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

2018-11-02林春燕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数学课小学生

摘 要: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关键词:小学生;爱上;数学课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只有让学生对其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学生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学于轻松愉快之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讲些数学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的知识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

(一)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富含更多的趣味性,可以创设更多生动的生活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去年学校的教研节活动中,由我执教一年级《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我们小分组经过多次磨课试教,也设置过很多情景,最终确定引入如下谜语儿歌:“嘀嗒,嘀嗒,铛,铛,铛;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打一物)。在这个情境中我们很好地运用了多媒体的课件,在课件中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如此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 优化新课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良的新课导入方式会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和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益处。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在学习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创设生活场景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兴趣,如“小明的妈妈带着小明在菜市场买东西,小明的妈妈有一百元,买了十一元的香蕉和九元的大米,请问小明的妈妈手里还剩多少钱?”为新课导入的方案,引导学生开始新的教学内容的转化,并努力思考、学习新知识。优化新课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成效。

二、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丏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們。其次,教师要适时表扬和鼓励。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积极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解答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 适时动手操作,让人人想学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他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同时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教材探索与发现(二) 中的“三角形边的关系”时,首先在屏幕上呈现摆一摆,将3cm、4cm、5cm;3cm、3cm、5cm;3cm、2cm、5cm;3cm、1cm、5cm。这些小棒摆一摆,看结果怎么样,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而我们农村小学规模小,每校只有一部电脑,就是让同学们操作,每节课也只能满足几位同学。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布置预习时,要求同学们按教材规定的长度准备12根小稻草棒,作为学具带到课堂上,在部分同学已在电脑上拼摆一遍后,取得初步的感官上的认识,再让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摆一摆,看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三根小草棒摆一摆,看看结果怎么样?接着组织同学们交流讨论,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分组选出1人汇报本组在摆一摆的过程中,出现的几种不同情况。结果,同学们都兴趣很高,情绪十分高涨,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通过摆一摆的操作活动,既使学生练习熟练了操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又使同学们了解了整个操作过程,更使学生注意到了结果:“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否则就拼不成三角形,从而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收效甚好。因而,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就应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总之,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地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营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气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煽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能力,开发其智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参考文献:

[1]聂凤霞.“日记”让小学生爱上数学[N].中国教师报,2016-10-26(006).

作者简介:

林春燕,江西省赣州市,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城北新区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有趣的数学课
A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讨厌的理由
我是小学生
“网红”数学课
不计算比大小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