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企业信心是当务之急
2018-11-05闫肖锋
闫肖锋
股市下跌,楼市不振,制造业成本高企????加之国际贸易环境日趋逼仄,出口受阻,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此时,政策纵有千般万种,但其中有一个关键:提振企业信心。
近日,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为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新厂区开工致贺信。李克强表示,今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为各类所有制、内外资企业打造一视同仁、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中国需要继续对外开放,欢迎外国企业扩大对华合作,更好实现共同发展。中国更需要对内开放,简政放权,依法治国,营造让企业尤其是民企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须知,做大財富蛋糕是公平分好蛋糕的前提。
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之年。国际上,美国出台惩罚性关税措施,掀起了国际贸易摩擦的恶浪,为未来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在中国国内,“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正处于关键“啃骨头”时刻,稍一放松可能回到路径依赖的老路上去。未来征程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不行则倒退。可以说,这既考验我们的耐力,更考验我们的信心。但我们有理由保持审慎的信心。
信心来自决策层的战略定力,不折腾,不偏离,坚定不移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战略方针,改革开放,锐意进取,敢啃既得利益集团的硬骨头。
信心来自勤劳的中国人民,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精神永远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信心尤其来自广大的中国企业,无论国有、民营、外资,大型企业或中小微企业,它们的创新和创富努力,是国民财富的基础,也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础。
企业强则国强。中央提出共克时艰,首先就要共克企业之艰。
为什么救企业是当务之急?在外部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生存压力极大。补交社保、税收征管力度加强、各种乱收费等等,都在困扰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如果民营企业倒下了,影响的就是高达90%的城镇就业,所以提振企业尤其是民企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提振企业信心需要在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家精神等方面下功夫,但从眼前效果上看,提振企业信心关键在政府减税。减税成为当今各国政府的主流施政纲领。美国经济这两年持续改善,大规模减税的财政刺激是一大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间经济上的竞争就必然体现为减税政策上的角力——看谁能吸引拢住企业的心,让它们来创造国民财富。因为这是一个资本全球化、产业全球化的时代。
财政部最近提出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明确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从四方面继续发力:加力减负。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同时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补齐短板,大力支持中央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消费,推动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入研究论证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方案等政策,增加居民收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节用裕民,政府要过“紧日子”,把省下的钱用于保障民生支出,用在老百姓身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而企业界最关心的是我国社保费率较高这一掣肘困境。总体而言,我国的社会保险缴纳成本占到了用工成本的四成。中国雇主承担的缴费水平是偏高的,远远高于美国、日韩和东南亚各国,甚至高于大部分欧洲国家。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按照世界银行2009年测算的实际承受税率,中国的社会保险缴费在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和邻近地区的4.6倍。
贸易纷争表面上是关税对抗,深层次上是全球产业链上的竞争。谁不给企业减税,特别是给制造业减税免税,谁就要面对大量企业撤资退资的结果。不但外资撤资退资,民营企业也会面临困境。如此,这个国家就会被排斥在全球产业之外,更遑论向上游产业迈进了。
简言之,未来几年国际间竞争关键在抢企业。别人都在减税,我们如何应对?这是考验我们执政智慧、铸就信心的关键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