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灵山风景名胜区秋季鸟类调查

2018-11-05袁德军朱家贵祝文平吴晓青

绿色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名胜区灵山越冬

袁德军,朱家贵,祝文平,潘 卓,李 辉,吴晓青,李 倩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 信阳 464236)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休闲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户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休闲方式,而风景名胜区则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了解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不仅有助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还有助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境内的灵山风景名胜区于199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7月获得国家旅游局AAAA旅游区验收。近年来,随着景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灵山旅游发展势头良好,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到灵山风景名胜区欣赏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业的发展在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自然资源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解灵山风景名胜区的鸟类资源现状,笔者于2015~2017年每年的秋季对景区内的鸟类进行了调查。

2 灵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境内,包括灵山寺景区、逍遥洞景区、金顶景区、龙牙寺景区、龙凤祥林景区、九里落雁湖景区六大景区,总面积61.5 km2。其东距合肥300 km,南距武汉150 km,西距信阳市38 km,北距郑州320 km其东连鸡笼山,西邻鸡公山、南湾湖,西南与湖北省大悟县交界。灵山年平均气温13~15 ℃,夏季山上山下日温差7 ℃,夜温差15 ℃。所在地区既是我国北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又是我们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其动植物兼具南北方特点。山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共有植物7个类型组,122个群系,200多个群丛,1000余种,堪为“植物王国”。良好的栖息地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场所。因此,灵山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也是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调查方法

调查于2015~2017年每年10月中旬进行,每次持续4 d。调查时,调查人员沿风景区内的旅游路线、巡护步道、公路和田间小路以每小时约2.5 km的速度步行,路线总长度约25 km。行进过程中,记录沿途两次看到或听到的鸟类,并参照《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等资料进行鉴定。鸟类的分类参照《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2]。

4 结果与分析

调查期间共记录到鸟类67种,隶属于12目30科(表1)。

在所记录的67种鸟类中,非雀形目鸟类20种(占29.9%),隶属于11目11科。在非雀形目鸟类中,种类最多的为鹰形目(3种)和啄木鸟目(3种)(图1)。雀形目鸟类共计47种(占70.1%),隶属于19科。雀形目鸟类中,种类最多的鹟科(7种)、鸦科(6种)和鹎科(5种)(图1)。

在鸟类的居留型组成上,所调查到的鸟类以留鸟为主(图2),占82.1%。夏候鸟的种类比较少,这是因为许多夏候鸟,如黑卷尾(Dicrurusmacrocercus)、灰卷尾(Dicrurusleucophaeus)、寿带(Terpsiphoneparadisi)、仙八色鸫(Pittanympha)、黑枕黄鹂(Orioluschinensis)、暗灰鹃鵙(Coracinamelaschistos)、小灰山椒鸟(Pericrocotuscantonensis)、赤腹鹰(Accipitersoloensis)、黑冠鹃隼(Avicedaleuphotes)等,均已经前往越冬地。越冬鸟类和旅鸟的种类也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许多

表1 调查期间鸟类到的鸟类名录

续表1

目(12目)科(30科)种(67种)居留型 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R 河乌科Cinclidae褐河乌Cinclus pallasiiR 绣眼鸟科Zosteropidae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R 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usP 梅花雀科Estrildidae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R 燕雀科Fringillidae黑尾蜡嘴雀Eophona migratoriaR 金翅雀Carduelis sinicaR 鹀科Emberizidae白眉鹀Emberiza tristramiP 三道眉草鹀Emberiza cioidesR

注:居留型——R,留鸟;P,旅鸟;W,越冬鸟。居留型的划分以一种鸟类的主要居留型为主,如有的鸟类既有留鸟又有旅鸟,则划归留鸟;有的鸟类既有越冬鸟,又有旅鸟,则划为越冬鸟

图1 调查到的不同科的鸟类的数量比较

在灵山地区越冬的鸟类,如黄雀(Carduelisspinus)、斑鸫(Turduseunomus)、红尾鸫(Turdusnaumanni)、鹪鹩(Troglodytestroglodytes)、戴菊(Regulusregulus)等,在10月份时尚未抵达董寨,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鸟类在灵山地区既有留鸟,又有旅鸟和越冬鸟,而这些鸟类依据其主要居留型被划为了留鸟。比如调查期间见到大量正从北方向南方集群迁徙的暗绿绣眼鸟和白头鹎,这两种鸟类在灵山地区也有留鸟。

图2 调查到的不同居留型鸟类的种类比较

在所调查的鸟类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为朱鹮;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为白冠长尾雉、黑鸢、灰脸鵟鹰、松雀鹰、斑头鸺鹠和领鸺鹠。其中,朱鹮为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朱鹮再引入工作后,野化放飞而扩散至灵山地区的个体,主要见于灵山村附近的水田。白冠长尾雉为灵山地区较为常见的鸡形目鸟类,调查期间主要见于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的林缘。其它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均为猛禽,这些猛禽处于食物链的顶层,以其它鸟类或小型动物为食,其在灵山地区的存在也说明该地区具有相对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

5 保护与管理建议

灵山风景名胜区作为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在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次对景区内鸟类的调查虽是在鸟类相对不太活跃的秋季进行,且每次调查时间较短,但依然记录到鸟类67种。溪波等[3]曾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境的繁殖鸟类进行过调查,发现有留鸟82种。而本次调查仅灵山地区就发现了其中的55种留鸟,说明灵山地区的鸟类多样性非常高。这些留鸟一年四季可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而也可作为灵山风景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随着灵山风景名胜区知名度的提高和周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到灵山旅游观光。开展旅游活动使人们有机会接触自然,但也为鸟类等野生动物带来了一定的生存压力。灵山地区拥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或珍稀濒危鸟类,仅本次调查就发现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种。特别是被誉为国宝的“朱鹮”,多年来一直依赖灵山旅游路线附近的水田觅食。同时,灵山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植被也为我国珍稀雉类白冠长尾雉提供着良好的栖息地[4]。因此,在开展旅游的同时,为了做好当地鸟类资源的保护,实现对其可持续利用,应加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加强科普宣传充分利用当地鸟类资源,既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又向游客进行科普教育,积极向游客宣传生态旅游的理念,提高游客的自然保护意识,在大众中普及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2)加强鸟类监测通过开展长期的鸟类监测,及时掌握灵山风景区的鸟类资源现状及变化,进而有效评估旅游活动对鸟类的潜在影响,以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避免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实现自然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名胜区灵山越冬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灵山胜景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文化教育园
荔枝红了到灵山
水蛭越冬技术
灵山道中即景(外四首)
对新造的灵山大佛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