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引领下的历史课堂转型

2018-11-05张启林

考试周刊 2018年89期
关键词:课堂转型问题引领

摘 要:本文以《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通过课前设计问题、课中解决问题、课后检测问题落实情况等系列教学手段,用问题引领的方式打破传统讲解式的教学,完成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型。

关键词:问题引领;课堂转型;生动高效

目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以学科素养为核心的课堂转型已经形成。问题引领方式能较好地实现这种转型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生动高效。

一、 课前备好问题是课堂转型的前提

课堂上教什么,才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是课堂转型的重要思想。问题引领教学能让同学在课堂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教材思路构思好,让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因此课前备好“问题”是该模式顺利运行的前提。

(一) 寻找合适问题,体现教学重难点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中,教师通过阅读《教学大纲》及有关参考资料,找出本课在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如第一目“郑和下西洋”: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西洋在哪里、哪些条件能让郑和去西洋、在西洋如何交往、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为什么说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第二目“戚继光抗倭”:倭寇指什么人、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倭、怎样抗倭、为什么能胜利等等。这个过程要求教师能熟知教材,思路清晰地规划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从而寻找到合适的教学问题。

(二) 设计问题使教学过程流畅

当教学问题粗略确定后,根据教学安排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在这课中,我初步设计了八个问题:①明成祖为什么要派郑和下西洋?②明朝当时有哪些条件能让郑和去西洋?③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及状况如何?④下西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⑤为什么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⑥郑和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⑦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倭?取胜原因是什么?⑧通过本课学习给你带来哪些认识?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要求熟悉认知的知识,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又是本课的重点或难点,只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教学要求。

(三) 筛选问题促使教学环节清晰明了

精选问题是课堂转型成功与否的根本。选取的问题过深、设计问题过难,学生无所适从,不知从何说起,同学闭口等答案,达不到问题引领的效果。过易,又无须分析。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进行分类、筛选。以上①③⑥⑦⑧等问题因较易,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简单进行合作就能把握,因此可归到自主学习中;而②④⑤等问题较难,学生知识有限,存在困难,就必须归到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中去解决。

这样的处理可以使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同学在解决问题中愉快的学习历史知识,并慢慢提高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课堂上有效解决问题是课堂转型的根本

教学“问题”经过一番准备已经设计好,在课堂上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问题的解决,教学目标的达成落到实处。

(一) 精彩的导入能调动班级学习气氛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本教学模式运用中,积极考虑课题的引入,在教学的入口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同学的学习热情,为同学后面合作探究问题的落实做好热身。如本课中可用有关郑和的遗迹“三宝亭”“郑和墓”等直观图片讲述导入,或用“郑和下西洋”电影片段导入,也可用一些文字资料分析导入。这些导入令同学眼前一亮,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节课中有哪些知识,能解释导入的图片或文字中蕴含的道理。

(二) 落实问题使同学掌握课堂的教学要点

課堂上,老师用幻灯片展示自主学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与同桌相互讨论中完成提纲中的基础问题。同学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自信,并简化老师繁琐的讲解。

对疑难问题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本节课中,“明朝当时有哪些条件能让郑和去西洋?”属于疑难问题。这个问题,教师从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让学生认识到“造船技术发达”“指南针广泛运用”“郑和吃苦耐劳精神” 等道理。同时引导学生对比已学的历史知识,去回忆思考得出“国力强盛”“政府支持”等结论。明朝实行和平交往的对外政策,才能让郑和实现去西洋的伟大创举。从更高层面让学生认识,个人梦想必须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才能得以完成。

一个问题引领出同学要积极对国家政策关注的情怀,这种能长久对学生影响的能力正是我们历史课堂转型的需要倡导的。

三、 检测同学对问题的认知是课堂转型的升华

完成所有内容后,对本课所学知识做一个归纳小结,是对本课知识的再现、巩固与升华,整堂课结构也就较为完整了。最后,精选有代表性的练习进行训练加以巩固,或用随堂小测的形式检测同学的当堂吸收情况,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老师引导、同学参与下顺利完成。

在教学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的引领与学生的探索是相辅相成的。在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的状况下,用“问题”来引导每位同学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学会与人合作、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会影响学生终身,也体现了我们历史课堂上的核心素养的形成。

作者简介:

张启林,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明溪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转型问题引领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基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实现初中化学课堂转型
基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实现初中化学课堂转型
基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实现初中化学课堂转型
基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实现初中化学课堂转型
借多维手段,促联想发展
立足“有效”,回归阅读教学本来的样子
例谈问题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让问题引领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