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山油松树轮宽度与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关系分析
2018-11-05杨颖川郝赛宇
杨颖川,刘 禹 ,郝赛宇
1. 兰州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兰州 730107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3. 西安交通大学 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安 710049
4. 国防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长沙 410073
树木年轮学是基于植物生理学,依据树木年轮生长的特性,用来研究环境对年轮生长影响的学科,目的是获取代用的资料,从而重建环境因子的变化(Fritts,1976;陈向军,2009; 雷静品等,2009;胡义成,2011;陶树光,2013)。鉴于树木年轮资料具有适用区域广、定年准确、连续性强、分辨率高和易于获取复本等特点,树木年轮分析长期以来在地球科学界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被列为重要的技术途径之一,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iu et al,2006,2009,2013;丁小俊,2007;Mann et al,2008;姜倩倩,2012;Yi et al,2012;蔺甲等,2013;Yang et al,2014)。树木年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树轮研究学者们用各种办法来提取蕴藏在树轮中丰富的环境变化信息,开展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并利用树轮资料重建长序列的气温、降水等(刘禹等,2006,2009,2015;Liu et al,2006;喻树龙等,2008;Yang et al,2014;包光等,2015;蔡秋芳和刘禹,2015;方克艳等,2015)。在各类气候因子中,辐射量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到目前为止涉及树轮资料与辐射量变化的研究成果还较为稀少。
本文选择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兴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典型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开展树轮气候学研究,首次分析油松径向生长与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可对兴隆山区域树轮与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研究提供基本认识,为下一步利用树轮资料进行历史气候序列重建打下基础,对于认识太阳年辐射总量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西南的兴隆山(103°50′ — 104°10′E,35°38′ — 35°58′N)。兴隆山山体高大,位于东部季风区最西端,即季风区边缘,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变化分明,同时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李秀梅等,2008,2011)。自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榆中气象站的年均温在6.8℃,年降水量385.8 mm,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5122 MJ · m-2。
1.2 树轮资料
油松是采样区内的主要树种,已有研究证明了油松在历史气候重建中的应用价值(史江峰等,2006;郑永宏等,2012;赵伯阳等,2016;宋慧明等,2017)。按照国际树木年轮数据库(ITRDB)的标准,共采集兴隆山区域油松22棵,每棵树用生长锥从不同方向(一般为相对方向)钻取2棵样芯。在实验室里,以现代树木年轮学流程(陈向军等,2008),对样本进行干燥,固定,磨光,交叉定年,测量年轮宽度(精度为 0.01 mm),用COFECHA计算机程序进行交叉定年质量控制(Holmes,1983)。
年表通过ARSTAN程序建立(蔡秋芳和刘禹,2013a)。根据树木生长状况,为了更多地保留样本完整信息并去除树木自身生长趋势,采用负指数函数或线性拟合每个测量序列的生长趋势,最终得到标准年表(STD)、差值年表(RES)和自回归年表(ARS)。本文采用STD标准年表(图1)。样本解释信号强度(EPS) 与样本量大小有关,可以用来确定年表的可靠起始时间(赵伯阳等,2016)。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当 EPS 的值大于 0.85时年表可靠,据此,本研究采用年表起止时间为1640 — 2016年,序列长度为377年。
图1 兴隆山STD年表、样品数量、滑动EPS及滑动RbarFig.1 Plot for XLS STD chronology, sample depth, running EPS and running Rbar
1.3 气象资料
气候数据选择与树木年轮取样地点距离最近的榆中县气象站(104.15°E,35.87°N,海拔高度1875 m),气象数据取自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http://cdc.cma.goc.cn / home.do /)。本文所用的气象数据为太阳年辐射总量数据(1960 — 2016年)(图2)。
1.4 方法
