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11-02涂其辉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摘 要:在初中阶段,语文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凭借其综合性、常识性以及人文气息,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这门学科中不仅学到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终身受益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能力培养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时间段,随着智力的逐渐开发,学生对于学习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学习方法上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还能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将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入手,对初中语文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相应的意见。

一、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策略

从以下的几个例子中,可以清楚地地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老师的关键性。然而,在这个需要创新性思维的社会,学生和老师应该如何努力呢?大致可以有以下策略:

(一) 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培养创新精神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老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热情主动,平易近人,让学生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身心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这样才能敢于发表见解,大胆地想象和联想,进而快乐地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同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平时,老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鼓励学生自由言论,鼓励集思广益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热情。

(二) 勇于提出质疑,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因此,在课题上要创建激发学生质疑问题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问问题、会于问问题、乐于问问题。通过不断的质疑、解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刻意地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情境画面,情景再现,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开拓创新,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它对创造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积极开展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活动

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初中生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结束后交换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积累学生们的知识储备。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文学情操、增强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等。比如每天早晨早读,抽出十五分钟让学生依次朗诵美文佳作,并且能够锻炼中学生的胆量和语感,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锻炼。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做一分钟讲演,讨论最近阅读各个名著的心得体会。

二、 多样性的教学模式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多样性的,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质疑每一位学生的學习进度,不可以放弃哪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这时,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引入共同讨论和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拥有班级的集中语文思维,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思维都会有获得更多思维的机会,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都有求异和发散的可能,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教师在课堂上还应该给学生留有讨论的时间和空间,通过适时地引导,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语文领域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不单单是为了寻求答案而单一地思考,而是要为了追求认真的思维,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

共同讨论可以弥补初中生思路狭隘的缺点,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路狭窄,那么将极大程度上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在帮助学生共同讨论、拓展思维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来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不同的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不断地开拓想象力,只有将想象力拓展到更高的水平,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就要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观察,及时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思维能力。

三、 重视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训练,提高思维水平

发散性思维是指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而得到多样性的解决问题方案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辐射性的发散思考,而获得对问题的全面、丰富的认识,把握问题本质。不管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或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展开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例如,围绕“路”展开发散思维:家乡之路的变迁;人生之路贵在探索;成才之路要由智慧和汗水铺就;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训练思维的流畅性。让学生迅速地抛出一些观点来,不用迟疑,也不用考虑质量的好坏,旨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质量的评价可放在结束后进行。

总之,初中语文课程的培养重在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在初中这个特殊阶段而言,发展创新性思维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爱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46).

[2]邱六碧.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与路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7).

作者简介:

涂其辉,重庆市,重庆市丰都县仁沙镇初级中学红星分校。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