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成长志中的“家长评一评”

2018-11-02陈开英

读天下 2018年23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郧西县自主教育品牌的不断发展,影响力持续提升。作为自主教育三大内涵之一学生的自我持续发展也在与时俱进。“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也成为郧西教育人的共识,《学生成长周志》应运而生。随着《学生成长周志》的设计者、使用者在不断的交流反馈中,也在不断地成长完善,日益成熟,成为学生成长中链接家校、凝聚三方力量的“立交桥、连心桥”。

关键词:自主教育;读书摘要;成长反思

《学生成长周志》主要内容有四个板块:每周读书摘要、每周成长反思、每周评价汇总、每周互动寄语。所以它不仅是知识积累的“收纳箱”,是思想成长的“路线图”,是规则训练的“刻度尺”,更是家校沟通的“立交桥”。通过《学生成长周志》将学生在校方方面面的表现“晒”在家长和包导老师面前,利于家长和老师随时掌握学生成长情况,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共同完成对孩子教育的使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些家长却没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平台,在“连心桥”上有些远离初心,有的无所适从,不知怎么填写。在这里我针对“家校联系”板块的使用做一点探讨,抛砖引玉,共筑家校“连心桥”,使其更健康更长久更有价值。

家长与学生无论是日常的交谈,还是在兴趣爱好的培育实质上也都是一种交往。这种交往我觉得需要互动,需要你来我往,需要有各自想法的对撞,才能实现真的交流。为了把孩子在家庭中的一些表现客观的反馈给教师,给教育者提供真实的信息,以便因材施教,所以,家校互联版块首先设计的是“家长评一评”。评价涉及至少五个方面的内容:专业完成、课外阅读、特长坚持、文明礼仪生活习惯、少看电视健康上网。内容相对具体形象,可点评的内容有针对性,家长也应有话可说。

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关注家校QQ群,大多数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会在群里公布,一般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周末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家庭作业,这就需要家长的督促,以便及时完成。同时周志上也设计了一个版块的“每周读书摘要”。周志的内容不仅仅是作为学生、老师、家长沟通的载体,更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剂”。版块上的内容涵盖了学生在校的评价,对老师(或者直接、父母)说的话。这些都是作业,学生是否都完成了,完成的质量如何,这个家长就需要看一看,评一评。上周,我家的孩子在读书摘要上,存在应付,因他又把前一周的内容照搬,我就指出他的问题,明确“读书摘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广泛阅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于是我在作业完成情况上就温馨提示:作业不仅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就像我们吃饭一样,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更要吃得有营养。

课外阅读,也需要我们家长去推荐引导。现在市面上的课外书籍琳琅满目,无奇不有,家长的推荐引导必不可少。同时学校也会举行一些相关的亲子阅读、共读一本书等活动,这个时候就要求家长能参与进来,共同阅读。当然有些家长可能没有充裕的时间,更有部分留守儿童,这个时候就需要监护人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课外时光,引导孩子多看书,少玩电子产品和游戏,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予以评价。

对大多数城里的孩子而言,多数会有一到两个特长兴趣培训班,当然这个特长也不仅仅是特长兴趣班的,可选择的项目很多,唱歌、绘画、朗读、登山、打羽毛球等等,家长可以因地制宜,依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一到两个,坚持发展。每周是否坚持了一些兴趣爱好,并在周末的成长周志中予以反应评价。

文明礼仪和生活习惯版块涉及内容多且细。这不仅是学生自身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也需要家长有良好的言传身教。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良好的习惯能成就一个孩子,当然,一个坏习惯足以毁掉一个孩子。我认为为孩子创造一个有礼仪的环境很重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言传身教。不管是在自己家,在朋友家,都要养成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文明礼仪得从小培养,不管在家还算在外,我们都应该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她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营造文明礼仪的家庭环境,只有这样,孩子在外面的活动中才会以文明的姿态、舒适的礼仪去交往。面对孩子的坏习惯要及时制止。勿以恶小而为之,父母应该及时制止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必要时予以惩戒。在给孩子的反馈中,对好的习惯行为提出表扬,对不好的可以私下沟通警示,必须时在评语中委婉提出,或者指出,以正视听。

少看电视健康上网版块,我认为是设计者最能洞察家長烦恼的版块。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放学的第一要务是上网玩游戏。这也引起了家长的关注。据悉,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初决定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相关规定将2018年6月19日起生效,WHO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由此可见,随着视听软件的不断推陈出新,游戏的不断开发升级,越来越多的孩子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特别是游戏有瘾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注。提倡少看电视,健康上网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该予以更严格的管理,家长的监管和引导必不可少。每周可以给孩子一个合适的时间看电视或者上网,上网规定浏览的内容,这样有利于监管。可能有的孩子会有抵触,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智慧,也可以利用这个沟通的方式把相关信息反馈到孩子的成长周志中,孩子也需要自尊心,也需要得到认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去引导孩子关注其他的活动,发展兴趣爱好。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一种需要,是人生存的基本方式,真诚和谐的交流是美好的。沟通交流是家校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不可缺少。行,不怕千万里;做,不怕千万事。“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需要家长的参与支持,孩子的成长更需要家长的付出。只有三方共同努力,使学生在得到智慧启迪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取得做人与做学问的双丰收,孩子成长才更健康。

参考文献:

[1]章磊.国内学校自主教育实践综述[J].现代交际,2018(12):170,169.

作者简介:

陈开英,湖北省十堰市,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