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三四年级古诗词教学探讨

2018-11-02刘国兰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但综合能力仍然处于启蒙开发阶段。这个学段的古诗词教学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和古诗词的特征来组织实施,不仅要围绕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四年级;古诗词

古诗词是汉语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通过古诗词的有效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语文基础能力上有所提升,而且对学生的情感、审美、传承等多个方面的素养具有培养价值。虽然在小学中段(三四年级)古诗词的教学从教材上看(西师版)所占比例很小,但它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所起到的价值作用是独特的,必须得到教师的重视。

小学中段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积累,在识字量和理解力方面已经可以满足古诗词的初步学习了。但古诗词属于文言文范畴,以三四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和社会阅历上来看,他们有效学习古诗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和古诗词的特征来组织教学,立足于语文素养综合建设的目标,不仅要围绕知识的传授(比如识字、背诵),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如传统文化传承、审美素养培养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一、 在古诗词教学中重视文化因素

对小学中段的学生,我们教学古诗词并不追求让学生对古代汉语有多么精深的研究和把握,而是通过这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要让学生能诵读诗词,而且应注重通过教学使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提升和发展。

比如在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时,教师应先带领学生一起研究苏轼写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就是这首诗主题思想的产生原因,从而在学习时能够理解苏轼对自己政治生命的独特思考。而且在教学生理解诗歌的时候,不单单从风景的角度去讲解,而且应让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去解读诗歌——这首诗的两句话分别阐释了两个哲学思想,一个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二是要学会跳出圈子看问题,不能做“井底之蛙”。这两句诗,对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是相当有益的——这些哲学思想浅显易懂,这个学段的学生完全可以理解吸收。

二、 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中国古代的诗词讲求创作的意境美,这种艺术处理手法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共通之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学贡献。此外,古诗词的审美趣味还不仅在于其意境的深远、思想的余韵,即便是在形式上也具有其他语言所不具有的审美价值——比如字数的整齐规范、韵律的和谐整饬,以及平仄的音乐之美等等。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比如王维的《鹿柴》这首诗——王维素有“诗画”之誉,他的诗歌总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中国画的独特美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两点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是抓住一个“空”字,引导学生体悟这首诗采用了与国画相通的“留白”处理手段,不仅文字中有“空”字,而且整篇诗歌没有具体的人物出现,而又在画面之外产生了极强的生命存在感;二是抓住色彩的意境,作品中虽然有一个“青”字,但上句“返景入深林”又把视觉光线压暗了,这样就使“青苔”的色彩变得凝重沉稳——似有色,又似无色,仿佛一幅冲淡的水墨画一样。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辅以展示国画山水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创造的意境,比单纯的讲授会更利于学生领会。

通过这样的细细品味,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三、 利用古诗词陶冶学生思想情操

千古流传下来的古诗词通常具有积极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这些情感和品质大多又是与中国传统道德理念相一致的。通过古诗词的教学,不仅是能够使学生提升语文的素养,还能够对他们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理念具有很好的价值作用。

比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这是一首思念亲人的诗歌,而且要引导学生建立爱家爱亲的思想情感。比如围绕这首诗,让学生们讨论“如果我在节庆的时候不能与家人团聚,会是怎样的情感,会怎么想、怎么做?”还可以围绕“重阳节”这个节日来引导学生思考敬老、爱老、孝老的精神品質,引导学生如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去理解对家人和长辈的尊敬。

再比如学习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时,教师可以不重点讲古代文人政治不得志而选择避世的这种消极思想情感,而根据中段学生的思想情感建设需要,从热爱自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角度去引导学生的思想。如“昼出耘田夜绩麻”——农民日夜辛劳的勤劳品质;“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自小就爱劳动。这个角度正符合了三四年级学生的思想培养需求,也是他们能够理解的。

总而言之,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在识字量和思维能力上已经可以对他们进行较系统的古诗词教学了。但也存在着认知能力和生活感知方面的不足,教师需要把握好他们的心智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结合古诗词的特征,合理组织诗词教学,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品质都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家惠.初探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7).

[2]任海增.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6,11(11).

作者简介:

刘国兰,重庆市,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集真完全小学校。

猜你喜欢

古诗词小学语文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