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戏曲艺术内在生命力
2018-11-05崔凯
崔凯
[评述由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中国戏曲始终展现着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在漫长的传承与流变历程中,中国戏曲最终发展为昆曲、秦腔、京剧和四百余种地方戏共生共荣的戏曲大家族,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当前,受众群体老化、戏曲创作人才断档、戏曲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难度较大等,是中国戏曲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大挑战。如何激发中国戏曲艺术的内在生命力,实现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现代表达,更好地传承中华文脉、表现中国气派、弘扬中国精神,是我们的重要使命。本期,人民论坛特邀知名专家,对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度解读。
[摘要]戏曲用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載歌载舞的程式感表现生活,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追求。当前,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仅仅迈出了第一步,单纯依靠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的艺术难以得到持久发展。繁荣中国戏曲,需要激发出戏曲艺术的内在生命力和创造力,使其不断创新发展、攀登高峰。
[关键词]中国戏曲 表演艺术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戏曲是世界戏剧之林中独一无二的舞台表演艺术
几个世纪以来,虽然世界戏剧舞台上的流派更迭起伏,表演体系繁多,但中国戏曲始终以其浪漫俊秀的美学表现形态自成一家、别具一格。戏曲以写意、传神、虚拟、象征为美学追求,用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载歌载舞的程式感表现生活,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追求。自宋、元以来,中华戏曲在传统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大量吸收民族歌舞元素,逐渐形成了综合性舞台表现形式。经过漫长的传承与流变,最终形成了昆曲、秦腔、京剧和四百余种地方戏共生共荣的戏曲大家族,有明确记载的戏曲作品超干部,内容几乎涵盖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所有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里,中华戏曲和民间说唱艺术承载着教化的社会功能,担当起传播民族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匡正社会道德、引领生活风尚的教化责任。“听书看戏”成为了广大民众普遍的文化需求和精神享受。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以梅兰芳先生为代表的戏曲名家先后走出国门,让西方观众领略到了中国戏曲的艺术神韵和独特魅力,同时引起了国外戏剧界和艺术理论界的极大关注。直至当下,西方有许多专家、学者还在潜心研究中国戏曲文化,意欲通过了解戏曲艺术探寻东方美学精神。
新世纪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文艺思潮的冲击和市场的压力,具有悠久历史的戏曲艺术出现了萎缩的现象。特别是地方剧种,几乎濒临生死存亡的境地,人才断档、院团解体、观众疏离、传播阻滞、创新乏力等现状困扰着中国戏曲,曾经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戏曲艺术一度沦为大众娱乐的佐料,除一二线大城市偶尔还有戏曲演出,地区性的常态化演出基本罕见,戏曲爱好者们只能在综艺晚会里看到一些戏曲片断。戏曲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可喜的是,仅2017年上半年,就有几十家地方剧种会师京城进行展演,百花齐放、热闹非凡。戏曲艺术出现东山再起之势,整体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随着信息商务时代新媒体行业的活跃介入,戏曲艺术与网络媒介传播进一步结合,几十家戏曲网站先后创建,微信、微博的传播,为戏曲艺术的发展开创了新格局。
破除保守观念,因势利导,鼓励青少年自觉接受和传承戏曲文化
任何一种艺术样式,如果疏离了青少年这一受众群体,必将走向衰落。沉迷在“二次元”文化中,吃着麦当劳、看着美剧长大的青少年们,往往听不惯或看不懂传统戏曲,这才是中华戏曲生存发展面临的真正危机。当前,国产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要归功于青年观众的捧场,而戏曲至今仍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要受众。如何增强戏曲的现代魅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戏曲对青年受众缺乏吸引力,能够让青年观众口耳相传的作品寥寥无几。在这种受众老化的形势下,戏曲界人士不可抱残守缺、画地为牢、孤芳自赏,一味奉行“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改”的守旧观念,宁可固步自封,等待国家保护,也不顺应历史和文化的基本传播趋势。当理念成为一种壁垒,人为阻隔戏曲艺术与当代主流观众群体的交流渠道时,这类顽固捍卫传统的行为实际上充当了戏曲发展的绊脚石。
传承戏曲艺术必须把青年的问题放在首位,不能强迫当代青少年接受戏曲,而需要依靠改革创新因势利导,使青少年受众对戏曲产生兴趣,逐渐养成欣赏戏曲和热爱戏曲的习惯,成为自觉接受和传承戏曲文化的新生代。
把培养优秀的戏曲创作人才作为发展戏曲艺术的重要工程
戏曲创作人才断档,是戏曲发展的最大短板。戏曲文学创作和音乐设计本身是非常专业化的行当,优秀的电视剧和电影编剧未必能驾驭戏曲脚本创作。缺少优秀的“一剧之本”,戏曲发展无疑将缺乏持久的续航能力。西方歌剧往往以“宣叙调”“咏叹调”、合唱、重唱、独唱等方式叙述故事,但都没有戏曲的表现形式丰富。戏曲艺术在展现作品时,以演员为表现主体,以唱念做打等综合元素进行故事阐述,抒发情感并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在选材上讲究传奇性,在结构上讲究张弛有度、疏密相间——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唱词和音乐创作更是需要功力和精雕细琢,优秀的戏曲创作者,会驾轻就熟地灵活运用戏曲艺术手段,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介绍人物、抒发情怀、推动情节发展。西洋歌剧一般在人物内心错乱、情节停顿时,以“咏叹调”直抒胸臆,而中国戏曲却善于在演唱中交替运用多种艺术技巧,推动剧情的发展。
深究戏曲专业创作人才短缺的根源,除了因行业低迷造成劳动报酬微薄的因素外,也有因戏曲创作难度系数较高,非专业人员难以驾驭的原因。优秀的戏曲创作人员需要经过多年历练,不断进行业务积累,方能有所作为。而很多戏曲创作者缺少“十年磨一剑”的坚守意识,更耐不住“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寂寞。在戏曲院团中,专业创作者流失、后继乏人的现象比较普遍,缺少原创能力的院团自然也难以走远。可见,戏曲战线要像对待“名角”一样重视专业戏曲编剧和音乐创作人才,把培养优秀的戏曲创作人才作为发展戏曲艺术的一项重要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中国戏曲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没有哪一种艺术可以历经百代而一成不变。时代在变化、观众在更新、传播手段也日益丰富,戏曲艺术不能固守城池,否则最终只能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
戏曲艺术的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势在必行,但难度较大。以传统的套路表现现实生活,形式与内容的不协调显而易见——传统戏曲中具有的服饰、化妆、道具和唱念做打并重的程式美感整体衰减。有些现代戏曲成了“话剧加唱”,程式美变成了程式化。有的作品注重造势,戏不够、布景凑,一出戏的演出要带几大车布景,满台的实景展示,难以彰显戏曲艺术虚实相生、时空自由的特性。戏曲艺术的改革并不是“改行”,创新不能以损毁戏曲艺术的舞台魅力为代价,更不能丢掉戏曲艺术的审美特质。与此同时,新的时代要创立新的流派,传统流派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僵化地继承流派只能导致断流灭派,而不是对前辈艺术精神的真正继承与发扬。
迄今为止,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仅仅迈出了第一步,单纯依靠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的艺术难以得到持久发展,繁荣中国戏曲,需要激发出戏曲艺术的内在生命力和创造力。在艺术传播能力空前强大的背景下,我们要借时代东风乘势而上,创新发展、攀登高峰,让优秀的民族艺术之花回归到人民中去,在祖国广袤的艺术版图上更加绚丽夺目,盛景叠现。
责编/王妍卓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