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小说情境教学

2018-11-04赵艳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创设小说

赵艳梅

情境教学在中国的发展,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小学语文运用情境教学开始,到目前在学段上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文体上囊括了说明文、记叙文、散文、文言文、诗歌,内容上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必要性、情境与体验相结合以及教师情境创设能力提升等。但是,唯独缺少对初中学段小说阅读实施情境教学的理论论述、具体实施过程、情境创设方法以及实施效果的探索。其实,情境教学在小说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情境教学对小说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1.情境教学有助于生成开放而有活力的小说教学课堂。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应该有别于一般的记叙文教学。“正确到位的文学作品教学,首先就要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学作品来教,而不能把它当做非文学作品来教。文学作品重在引导学生体验,让学生热爱文学,能够欣赏文学,而非文學作品教学重在让学生理解、分析,让学生懂得某个道理,学得某项知识。”虽然初中学生刚开始系统学习小说,应该了解小说的相关知识,如,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以及小说主题的把握等,但如果小说课堂总是以此为目的,作为贯串课堂的设计思路甚至是教学手段,那么就会失去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独有的魅力。因此,小说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有活力的,不应让学生投入到机械的、枯燥的小说知识的学习中,或者为了应试而大量地练习相关的小说习题;而应该让学生走进小说文本,主动地与小说人物对话、与小说作者对话,而将情境教学运用到小说教学中生成开放、有活力的课堂。

2.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小说教学的效率。

小说教学课堂效率不高,是因为教师把小说教学定位在分析人物形象、理清小说情节、分析小说环境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上。小说三要素的分析成为小说教学的手段,主题思想的把握成为小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要么一言堂式地分析,要么要求学生按照固定模式回答相关问题,导致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高小说教学效率成为很多教师关注的问题。而情境教学,关注课堂优美意境的创设和学生丰富情感的激发,学生在这种优美的情境中,心中的激情被点燃,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产生了极大的阅读期待,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学习氛围中。在这种学习场中,学生理解内容的速度与质量都明显提升,体验情感更加到位,对知识的记忆效果也明显好转。这与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相比,情境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情境教学对学生阅读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1.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初中学生对小说阅读本身充满着兴趣,因为他们从小说文本中读到了引人入胜的情节,读出了充满向往的生活环境,读出了心心相通的情感世界。但是,枯燥的小说课堂教学却将学生封闭在小说阅读固定模式的牢笼里,这不但抹杀了学生对小说阅读浅层次的兴趣,甚至使学生厌恶小说了。而在小说教学的课堂上创设适合的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调动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词句表达所见所闻,体验不同小说独特的魅力,使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在小说阅读中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正如倪文尖、朱羽所说:“文学原本该是充满魅力的。每一篇小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具体性和丰富性;我们每个人在阅读小说的过程里,也都有着独特细微的甚至无法重复、难以言表的体验和感受。”

2.情境教学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情感。

传统的小说教学着眼于应付考试,形成了一套以理解和分析为主的教学流程。而以理解和分析为主的小说教学只是带学生玩文字游戏,揣摩出题者的思路与解题方法,不能引领学生走近文本,走近作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是读死书。正如王尚文教授指出的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理解和分析为基本的文本阅读方式,很难让学生‘动情,不利于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而小说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特定的“境”,目的是诱发学生的“情”,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体验情感,能激发起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欣赏的热情,使学生抓住文本的有意味的形式去品味,从而能够把自己的重心倾注于文学作品的体验,让学生真正实现文学素养的提升。在教师根据小说文本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深切地感受着纯真的友情、浓浓的亲情、真挚的师生情、激荡人心的爱国情,使学生的心随着情感的波动而激荡,使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创设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创设未来
倾斜(小说)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文学作品与数学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