,轻轻地敲着门,没有人应声,于是我取出了钥匙。

家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丝灯光。母亲还没有回来,我觉得很累。好像这几个月在学校积蓄的疲劳一下子爆发了似的,我软绵绵地坐在沙发上。回想起小时候母亲为我开门,又替我提书包进屋的情景,才发现今天是多么的冷清,难怪一进屋就没了精神,不由得有一点感伤。

坐了好久,我有点饿,就习惯性地朝冰箱走去,冰箱上照例贴着母亲留下的纸条,大致又是交代她和父亲的去向和为我准备的晚餐。她甚至还提醒我不要忘记吃个苹果,我不禁暗笑:又不是小孩子了,何必这么放心不下呢?其实这样的纸条在我的抽屉里积成了厚厚的一摞,每每开头总是这样写着:孩子,真是报歉,迎接你的又是一张纸条——母亲的口吻似乎始终未曾改变过,在她的眼里,我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我来到窗前,这时天上星星已经挂满了夜空,正是万家灯火之时,几只萤火虫摇晃在风中,那条曾走过千百个来回的小路上,依然没有母亲的影子。我在屋里来回地走着,无所事事。忽然,我看到了墙上的照片,母亲年轻时的样子:一头披肩秀发,红润的脸,虽没有明星们的美丽,却很动人。对母亲的这个样子,我已经陌生。我所熟悉的是母亲那头花白的头发,那张爬满皱纹的脸,那个佝偻的背,那双干瘦的手——我心里酸酸的,突然觉得是我偷走了母亲的年轻。风餐露宿之日,披星戴月之时,栉风沐雨之际——母亲都是为谁辛苦为谁忙?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我替母亲做过什么呢?我连母亲唯一想要的好成绩都没能给她——

“吱”门响了一下,然后就轻轻地被推开了,母亲回来了。我不想让母亲看到我这么晚了还没有睡,就马上躺下了,背对着门。我看不见母亲,但我清楚地感觉到,母亲轻轻地推开了虚掩的门,看见我已睡了,生怕惊醒我甜甜的梦,又轻轻地关上了门。

我躲在被窝里,眼里忽然有一种涩涩的潮湿。

表现手法之衬托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每年元旦或者六一文艺汇演中的歌舞表演。这种歌舞表演通常由一个主角,周边还有几个配角组成。周边的表演者可能水平很不错了,但我们却总会觉得那个最中间的主角更厉害。ta以强大的艺术魅力将你征服,切断了所有退路;ta光彩照人的样子让你情不自禁跟着节奏挥舞着荧光棒,甚至忍不住吹哨尖叫,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被ta秒杀了、被ta圈粉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衬托”。

什么是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众星拱月”或者“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叫衬托。同样的,衬托的方法也有不同的分类,我们按主角与配角之间的性质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大类。

一、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一般”衬托“比较级”,用“比较级”衬托“最高级”。通常情况下正衬有“景物衬景物”“景物衬人”“事情衬事情”等多类。

景物衬景物比如古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里用星光遥挂如垂手来衬托陆地荒野的开阔,用月光的奔涌倾泻来衬托江水的浩瀚渺茫。景物衬人比如我们常说:春风十里不如你。春风拂面本是多么舒服的事情,那十里的春风将你包围简直就不能再幸福、再美好了,但这都不如你,不如你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用衬托的手法表达出对方在我心中极其重要的位置。有了这样的夸赞,以后夸老师别动不动说“老师,你像我妈一样”。搞笑的是有些小朋友比较害羞,在老师面前一激动一不小心就说成了“老师,我像你妈一样”!哈哈,尴尬了……

事情衬事情比如一个小朋友写了一篇题目为《暖》的作文。这篇作文讲了妈妈的生日到了,小作者冥思苦想好几天都不知道该为妈妈准备什么礼物。就在头一天晚上妈妈走进房间发现小作者因为写作业而冰冷的小手。妈妈一边心疼儿子一边哈气并用大手暖和小手。他被妈妈的举动感动了。暖在心里之际小作者忽然想到现在正值冬天寒风霜冻时节。妈妈每天一大早骑电瓶车去上班很辛苦很冷,正好给她一副厚实的皮手套。第二天小作者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买了一副皮手套,偷偷地放到妈妈的枕头上。让妈妈没想到的是还有儿子惦记着自己的生日,还精心准备了珍贵的礼物,戴在手里,暖在心里。这时,妈妈又一次走进儿子的房间,将儿子写作业的冰冷小手握在自己的手心哈气、轻搓。只说了一句:真是我的乖儿子!

这样的事例是不是比千篇一律妈妈生日三部曲:送康乃馨、请吃肯德基、看电影要经典动人得多呢?这里除了素材的新颖独特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手法是采用衬托里的“事情衬事情”。用妈妈大手温暖儿子小手的事去衬托儿子买手套温暖妈妈的事。

二、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以“喜”衬托“悲”、以“虚”衬托“实”、以“动”衬托“静”等多类。

以“喜”衬托“悲”。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千古名诗,后来还被谱成琴曲,称作《阳关三叠》。这首诗的妙处正是“以喜写哀”。被送者就要西出阳关,进入到一片陌生的荒漠中去了。从此他再也看不到如此清新的景物,再也见不着如此深情的友人了,再饮一杯,流连片刻吧——惜别的心情也更加沉重,眼前的景物也更值得留恋。

以“虚”衬托“实”。比如我们写一篇关于春天桃花的作文。“山腰上的桃花开得十分热闹,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有粉得像霞,有大红如血,还有洁白如雪。花朵儿在树枝上自己都开得陶醉了,树下的我也陶醉其中。我闭上眼睛,闻到一股淡淡的甜,脑海已呈现出满树的大桃子,水灵鲜美。”这里用想象的虚的桃子来衬托眼前实实在在的桃花,这样的艺术手法让桃花美得更加深入人心。

以“动”衬托“静”。比如寒暑假回到乡下生活,夜里的场景,我们就可以这么写道:“乡下的夜来得早,七点钟基本上吃过晚饭了。没有太多娱乐活动的村民便早早进房间酝酿睡意。乡下的夜来得静,九点钟就基本听不到声音了,爷爷奶奶以及邻居基本上已进入梦乡。习惯了城市里车水马龙的我躺在床上眼睛特别有神地睁着,丝毫没有睡意。远处偶尔有几声狗吠从巷子里飘荡过来。渐渐地,我听到大厅里的老座钟在嘀嗒嘀嗒地左右摇摆,第一次感受到了时间流走的痕迹。我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匀称的呼吸声,甚至还有脉搏的跳动声,一上一下的。这是我第一次离自己这么近!”这里用狗吠声、钟摆声、呼吸声的“动”来衬托乡下夜里的“静”。值得注意的是,同学们在选择衬托物时要选新颖独特的,别一说教室里很安静你就拿起绣花针掉在地板上。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学会它,就能让你的表达众星拱月,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衬托小手景物
早春
四时景物皆成趣
为小手点赞
魔力小手
衬托与烘托在诗词中的运用
胖乎乎的小手
学会衬托
小手变变变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