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对急性心梗术后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2018-11-05赵雪云李娟利

关键词:出院电话统计学

赵雪云,李娟利

(1.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8;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1)

据中国心血管病2017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病为居民死亡原因首位。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病的最严重类型,据研究显示其在24小时内死亡率可达30%。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AMI的主要治疗方式,它可以快速疏通血管,缓解患者的缺血症状。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AMI患者的疾病预后不仅与临床治疗手段密切相关,术后的健康生活方式也可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1]。健康促进生活方式(HPLP)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引领个人、家庭、社会走向幸福、祥和及追求健康的行为,即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健康与幸福目的的所采取的任何活动。有研究表明通过电话随访的形式对患者出院后实施连续护理,使医院的部分护理工作延续至院外,帮助患者延续正确的自我管理,对AMI术后患者恢复具有一定影响[2]。本研究对我院符合条件的AMI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以期为此类患者的院外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心内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年龄36~79岁,平均(62.3±3.2)岁,女42例,年龄35~83岁,平均(65.2±2.1)岁。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干预组男23例,女32例,年龄34~81岁,平均(65.6±2.1)岁,发病时间3~12 h,平均(7.4±3.4)h,ST段抬高型34例,非ST段抬高型21例;对照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34~83岁,平均(62.8±2.6)岁;发病时间4~13 h,平均(7.2±3.1)h,ST段抬高型38例,非ST段抬高型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生急性心梗;③愿意参加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②既往精神异常者;③不能正常交流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心梗病程、梗死部位、支架植入个数等。

1.2.1.2中文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表Ⅱ”

此表是用来测量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一种工具,原表是由Walker等人编制,内容包括6个维度,52个条目,釆取Likert4级评分法,分别为1~4分,总分为52~208分,分值越高表明促进健康生活方式越好。国内学者方衡英等对其进行了翻译修订,删除了4个条目,最终形成了包含6个维度、48个条目的中文版量表,总分为48分-192分,其余同原表,本研究采用中文版评定表。

1.2.2 研究方法

1.2.2.1在研究正式开始前,先组成项目小组,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强调电话随访的技巧及交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2.2.2所有入组患者均获告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住院期间由专人负责完成两个问卷填写及资料整理。

1.2.2.3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发放宣教手册,出院前进行指导,要求在院外按照手册要求进行自我管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的形式实施延续护理:出院后第1月每周进行1次电话指导,第~3月每两周进行1次,每次指导时间不低于20 min。主要内容包括:正确用药、运动指导、疾病高危因素控制、健康饮食指导、患者心理状态评估与指导、解答患者相关问题等。具体如下:出院后第1月:研究者电话了解患者伤口及术侧肢体活动情况,指导其伤口及周围皮肤护理以及术侧肢体活动。评估患者对手术后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水平及日常生活习惯,向其讲解健康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密切关系,使其正确认识,提高对疾病恢复的信心及积极性。讲解疾病相关高危因素控制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及具体要求,帮助其建立科学饮食习惯;督促其戒烟酒,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强化指导。出院后第2月: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指导其合适的运动方式、频率、每次持续时间及运动强度;巩固并强化前期宣教内容;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讲解定期复诊重要性;进行心理疏导,强调其家庭角色的责任,引导其社会角色回归。出院后第3月:鼓励患者与周围人多交流,学会倾诉烦恼,参与正常社交活动,淡化病人角色,鼓励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帮助患者制定疾病康复后的生活目标,提升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信心,恢复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1.2.2.4 出院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再次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表进行调查。研究者对两次结果进行整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情况分析

对干预前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生活促进方式水平比较

2.2 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情况分析

在延续护理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在营养、人际支持及自我实现三个方面得分较高。见表2。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生活促进方式水平比较

2.3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情况分析

在延续护理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比较

3 讨 论

我国居民的人口老龄化、生活节奏变快、饮食结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出现,导致心血管患病的危险因素在不断增加[3]。PCI手术虽然可以开通闭塞血管,有效缓解症状,但不能消除引起血管病变的潜在致病因素,血管还存在再狭窄的可能,因此患者在术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长期实施有效自我管理十分重要。

研究结果显示,在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3月后,干预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电话随访形式延续护理对AMI术后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有促进作用。在定期接受专业的指导后,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密切关系,院外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通过对个性化饮食指导的学习,提高了对健康饮食重要性的认识并能够愿意执行;通过对术后运动知识的了解,患者能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做到科学有效运动,逐渐形成良好习惯。通过对冠心病高危因素的学习,患者能做到主动戒烟限酒,积极控制高血压及血糖等,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综上,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对AMI术后患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促进作用,是帮助患者提高院外依从性的积极措施;同时,电话随访使患者的部分术后护理措施有效延续至院外,护患之间联系紧密,患者对护理人员更加信赖,也能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猜你喜欢

出院电话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张 晖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夜半电话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