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的作文插上飞翔的翅膀

2018-11-02焦自强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飞翔翅膀技能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软肋,教师一谈作文教学就“谈作文色变”,似乎作文教学有一种无法逾越的屏障。经过十多年作文教学的探索实践,我觉得作文应该给学生们插上飞翔的翅膀,他们才能在自由、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中写出精彩的佳作,培养一种有效技能!

关键词:作文;飞翔;翅膀;技能

素质教育的发展给应试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相对于传统教育下作文教学的枯燥、单一、呆板,素质教育下的作文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的“死框子”,创设了一种师生平等、合作、交流、开放的写作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发散、思想积极、方式大胆,学生张开想象、自由、抒情的笔触,总能写出令人称赞的习作来。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一、 以读为抓手,夯实基础

对于作文教学,教师们更多的说法是:只要学生有素材,就能把自己想说的写出来。但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碰到写作文,总会皱眉,一脸迷茫,“怎么又要写作文啊?”仔细分析学生的写作心理,不看看出,学生是心中没有素材,怎么会写呢?究其原因,最基本的是学生阅读量不够,知识储存不足。

所以,语文教师要从三步去抓阅读:第一,课前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储存丰富的阅读素材。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与教材有关的书籍,还要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著作,加大他们的阅读范围、阅读面,使学生真正面对命题作文、素材作文、半命题作文等作文时不感到束手无策,而能从容面对。第二,课堂中,有效地阅读。以往观摩,上公开课,我们总能看到教师在阅读环节的失误,诸如阅读时间不够,当学生读的兴味盎然时,教师的命令戛然而止;当学生还没有从阅读的热情中解脱时,教师又开始了下一环节;当学生还没有读懂文本的意图时,新的教学问题有突然降临,于是乎,课堂中的阅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无效的。第三,课后要做进一步的要求,让学生巩固课堂内没有渗透的阅读材料,可以网络阅读、查阅书籍,可以做相关书籍的链接,使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生活中。

二、 以练为途径,增强效率

习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有人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要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在教师的指导、大量的阅读前提下,教师必须加大训练的力度、广度、深度,让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做到对习作不再恐惧和紧张。具体的实施如下:

(一) 让学生养成每天记日记的习惯

记得上中学时,我的语文老师的一种习惯就是让我们每天写日记,一学期下来,我写了几本子日记,印象深刻的是《我的梦》还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而如今我们很少孩子们说自己的习作在全班甚至全校当作范文朗读了。所以,写日记应该成为提高习作能力的一种习惯。

(二) 让学生养成随时习作的习惯

生活是美丽的风景,就像哲人所说,风景不是没有,而是有没有看风景的人。不论是学校学习,还是家长生活,学生可以习作的素材很多。

(三) 让学生以周进行训练写作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单元训练要求让学生写作,一周或两周才有写作,而有经验的教师的做法是,一周为单位,每两天就写一篇作文,或随单元训练,或随机训练,或课堂小练笔,或写观后感,或写劳动、活动感悟,让学生不脱离书本,又加强了生活的联系,既强化了训练的次数,也锻炼了学生习作的能力。

(四) 让学生参与各类竞赛

学校生活充满多样性。要想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在完成正常的习作任务后,学校和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从竞技中获得习作的灵感,从比赛中懂得如何提高习作的速度,质量。

三、 以导为方向,提升水平

习作教学就好比龙舟比赛。一支优秀的团队,必须有一个素质过硬的舵手去指导。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写前指导,重在要求

写作文前,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明确写作要求,分清写作要领。

(二) 写时指导,重在方法

当学生对习作要求熟记于心后,教师一定要趁热打铁,指导如何习作的方法,比如结构、段落、语言表达等,让学生真正写好作文。

(三) 写后指导,重在修改

一篇好的习作,必须经过很多次的打磨,俗语说:“玉不琢不成器。”当学生第一次写完作文后,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修改,再让学生互改,最后教师修改。在修改的指导上,教师要注重修改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修改,以后自然写完自己修改了。

四、 范文引路,走出习作散漫的怪圈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会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学生点拨,虽说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三番五次,可是学生始终不明白教师的真正意圖,写起作文还是一头雾水。最好的办法即是教师要适当地用范文、美文、病文、下水文引路,范文起到示范,美文可以借鉴,病文可以对比,下水文可以模仿。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有效地用范文、美文、病文、下水文去引领学生习作,就好比教给学生如何游泳,如何捉鱼一样,方法得当,收获多多,反之,收效甚微。最终走出习作无状态、散漫的怪圈,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五、 多元评价,开创写评结合的模式

走进习作课堂,不难发现,现在教师对于习作教学,很少做讲评。学生写完作文,教师除了进行眉批、总批,再就是用波浪线把好词好句标注之外,几乎就是蜻蜓点水式地集中点评一下谁优谁劣外,不会面对面对某个学生的习作给予针对性地评价,当然也不能产生百鸟争鸣的评价现象。记得刚上班时一位老教师的习作讲评课很是吸引我:他首先对全班学生的单元习作做一下总评,然后选其中一篇佳作一起欣赏,接着找一篇问题较多的习作让学生“对症下药”式地给找毛病,修改。最后,教师再做系统地评价,归纳,提出希望。其间,不仅有教师及时中肯的评价,也有学生七嘴八舌的挑刺,更有学生与学生的唇枪舌剑,很像一场精彩的辩论。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中,有问题的习作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学到了下次如何把作文写好,更增强了其他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总之,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点睛之笔。习作就如做人,教师只要适时、有效地引领学生走上习作的正确轨道,给予学生飞翔的翅膀,学生一定会给我们的课堂无限精彩,给自己的习作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任新明.一次口头造句引发的思考[J].宁夏教育,2004(Z1).

[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J].2014.

作者简介:

焦自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何营小学。

猜你喜欢

飞翔翅膀技能
飞翔(上)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白色翅膀的蝉
扇了一下翅膀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飞翔的鸽子
好梦飞翔
长翅膀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