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丽水市低收入水库移民脱贫致富途径研究

2018-11-02陈海生李世炜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丽水市

陈海生 李世炜

摘 要:丽水在浙江省是一个移民大市,乌溪江、新安江、紧水滩等中央直属水库低收入移民人数众多,移民的文化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低收入移民贫困原因多样且增收难度大。该文介绍了丽水市低收入移民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低收入移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促进移民增收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高度重视低收入移民帮扶工作,制定和落实各项移民扶持配套优惠政策,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扩大移民就业渠道等。

关键词:水库移民;脱贫致富;途径;丽水市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4-0005-03

水库是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1]。浙江省大部分水库的用途主要为农田灌溉、发电、防洪以及饮用。水库建成后,可能会淹没市库区的城镇、村庄和农田,因而产生了大量的移民。移民移入新安置区后,在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上,往往与安置区原住居民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生存条件的变化,可能会造成移民的次生贫困,或者加剧贫困程度,甚至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急需研究解决对策。

1 丽水市低收入移民的基本情况

丽水在浙江省是一个移民大市,有大中型水库移民14万余人(含在建水库移民),共涉及大中型水库73座(市级大中型水库29座),涉及9个县(市、区)156个乡(镇)1606个村(居),移民年人均收入3653元,约为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83.5%。目前,丽水市移民总人数为135887人,其中,年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移民有5279户16194人,占移民总人数的11.90%,年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绝对贫困移民有846户2649人,占移民总人数的1.90%。其中遂昌縣移民数21271人,年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移民有5472人,占移民比例的25.7%,龙泉市移民数27361人,年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移民有5464人,占移民比例的20.0%。

1.1 乌溪江、新安江、紧水滩等中央直属水库低收入移民人数众多 乌溪江、新安江水库均为20世纪50—60年代兴建的水库,紧水滩水库为20世纪80年代初兴建的水库。据统计,三大水库移民总数为66930人,其中低收入移民有9571人,占低收入移民总数的59.1%。全市新安江水库移民有18465人,其中低收入移民2751人,占新安江移民的14.9%,比全市低收入移民占移民人数比例高3%。

1.2 低收入移民总体文化程度比较低 低文化水平人口多、高素质人口少。全市低收入移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有3523人,占21.8%;小学文化程度的有8145人,占50.3%;初中文化程度的有4194人,占25.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32人,仅占2.0%。

1.3 低收入移民贫困原因多样且增收难度大 移民贫困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移民个体素质不高,缺乏劳动力、生产资金、技术,致富门路少或是因灾因病等。根据调查统计,缺生产资金约占22.8%,生产资料不足或质量差约占10.4%,劳动力缺乏的约占20.3%,因病约占25.8%,自然灾害约占5.9%,子女上学约占7.1%,其他原因7.7%。

2 低收入移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丽水市低收入移民增收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调查的情况看,当前仍有一些因素影响和制约着低收入移民持续增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移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综合素质较差 一是“特殊公民”思想严重。因为是非自愿移民,部分移民到安置地后,缺乏一种主动融入,发展致富的欲望,时时处处显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政府要包办一切”的姿态,特别是低收入移民更是表现出反正发家无门致富无方,国家不会坐视不管,有问题不是自己想办法,而是等着政府来解决的想法。同时,移民身上的小农意识烙印很深,由于移民还享受着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常常表现为满足于自给自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二是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低收入移民大多数没有受过良好教育,观念落后,普遍缺乏知识和技能,低收入移民中很大一部分是文盲、半文盲。许多低收入移民家庭陷入“低收入——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技能差——创业能力弱——低收入”恶性循环,这也是低收入移民家庭难以彻底摆脱低收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移民工作(包括政策、措施)不到位 大多水利水电工程是在改革开放前修建,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对移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重工程、轻移民,重搬迁、轻安置,补偿低、后期扶持力度小,对保护移民合法权益重视不够,结果往往造成先进的电站、落后的库区、贫困的移民。特别是“赶猴子上山”的渐进式的搬迁遗留问题严重,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其他地方。而要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还有很多后续工作要做,部分领导干部对移民融入融合,发展致富重视不够,措施落实不力。

2.3 就医、就学负担重,社会保障差 多年来,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一直未形成有效的办法,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民养老负担重,抵御疾病能力弱,家庭成员中任何一人患有重大疾病,其高昂的医疗支出很快就会导致一些家庭陷入低收入,难以在短期内走出困境,导致许多低收入移民家庭有病看不起。调查发现,在各种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的比例列第一位,占低收入移民户的26%,而且家庭收入越低,因病致贫的影响越大。同时,教育成本高,上学负担重,也是部分移民低收入的原因。当前教育消费依然较高,特别是大学费用更高,对于移民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孩子上学造成家庭暂时困难的低收入移民占移民人数的7%。

