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进校园 扬师生艺术之花

2018-11-05郑春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南曲渔洋师生

郑春芳

传统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世代相傳智慧的结晶,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中宣部、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要求中小学要把学习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来完成。我校传承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引进校园,激发了学生学习民族艺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扬和创新民族文化,提升师生文艺素养

五峰是土家族自治县,是民族文化的一片沃土,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我校为了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师生艺术素养,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学习,如:山歌、南曲、满堂音、地花鼓、摆手舞、板凳龙、九子鞭等。将非遗项目引进校园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同时,非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其特有的文化价值。

2014年9月,学校成立了师生南曲社团,聘请五峰县非遗传承人传授南曲曲牌和三弦的演奏。传统南曲一字多腔,学生难学。结合南曲与学生特点,我们用熟悉的古诗作词,用南曲曲牌作曲,编写了一本《古诗词配曲选编》。比如《悯农》《静夜思》《咏柳》《江南》等配南曲曲牌[叠断桥] [垂全扇] [虎腔] [南曲尾],歌曲一经传出,很快从南曲社团传唱到全校学生。曲目还编进了校本课程教材,学校用课程思维构建适合学生的学校课程,并最终通过内容让学生看到课程的本质,坚定文化自信,达到理解并传承文化的目的。

九子鞭又叫打花棍、金钱棍,是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请来非遗专家,为我们创作出有浓郁的土家特色的九子鞭的音乐,创编出极具个性的动作,干净利落,成为每天课间操的必跳舞蹈。教师跳到了香港,学生跳到了中央电视台。

丰富文艺体裁,增加文艺作品内涵

学校根据历史上渔洋关小学吴峙东校长带领师生抢运弹药101箱的故事,创编了舞台剧《烽火渔洋》。全剧分为四幕,即接受任务、抢运弹药、山洞躲藏和收复渔洋关,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运输场景。学生抢运弹药的惊心动魄、日寇火烧渔洋关时师生的悲痛愤恨、砥砺前行收复失地的坚强决心等,无一不让观众为之动容。师生动情表演,现场震撼。

民族文化题材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很多优秀民族文化。学校根据真实故事再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贺龙率领的工农红军在湘鄂边根据地浴血奋战时,年仅十三岁的儿童团长张正宽为掩护赤卫队和红军伤病员安全转移,手持铜锣、机智勇敢、面对屠刀、大义凛然,最终献出了生命的过程。学校成立剧组,把这一故事改编成了儿童音乐剧《铜锣声声》。

近年来,借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风,抓住民族文化的根,为我校艺术发展开辟一片新天地。我们期待文艺作品能开出更加灿烂辉煌的花朵。

(作者单位:宜昌市五峰县渔洋关镇小学)

责任编辑 尹培文

猜你喜欢

南曲渔洋师生
论《南曲九宫正始》的崇古与尚今
王士禛“渔洋说部”研究综述
沈璟《南曲全谱》版本系统考论
长阳南曲浅谈
渔洋山人的三大癖好
——成功男士必备
对五峰南曲传承现状的反思
麻辣师生
渔洋河畔的铭记——湖北省财政厅倾情帮扶五峰老区纪略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选诗特征与诗学思想考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