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转型升级之路怎么走

2018-11-02付颖

人民论坛 2018年26期
关键词:生产农业农村

付颖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逐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从而推动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善。要实现农村农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推动农业战略转型,获取更多的资源优势。

【关键词】新常态 农业农村 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国家发展来看,“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重点,以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为核心,根据现阶段农业农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对农业经济转型战略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农业需求结构调整有序,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

资源配置得到极大优化。随着生态科技全面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我国粮食产量连续11年保持增长状态,既能满足国内民众生活需求,也能够为生产加工提供足够的原材料,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自新常态发展理念提出后,国家在稳固现有农业农村粮食产量基础上,着力在建设环境友好模式上下功夫,重视农业资源的开发运用及优化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源浪费问题。

需求结构调整有序进行。随着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居民需求开始出现很多新的变化,消费群体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变化,变得更加符合市场规律,个性化、多样化农产品消费市场已初步形成。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发酵催化之下,农村电商也得到蓬勃的发展,使得大量的农业信息得到共享,大部分农产品都不会出现积压问题,需求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当市场需求结构出现变化时,那么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也会发生显著变化,除小麦、水稻等常规粮食类产品增量稳定外,水果、肉类、蔬菜及奶制品质量及产量有明显提升,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农村农业需求结构得到全面优化,确保其按照市场需求呈现规律性的发展。

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各种新型的经营方式将农业农村的生产与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农业农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商品化发展,推动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除此之外,产品流通也发生显著变化,各地区积极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通过网络平台及各种智能APP,将农产品信息全面展示出来,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有效规避销售环节过多、损耗较大及销售链过长等弊端。

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扶持资金配置效果不佳。国家对于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投入资金与日俱增,但在资金安排使用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首先,资金分配过于分散。每年投入的资金能够直接用于农业生产仅占资金总量的40%左右。如2015年,中央财政发放农业补贴约在1500亿元左右,平均到每亩耕地上不足100元,难以对农村居民的生产实践带来有效帮助。其次,补贴政策不合理。除农村农具购买补贴以外,种粮直接补、生产资料补贴及良种补贴等基本不与农业生产量挂钩,而是与农村居民所承包的土地面积成正比,导致有的地方形成“越补越弱”的怪现象。再次,资金管理分块化严重。从农村农业资金管理来看,一般都是采用分块管理模式,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门、农业部门及水利部门多个机构共同分配使用,但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的协调机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农村的转型发展。

农业专长人力资源相对匮乏。首先,发展意识难以提升。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村开始向“空巢化”方向转化,另外,部分留在农业领域的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农耕思想,难以理解新常态发展理念的实质内容,缺乏进取及创新精神,不敢尝试新兴生产方式及经营方式,不利于农业的进步发展。其次,农业人才缺乏。愿意投身农业农村的创新知识青年相对较少,使得农业农村发展缺少新鲜血液,尤其相关专业的人才,在农村更是凤毛麟角。最后,人才生成体系不完善。农村大学生大多都留在外面生活,很少回家去支援农业,没有形成专门针对农业生产的培训体系,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学历普遍偏低,因而对他们的创造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劳动生产率提升极为有限。

农业农村生产基础条件滞后。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由于“补有余而导不足”,大量的投放资金和生产资料,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力量,反而造成生产资料分散,无法发挥其集中优势。首先,水利灌溉基础设备老化及不配套现象较为严重,据国家水利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有超过50%以上的耕地缺少基础水利灌溉设施,全国范围内农村大型灌排泵站设备的完好率不足60%,无法满足现有的生产结构需求。其次,技术学习突破进入到发展瓶颈期,多数地区在农产品种植期间依然沿袭传统的单一漫灌模式,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很难取得扎实的效果,对我国新常态下农业农村经济及各资源开发利用造成阻碍。

如何加速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不断探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不仅是农业的全面升级,也是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体现出对农村主要因子的控制与把握。首先,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村经济带来更多的活力。其次,推动产业融合。充分挖掘乡村产业价值,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潜力。再次,加强产业结构布局。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确保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

注重选拔,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培养建设。首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干部使用的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把到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其次,完善农业人才政策。通过相关福利性政策鼓励更多青年群体参与农村建设,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更多新鮮血液,确保农村得到全面发展。乡村机构应加大与社会各大高校的合作,号召知识青年群体投身农业农村发展当中,为农村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加强合作,稳步提升农村农业整体建设水平。首先,转变发展模式。从基础硬件筹备来看,家庭承包制生产模式已成定局,解决基础硬件设备不足问题势在必行。要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农村生产从单一化生产模式转型为集约化、现代化、科技化综合发展模式。其次,建立完善合作机制。与当地龙头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人,让各大企业加入到基础硬件的实际建设之中,解决农村农业生产的基础硬件不足造成的发展阻碍,既可以有效解决设备建设的资金问题,也有利于加强地方机构与企业合作,为企业的本土化创造良好条件,最终促进双赢局面形成。

细化战略,推进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首先,细化发展战略。我国提出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下改革发展构思,摒弃原有的以需方为主导发展思路,给予农业农村生产更多的福利政策,从而激发农村生产活力。但从目前来看,农业农村发展已经进入到瓶颈,若想再次取得新的突破,从中央到地方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做好战略细化工作,为相关工作的有序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完善考核标准。农村农业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必须要对以往评价指标进行重新选择,构思以“生产为导向、以科技为参考”的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确保各项战略稳步推进。

(作者为中共安康市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生产农业农村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食品与水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