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龄化我们该何去何从
2018-11-05刘彦王晶
刘彦 王晶
[摘要]人口老龄化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摆脱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需打好“组合拳”:要提高人口出生率,打破老年人口与青年人口比例不平衡的局面;构建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养老差距;实施家庭与社会融合养老,避免单一养老方式的弊端;鼓励具有劳动能力的老年群体参与工作,实现“自养”。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体系 融合养老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成为各级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
正确看待老龄化问题,不仅要看到挑战,也应注意到机遇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且增长速度快,国民“未富先老”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我国老年人口比例远高于青年人口比例,平均每个家庭需要赡养3个老年人,中年人口比例与老年人口比例失调。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与增长速率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社会人口急剧增多,而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改变,多数家庭选择生养一个孩子,甚至不生养孩子,成为“丁克族”。因此,我国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升高。
医疗水平提高、国民养生意识增强、思想观念转变等是引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重要因素。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增长。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主要表现为两大特征:第一,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青年人口比例逐年降低,国家人口年龄分布存在明显断层。第二,老年群体数量增多,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社会老年群体年龄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于已经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还无法完全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实际需求。
我们不应只看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也应注意到快速增长的老龄化人口所带来的机遇,比如,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新的消费内需会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我们要敢于面对挑战,善于抓住机遇。要采用国家补贴、社会出资等方式完善社会养老配套设施,出台敬老、养老新政策,营造老年群体宜居的社会环境,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要用长远目光分析社会老龄化现象
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老年群体数量增多,基础养老设施缺乏是国家与政府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未富先老”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会给国家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人口老龄化虽然具有缓解人口增长速度、降低人口基数、拉动消费内需、提升国民文化知识水平与素质涵养等优势,但其积极影响是有限的,人口老龄化一定程度上会给国家经济造成负担,阻碍经济发展。
我国老年人的赡养主要依靠社会与家庭,老年人口的增多为社会与家庭带来不小的负担。社会中年群体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大多为独生子女,一个家庭需赡养夫妻双方的老人,还需照顾孩子。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有的家庭甚至需要赡养两代老人。养老院、敬老院是具备公益属性的社会养老机构,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这些养老机构的完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退休老人的养老资金、退休福利、医疗保障等也需要大量资金,这些都为社会增添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经济活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是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保证。一些企业以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为导向进行转型,企业产品注重实用性,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创新发展。另外,老年群体的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偏向于货币储蓄等理财方式,货币无法广泛流通,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经济活力。
老年人是不具备社会劳动力的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实际劳动力将无法充分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当前,社会仍处于人才资源过剩阶段,从就业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然而,当退休老年人口比例高于社会就业比例时,社会劳动力将供应不足,必将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因此,分析社会老龄化现象不应只注重眼前,更应着眼于未来,用长远目光分析问题,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对国家与社会的影响。
摆脱人口老龄化困境需打好“组合拳”
人口老龄化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摆脱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需打好“组合拳”:要提高人口出生率,打破老年人口与青年人口比例不平衡的局面;构建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养老差距;实施家庭与社会融合养老,避免单一养老方式的弊端;鼓励具有劳动能力的老年群体参与工作,实现“自养”。
提高人口出生率,打破老年群體与青年群体比例不平衡的状态。近年来,国家鼓励家庭生养二胎,提高人口出生率。确保青年人口比例与老年人口比例基本持平,防止国家人口年龄分布出现断层,导致劳动力供应不足,阻碍国家经济发展。
构建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满足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度较低,养老服务具体内容缺失,且城乡养老服务标准不一致,无法完全满足农村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城市老年群体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多数老年人的退休金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但农村老年人以务农为主,基本没有退休金,日常生活只靠养老金维持,生活环境与医疗条件都有待提升。各地政府应加大乡镇养老设施资金投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增加农村老年群体养老金,满足老年群体日常生活需求,缩小城乡养老差距。
实施家庭与社会融合养老,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当前我国主要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开展养老服务工作,社会养老服务制度还需不断完善。另外,一些家庭只注重老年群体的物质需求,认为经济得到保障是养老工作的重心,而忽视了老人的精神需求,多数老年群体渴望与子女交流、谈心。因此,应提倡家庭与社会融合的养老模式,以满足老年群体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为出发点,构建老年人活动中心,不同家庭的老年人可以彼此交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如下棋、打乒乓球等,并且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老年群体具备良好的身体状况。
鼓励老年群体发挥余热,做青年人的指路明灯。我国老年群体退休年龄普遍较低,大部分老年人仍具备工作能力,应鼓励老年群体通过劳动实现“自养”。老年人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能帮助青年人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事业单位可以聘请具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作为技术顾问,参与指导工作,成为社会“老年人才”。并且,老年群体参与工作不仅向青年传承坚韧不拔的刻苦奋斗精神,也将缓解社会养老压力,降低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
责编/赵橙涔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