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实现教学创新的探讨

2018-11-02邓勇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愈发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重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素养,在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几年来,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工作已收获一定成效,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然而,当前的教学工作尚存在一些不足,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应实现教学创新,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整体数学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本文将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对教学创新有一定程度上的思考,希望对教育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学生具有主体地位,教师应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学需求进行教学创新。当前教学工作主要存在的不足是:未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推进,要求小学数学进行有效的教学创新,教学的创新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通过教学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水平,完成教学目标。

一、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 教学目标不明确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会在学期初规划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然而,多数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很难根据教学工作的推进了解教学目标的完成进度,教师难以权衡在每节课堂中是否达成目标。教学目标不明确,就会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实施,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教学目标便无法发挥作用。同时,部分教师难以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教学目标,缺乏可操作性。教学目标不切合学生实际情况,反而有碍于教学工作的展开。可以说,一个明确而又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展开教学工作的重要步骤,要保障整体教学质量,首先要在教学目标方面进行创新。

(二)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知识点比较抽象,当学生难以理解时,就会觉得枯燥无味,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我们常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难以维持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持久性。小学数学重点在于学习基础知识,为未来数学学习生活做准备。学生在小学阶段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有碍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水平,难以完成教学目标。此外,小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容易意气用事,当师生间存在矛盾时,小学生常常以不学习作为报复,反而对自身造成影响。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是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环节。

(三) 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良,难以取得良好教学实效。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反复背诵和大量的课后作业作为教学主旋律,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人能力的锻炼。同时,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切合学生实际情况,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二、 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教学创新的策略

(一) 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时,应提前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制定以一学期为时间期限的总目标,总目标具备综合性,考虑得较为长远。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总目标来拟定各个阶段的小目标,小目标比较容易达成,更具备可操作性。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注重学习与运用、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結合,根据课堂所需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进而保障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创新。除此以外,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教学目标,使教学工作更具备灵活性,进而更好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水平。例如,面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以学期为单位的总目标为熟悉并掌握九九乘法表,小目标分别为掌握表内乘法、表内除法。

(二)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当中。教师要留意在课堂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并且进行适当的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教师要经常和每位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避免产生师生间的摩擦和矛盾。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开小活动,让教学课堂更具备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木棍、小球、小方块等道具,通过增加和减少道具的数量,来让学生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小道具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三) 完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改变自身教学理念,要基于学生主体发展展开教学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给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在课堂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可以施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对学习较差的学生降低学习要求,引导学习较好的学生深入探究,增强学生自身能力水平。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探究,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小学三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先让一位学生出题目,再让另一位学生进行计算,进而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进行运算比赛,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点,真正实现教学创新。

三、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实现教学创新具备一定的必要性,有助于整体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们共同努力进行教学创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基于学生的发展来展开教学工作。教师要及时充实自身知识储备,对自身进行一定的完善,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此外,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实现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帮助学生的个体发展,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吕士香.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中华少年,2016(19).

[2]王春玲.论如何对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教学创新[J].时代教育,2016(24).

[3]杨森茂.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教育,2016(11).

作者简介:

邓勇,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古基镇妥古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小学数学策略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