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夹脊穴结合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2018-11-05
开封市人民医院针灸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皮损,经治愈之后残留的慢性疼痛综合征,一般指的是带状疱疹皮损消失之后3个月仍残留的局部疼痛,此类疼痛剧烈难忍,发作频繁[1],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西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有限,部分患者经预计疗程治疗后仍残留疼痛,康复效果不佳[2]。近年来,中医疗法在此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逐渐得到领域内研究人员的重视。我科近年来尝试为部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电针夹脊穴结合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根据《皮肤性病学》(第四版)[3]中标准判断,患者存在带状疱疹病史,且经4周治疗后皮疹消失,遗留带状疱疹分布区域的烧灼样、针刺样疼痛。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其他对本研究有影响的疾病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7~78岁,平均(63.25±4.16)岁;发疹部位:胸腹部21例,头颈部2例,下肢7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7~79岁,平均(63.17±4.07)岁;发疹部位:胸腹部20例,头颈部2例,下肢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给予盐酸伐昔洛韦(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60080)300 mg,口服2次/d;卡马西平(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366 )100 mg,口服2次/d;维生素B12片(上海信谊九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370)100 μg,口服1次/d。1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针夹脊穴结合刺络拔罐放血治疗:①电针:取穴为夹脊穴、阿是穴。患者采取俯卧位,对针刺部位常规消毒,用已消毒40 mm毫针(安迪牌),在脊柱旁开15 mm,保持针尖斜向脊柱刺入,深度为25~30 mm,得气之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之后取局部阿是穴,轻缓进针至皮下,顺神经走向刺入,深度为25~50 mm,不一定要得气,根据疼痛范围确定针刺数。针刺之后,在阿是穴与夹脊穴留电针各1组,将电针仪接通,以频率10~50次/s的疏密波治疗,强度为患者可耐受,行30 min通电,之后取针。②刺络拔罐放血:将患处充分暴露,以碘伏棉球对患处与针尖严格消毒,以梅花针扣刺病变出相应神经阶段的起始位置与病变处的阿是穴,将叩击范围逐渐扩大,确保叩击范围比病变范围大。根据所在位置静脉走向,自上而下扣刺,频率控制为90~120次/min,至局部皮肤变红且有出血为止。迅速在渗血处拔罐,留罐10 min。治疗期间观察皮肤情况,一旦出现水泡立刻起罐,且对患处以碘伏消毒。电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均每日1次,每周5次,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评估两组治疗效果[4]:治愈:患者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明显减轻且对睡眠、正常生活无影响;有效:疼痛有所减轻,对睡眠有轻微影响;无效:疼痛无缓解。以治愈、显效与有效为总有效。②统计两组疼痛持续时间(从开始治疗到疼痛彻底消失所需时间)及结痂时间(从开始治疗到水疱干涸,结痂面积为50%及以上所需时间)。③治疗前后测定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疼痛持续时间、结痂时间比较 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持续时间及结痂时间比较 (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治疗前后IL-10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不同时间IL-10水平 (ng/L,±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病毒可侵犯患者脊神经根,且可在后根感觉神经节中潜伏,一旦人体免疫力降低即会发作[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中老年人等体质较差者为好发人群,此疾病病程较长且经久难愈,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甚大。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中医“火带疮”、“蜘蛛疮”、“缠腰火丹”、“蛇窠疮”、“蛇串疮”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情志不遂、郁久化火,肝胆火热最终引发疾病;或由于饮食不节而致使脾失健运,导致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相搏,最终引发疾病;也可由于气滞血瘀兼外邪入侵发病。瘀血内停、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故而“血瘀”、“湿毒”是该病的两大病理因素。
按照中医“结者散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治疗时应采取祛瘀止痛、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等方法。夹脊穴处于膀胱经与督脉间,可调理二经经气,去除经络瘀滞,补益身体阳气。解剖学发现,夹脊穴附近分布有脊神经根后支,对夹脊穴针刺可直达病所,对相应神经节提供刺激。对夹脊穴针刺可对外周、中枢等提供双重镇痛作用。针刺镇痛的原理是通过调节神经体液来实现的,电针刺激可将针刺镇痛效应激活,并促使这一效应得到长时间的维持;另一方面,针刺可促使神经节痛觉纤维传导阻滞,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研究显示[6],电针夹脊穴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炎症渗出予以抑制,提高患者痛阈值,促使疼痛反应减轻,镇痛作用显著。阿是穴是“以痛为腧”,直取患处。对阿是穴针刺可促使气血运行改善,发挥通而不痛的效果。夹脊穴与阿是穴配伍可提高化瘀止痛、温通经络之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位为浮络与孙络,拔罐可将皮下毒邪吸出,促使皮下气血、经络通畅[7],行刺络拔罐放血疗法,可解毒通络、活血祛瘀,而利用梅花针刺激皮部脉络,可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调和机体气血,实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且可促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增强体内新陈代谢,使得瘀血祛除,新血自生[8]。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电针夹脊穴与刺络拔罐放血联合起来应用。分析两组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疗效确切。另外,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电针夹脊穴结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可促使缓解患者疼痛,这有助于减轻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另外,治疗后两组IL-10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经过电针夹脊穴结合刺络拔罐放血治疗,观察组患者炎症反应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电针夹脊穴结合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使疼痛尽早消除,促进结痂,且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