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谁来评价
2018-11-05吕德文
公务员文萃 2018年10期
吕德文
近日,各地时有爆出因治理者政策失当、不顾群众呼声,甚至作风粗暴,而导致一地鸡毛的新闻事件。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基层治理仍然比较粗糙。
在基层治理过程中,之所以容易发生简单甚至粗暴的事件,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地方主政者没有认识到基层治理的特性。一般而言,基层治理是一个慢活、细活,是一个极其挑战治理者耐心的活。由于需要与群众面对面,使得基层治理更强调经验和即时处置能力,而非简单依照上级政策法规和行政命令。
二是当前我国基层社会处于巨变之中,社会结构正在转型,利益群体在分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深刻变化,过去习以为常的工作方法有时已不合时宜。
最为突出的是,当前基层治理新增的任务,几乎都要花费大量精力开展群众工作,如环境治理、拆违等几乎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可是,一些地方主政者出于各种考虑,往往希望在短期内出成效、出亮点。一旦将基层治理中的长线工作转化为短线工作,就意味着要用行政工作代替群众工作,意味着灵活和分类的思维为“一刀切”所代替;意味着来不及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呼聲,无法对政策进行科学设计。
文章说,基层治理的好坏,不应简单地用工作任务的完成、工作进度的快慢等简单衡量,还应考虑是否获得群众认可,而不是简单地以领导评价代替群众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