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打造精神家园
2018-11-02潘俊霖
潘俊霖
【摘要】红色文化对于乡村振兴具有独特的文化、政治、经济价值,其呈现的现实依据则是由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功能优势、文化资源要素与其时代特性所构成,具体表现在乡村教育、乡村治理、乡村精准扶贫与乡村与时俱进的发展上,这四点的相互结合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实现。
【关键词】红色文化 乡村振兴 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打造精神家园的内涵价值
我国传统社会就强调文化对社会的重要作用,而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在帮助乡民形成正确思想价值观、维护国家民族统一、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乡村教育的过程中,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注重更有助于帮助乡村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价值共识,以正确的思维观念为指导将其内化为思想认知并指导个体实践,使文化自信转换为乡民的文化自觉。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外来文化对我国本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红色文化逐渐在主流文化形态中缺失。而乡村教育与红色文化的相互结合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联系的教育模式,能够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建设教育,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其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又满足了受教育者个体的需要,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对乡村精准扶贫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肩负的是对于乡村社会经济建设的推动功能。红色文化不仅是发展乡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资源与文化财富,而且也是宝贵的经济资源。如何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走出一条既能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能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将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红色旅游作为切入点,对各种区域红色元素进行整合推动红色文化事业,与当地绿色生态文化、优秀的民风民俗文化相结合是乡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的文化基础,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彌补与克服市场经济的不足与缺陷,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与良好的经济秩序。
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优秀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红色文化的创建者与发扬者,自身密切结合社会实践与时代发展要求,这决定了红色文化将会是密切结合人民生活,与时俱进的。红色文化形成发展的本身就具备着鲜明的时代色彩与较强的包容性。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是在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所开展起来,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互促共荣的共同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乡村更不能闭守自封,要从自身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着手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注重乡村的科学教育与文化建设,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以此来统筹城乡—体化发展。
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打造精神家园的现实归因
基于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特质。历史赋予了红色文化丰富的革命内涵,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指导,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久弥新,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其一,红色文化承担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在文化方面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丰富中华优秀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促使民众文化自信的形成;其二,红色文化具有弘扬主流文化的精神特质,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红色文化产生的原因是深度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充分结合了优秀的外来思想,经过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断探索,进一步完善的成果,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乡民形成特定的文化行为;其三,红色文化具有推进文化创新的特质,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共产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红色文化实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营养,蕴含着丰富的发展经济的思想和原则。
基于红色文化特色鲜活的文化资源要素。红色文化是经过上百年时间,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了外来优秀的思想文化并根据中国实际的社会状况不断发展完善的。其特性主要表现在影响力大、感化力强,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时代特性。红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新兴业态,鉴于其产品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与特色性,可在完善健全的红色文化产业链的基础上,优化红色革命根据地旅游产业结构,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作为发展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支撑产业,提高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基于红色文化科学、民族的时代特性。红色文化从本质上是优秀的先进文化,它与时俱进的特质使其能够不断随着我国社会存在改变而改变,因此它同样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证明,红色文化所包含的为人民谋利益的理念,符合人民群众的预期。所包含的时代问题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引领价值。
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打造精神家园的未来展望
探索红色文化对于乡村治理的科学路径。其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文化的传播方面会产生一定的限制。因此要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发挥红色文化对农村地区治理的推动作用,就需要结合农村地区的社会实际情况建设一套完整的理论教育体系。其二,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使得党员领导干部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意识,以服务乡民的优良作风领导乡民走向乡村振兴之路,旨在根据红色文化精神推进乡村基层治理创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其三,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充分汲取地域文化传统村规民约中蕴藏的乡村治理智慧。
整合乡村红色文化资源,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竞争力。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农村的交通问题,为农村地区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奠定基础。需要整合农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改变农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分散的状况,再将农村地区的社会环境与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形成红色文化与各自的地域文化紧密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其次,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市场资源配置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内生驱动作用,为红色文化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创造条件。培训经营管理人才,组建好一支完整的专业人才队伍,政府部门在转变农村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为经济优势的过程中发挥引领带头作用。
积极拓宽红色文化创新发展途径,紧随时代步伐。一是要积极建设农村地区红色文化传播教育体系,从自身方面加强农村地区居民的思想意识,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促进农村地区红色文化传播教育。二是要以多种的传播方式将特色红色文化与乡村实际发展所需紧密连接起来,在丰富群众日常文化生活的同时更有助于系统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其重要意义。三是做好后期实践工作,以外动力的促进模式使乡民们积极主动地开展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建设工作,举办多种民间活动,打造红色文化品牌。长此以往,在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村民可自主地对红色文化的内容进行客观的辨别,自主制定出适宜当地发展的方针政策,将其转换为经济优势,促进乡村的时代性变革。
(作者为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