3 促进移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虽然制约低收入移民增收的因素很多,但也要看到加快低收入移民增收脱贫的潜力、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一是经济稳步发展。当前,丽水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大的经济环境以及区域自身的产业积累和发展氛围,必将使移民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带动移民收入的稳定快速增长。二是国家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国务院针对水库移民所出台的国发[2006]17号文件,加大了对大中型水库移民的扶持力度,丽水市委、市政府所出台的《关于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包括低收入移民在内的低收入农户全面实施增收工程。同时,各个安置县也相应出台优惠政策,因地制宜扶持移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三是移民强烈的致富欲望。近几年,各地加强政策宣讲,带领移民外出参观学习,培养和宣传致富典型,使移民找到差距,看到前景,移民谋致富、谋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3.1 继续高度重视低收入移民帮扶工作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移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实现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他们是否能够增收,增收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丽水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绝大部分移民的情绪,关系到库区和移民安置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威信和形象。低收入移民增收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及移民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二是要树立“移民为先、移民为重”的服务意识。在移民规划阶段,坚决克服“重工程、轻移民”的做法,科學论证安置规划,做到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的“双赢”,防止建水库而出现新的贫困移民。在移民安置过程中,要及时掌握移民的情况,特别是对移民在搬迁建房等阶段产生的暂时性贫困,要采取困难补助、物价补贴、生产生活补助等措施,帮助困难移民渡过阶段性贫困。搬迁后要随时了解移民所想所盼所急,特别是对低收入移民急需解决的困难要加强投入,及时解决。三是坚决克服工作中的任务观点。切实落实“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方针,充分认识搬迁完成只是一小步,逐步致富、和谐稳定才是最终目标,落实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帮扶力度,真正让移民通过异地搬迁和产业扶持实现增收致富。

3.2 制定和落实各项移民扶持配套优惠政策 一是及时足额发放移民直补资金。把握政策,按照程序,扎实做好移民人口复核,对移民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做好移民直补资金的使用管理和拨付,及时安全地将直补资金足额发放到移民手中。二是编制和实施好项目规划。认真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和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贫困移民村、贫困移民户进行倾斜,有针对性深化细化实施规划,落实领导和工作部门,明确任务和责任,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做好项目资金配套,实施好相关项目,真正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低收入移民中,切实改善低收入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出台各项配套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及移民管理机构要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并根据当地实际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低收入移民进行帮扶,加强工作指导,促进低收入移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3.3 扩大移民就业渠道 一是鼓励移民外出务工。强化宣传,营造移民外出务工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移民死守家门、固守土地的封闭观念,鼓励他们外出务工经商创业。做好移民的转移培训和就业指导,搞好供需对接,引导组织移民走出大山,从事城镇二、三产业,促进移民劳动力异地转移,向非农领域转移。二是发展来料加工业。来料加工是扩大移民增收门路的一条重要渠道。来料加工业“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解决了闲置在家的妇女移民就业问题,帮助移民增加收入。安置地要出台扶持发展来料加工业的政策,帮助移民联系来料加工业务,提供市场信息,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组织开展经纪人和从业人员培训,培养壮大来料加工业务经纪人队伍;加大移民发展来料加工的奖励力度,特别是对上规模的来料加工点及移民户进行奖励,通过典型示范,扩大规模,规范管理,带动更多的移民创业就业,增加收入。三是支持移民自主创业。鼓励支持移民自主创业。对低收入移民自主创业争取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下转12页)(上接6页)予以倾斜。对低收入移民争取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贴息补助支持,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及项目论证等优质服务,为移民自主创业提供宽松环境。四是引导低收入移民下山脱贫。对一些生活在生存环境恶劣、没有生存空间或发展潜力,或是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无法改善村庄的移民,要出台奖励措施,引导他们向中心镇、中心村转移,有计划的通过“大聚小迁”、整村搬迁,实现下山脱贫。对于低收入移民更是要在建房资金、下山就业等方面给予倾斜,帮助低收入移民更快的脱贫[2]。同时,以丽水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盘活原有资源,用足用好政策,鼓励以租赁、转包、入股等形式流转开发土地、山林等资源,增加低收入移民的收入。

3.4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完善移民议事参与机制。帮扶工作要吸收移民代表参加,听取移民意见,切实维护移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调动低收入移民主观能动性。二是积极发挥移民骨干作用。移民骨干在移民群众中威信较高,影响力较大,懂移民政策,组织协调能力强,因而要培养教育、吸收移民骨干进入村级组织,发挥他们在维护稳定、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低收入移民增收致富、和谐融入。

4 结语

促进移民增收是一项艰巨工程。要广开思路,既从农业内部大力挖掘增收潜力,又在农业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全方位开辟移民就业增收的渠道和领域,又实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既从当前出发采取能尽快见效的具体措施,又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移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3]。要因地因人制宜,立足农村和农业,就地富裕一批;集聚城镇,下山转移一批;出门打工,对外输出一批;创新工作机制,社会帮扶一批;健全救济体系,政府保障一批。争取通过产业扶持、项目扶持、救济救助等措施,确保每个低收入移民都得到切实有效帮扶。

参考文献

[1]陈子薇,许佳君.水库移民创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衢州市水库移民为例[J].水利经济,2017,35(1):70-74.

[2]胡宝柱,谢怡然,张志勇.水库移民社区安置模式探讨[J].人民黄河,2012,34(12):112-113,116.

[3]嵇雷.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水库移民贫困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3):476-479.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丽水市
精准扶贫关键是要选准派强第一书记
关于河南省产业扶贫法律问题的研究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绩效评价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老少边穷地区干部面临多重现实发展困境
水库移民示范村建设实践与经验借鉴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阶段移民教育培训需求状况分析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