树轮宽度与辐射量的关系随时间变化可能是不平稳的,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率,研究树轮宽度对太阳年辐射总量响应的变化特征,本文先将1960 — 2016年兴隆山树轮宽度与年辐射总量进行比较,并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进行初步的相关性分析。再采用滑动相关方法对树轮宽度与太阳年辐射总量二者相关情况进行衡量,计算得到1970 — 2016年二者之间滑动窗口为 11 年的滑动相关系数,得到相关滑动相关系数的时间长度为47年。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STD年表对太阳年辐射总量的转换方程,得到t年的树轮宽度、t+1的树轮宽度与t年的年辐射总量的回归方程,并重建研究区域1960 — 2015年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对重建序列与观测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利用转换方程对历史时期1640 — 2015年的太阳年辐射总量进行重建。
图2 榆中气象站多年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Fig.2 Annual total solar radiation of Yuzhong station
2 结果与讨论
2.1 滑动窗口的选择
滑动相关性分析中滑动窗口选择为11年,由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是反映太阳活动强弱的指标之一,一般认为太阳黑子相对数多,太阳活动越剧烈,辐射日照时数增加,太阳辐射量增加(向南彬,2013;杨冬红和杨学祥,2013;蒋琼妃,2014;李慧芳,2016)。所以利用11年滑动窗口计算得到的滑动相关系数能够更好地代表辐射强度对树轮宽度的影响。
2.2 树轮宽度对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响应
通过比较1960 — 2016年兴隆山树轮宽度与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年际变化(图3)可以看出,二者存在较为一致的变化。说明该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对树轮宽度具有正向影响。在研究时段内,该地区树轮宽度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变化。
图3 太阳年辐射总量与树轮宽度变化趋势的比较Fig.3 Comparison of variation trend of total annual solar radiation and tree-ring width
1960 — 2016年该地区树轮宽度与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相关系数r达到0.411( 显著性水平为0.01的临界值r0.01= 0.338,n = 57),通过了置信度< 0.01的检验,表明该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与树轮宽度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通过滑动窗口为11年的滑动相关性分析,其滑动相关系数变化(图4)表明:1970 — 2016年树轮宽度与年辐射总量的关系始终保持正相关。其中,1970 — 1991年部分时段的正相关达到了0.05的显著性水平,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显著,表明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变化始终是影响树轮宽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在1992 — 2016年,二者的相关系数趋向于0.3 — 0.5,在该范围上下波动,并趋于稳定,表明油松树轮宽度的径向生长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变的更为复杂,但其与太阳年辐射总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达到稳定状态。因此该地区油松树轮宽度指示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在研究时段内,树轮宽度与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关系始终保持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油松的生长对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变化较为敏感。并且二者的相关关系逐渐趋向于稳定,在小范围上下波动。因此,兴隆山的树轮宽度年表可以指示该区域1970 — 2016年共47年的年际辐射总量变化。从生理学角度上看,在一定的辐射强度范围内,充足的光照使树木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得到满足,会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在保证生长消耗的同时,可以为下一年储备部分营养物质,所以易形成较宽的年轮。同时,太阳年辐射总量也可以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气温、降水来影响树木的径向生长。结合兴隆山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来看,兴隆山位于东部,季风区最西端,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属温带半湿润气候,水分是该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当降水量一定时,如果太阳辐射量增加,会加速水分蒸发,降低土壤含水量,从而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除此之外,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气温的变化,气温变化除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也会间接调整植物的呼吸和蒸腾作用,对树木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树木年轮的宽窄能够真实地记录太阳辐射对其生长有利或不利的变化,从而反映出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变化(刘禹等,2001a,2009;王瑞丽等,2011;蔡秋芳等,2012;郑永宏,2012;包光等,2015)。
图4 标准年表与太阳年辐射总量滑动相关Fig.4 Sliding correlation between STD chronology and annual total solar radiation
2.3 太阳年辐射总量的重建
由于气象资料记录时段比较短,1960 — 2016年只有 57年,采用逐一剔除法来检验相关系数r的稳定性(刘禹等,2003)。将年辐射总量和STD年表进行逐一剔除法检验(刘禹和马利民,1999;刘禹等,2001b,2004),结果表明:去除1979年之后的相关系数由原来的0.401提高到了0.481,其余值对相关系数均没有太大的影响,故选用剔除 1979年后进行重建。
考虑到在t年形成的年轮,不仅受到当年气候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前一年的滞后影响。树轮宽度序列的一阶自相关系数较高为0.537,表明t年的气候因素不仅影响当年的年轮宽度,同时还影响t+1年的年轮宽度(Briffa et al,1992)。因此,利用多元回归技巧以树轮宽度指数重建太阳年辐射总量序列,转换方程为:
式中:R为t年的太阳年辐射总量,Wt为STD年表t年的轮宽指数,Wt+1为STD年表t + 1年的轮宽指数。这一函数式的复相关系数r = 0.607,方差解释量 R2= 0.369,F 检验值为15.206,p < 0.0001,D / W即Durbin-Watson值(其主要用于检验回归方程的一阶自相关性)为1.131,表明差值序列中含有自相关成分。
将重建结果(1960 — 2015 年)与同期观测的太阳年辐射总量进行对比(图 5),二者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计算重建序列与观测序列的一阶差相关系数(蔡秋芳和刘禹,2013b),结果为0.338(p < 0.05),说明重建序列与实测序列的相似度较好,并且在低频变化上较为吻合。
图5 观测值与重建值的比较Fig.5 Comparison between observed (blue line) and reconstructed (black line) annual total radiation
通过转换方程重建了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自然保护区1640 — 2015年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变化序列(图6)。可以看出该地1640年以来太阳年辐射总量年际间波动频繁。为了了解年辐射总量变化的低频信息,对重建序列进行了 11年滑动平均,其中红线为11年滑动趋势线,水平蓝线是多年平均值,为 5361.341 MJ · m-2。在重建期间,太阳年辐射总量有明显的高低变化,较低的时段有:1646 — 1668 年、1705 — 1727 年、1739 — 1751 年、1758—1774年、1832—1846年、1856— 1875年、1923—1944年、1984—2010年;而太阳年辐射总量较高的时段有: 1683—1704年、1728—1738年、1752—1757年、1775— 1812年、 1876—1922年、1945—1983年。其余年份的值接近于平均值。同时,极值年出现的频率较高。其中极高辐射总量年有70年,极低辐射总量年有 68 年,分别占整个时段(1640 — 2016年)的 18.67%和 18.04%。
图6 1640 — 2015年太阳年辐射总量的重建Fig.6 Reconstructed annual total solar radiation from 1640 to 2015
3 结论
在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内采集了油松树芯样本,按照标准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的树轮宽度年表。统计相关分析表明:研究时间段内该地区树轮宽度与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二者的相关系数r达到0.411,通过了置信度< 0.01的检验。同时,该地区树轮宽度与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滑动相关性较高并逐渐趋于在一定范围内小幅度波动,其中:1970 — 1991年,正相关关系十分显著,通过了置信度< 0.05的检验;1992 — 2016年,二者的相关系数趋向于0.3 — 0.5,在该范围上下波动。油松树轮宽度的径向生长对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变化较为敏感,兴隆山的树轮宽度年表可以指示该区域1970 — 2016年共47年的年际辐射总量变化。
进而利用多元回归建立了以树轮宽度指数重建太阳年辐射总量序列的转换方程,该转换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 36.9%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了研究区1640 — 2015年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变化历史,在过去的376年中,太阳年辐射总量表现出明显的年际间频繁波动。并且在重建期间年辐射总量较低的时段有:1646 — 1668年、1705 — 1727年、1739 — 1751 年、1758 — 1774 年、1832 — 1846 年、1856 — 1875 年 、1923 — 1944 年、1984 — 2010 年;较高的时段有:1683 — 1704年、1728 — 1738年、1752 — 1757 年、1775 — 1812年、 1876 — 1922 年、1945 — 1983年。其余年份的值接近于平均值。同时,极值年出现的频率较高,其中极高辐射总量年有 70 年,极低辐射总量年有 68 年,分别占整个时段(1640 — 2016年)的 18.67%和 18.04%。
由于研究区与太阳年辐射量相关的历史数据资料短缺,无法利用历史记录佐证本文重建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未来对这一区域历史辐射方面的研究仍然十分必要。
致谢:感谢“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资助,感谢野外采样工作中孙长峰和沈宝印的帮助,感谢实验室工作中宋慧明、梅若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