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探析

2018-11-02刘文怡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秘书专业化教学管理

刘文怡

(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1 引言

所谓的新媒体,是指“建立在互联网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之基础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1]而我们所讨论的“新媒体时代”就是以多元交互为主要特点的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的高度融合为基础,以承载海量信息为核心,促使社会生活高度网络化的数字信息传播的历史时期.在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高等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进程,高校教学管理同样面临着思维观念、专业素质和专业培养制度的创新等挑战.作为直接接触高校教学管理一线工作的教学秘书,如若一味地按部就班,不能及时、规范且科学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将会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同时,随着高等院校的管理重心逐渐向二级学院转移,教学秘书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化,不仅仅是教学秘书队伍自我实现的职业渴求,也是推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发展的客观必然,更是深化高校教育职员制改革的时代要求.

教学秘书是高等院校及其他各类学校中接受教务处的业务指导,主要负责教学计划执行与管理、学生学籍与学位管理、考试与成绩管理、教学档案管理、教材管理以及其他日常主要工作的具体事宜的教学管理工作者.教学秘书在行政管理上担任着执行者的角色,由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领导,协助院系领导管理教学方面的日常事务,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平稳、有序且高效地运转.教学秘书在业务操作过程中,接受教务处的业务指导,担任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的协调沟通的角色,是连接学校教务处与各学院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信息和改善关系的重要作用.因此,新媒体时代探究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培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

2 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内涵

队伍专业化是一个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用词,“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2]狭义的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主要是从教学秘书岗位的基本特征来定义的,是指基于系统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规范的专业道德而建立起来的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服务的专业队伍.广义的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则涵盖了教学秘书队伍发展壮大所必备的各项素质需求,主要是指高等院校的教学秘书在具备符合岗位需求的准入门槛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依托高校的教学培训资源熟知规范教学管理的内容和具体措施,最终达到具备高水准的教学管理素养队伍的专业成长过程.在此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教学秘书需要紧跟互联网管理的教学思维,拓宽新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保持继续学习新知识的状态以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坚持思维创新以不断提升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水平,怀揣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在教学秘书岗位上能够人尽其才,并最终实现打造成为一支专业化教学管理团队的共同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需要建立在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同时满足的情况下,二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结合以上对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内涵的理解,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素质需求主要有两大方面:基本素质需求和发展素质需求,如图 1 所示.其中教学秘书队伍的基本素质需求是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根本要义,而发展素质需求则是实现队伍专业化的本真要求,两者缺一不可.

图1 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素质需求

3 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践行的现实差距

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学管理必须适应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基本要求,用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管理理念以及专业化的管理路径实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以及人才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也必须与新媒体时代发展相适应,运用新媒体实施专业化的教学管理.由于诸多因素,面对新媒体时代,当前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高等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3.1 专业知识条块分散,科学研究缺乏理论深度

教学秘书承担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事务,岗位职责的重要程度与工作的繁忙程度成正比,这就导致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若是想保质保量地完成,达成育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学秘书具备与之相匹配的专业知识.然而,在教学秘书队伍中就学历层次而言,本科生较多,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专科及以下的管理人员,而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较少;就专业层次而言,并非每一位教学秘书都具备教育管理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甚至于存在着由高校辅导员充当教学秘书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教学秘书存在部分人员缺乏对教育规律和高校办学理念的深层认识,面对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疑难点和矛盾点,不懂得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不能有针对性地运用教育学、秘书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实施科学的管理.此外,教学秘书面临着教务处和二级学院的双重领导,其工作性质时常被认定为无需理论深度的“事务型”工作岗位,再加之教学秘书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良莠不齐,没有将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高度的意识和能力,因而大大限制了教学秘书自身的发展及整个队伍专业化的发展.

3.2 专业技能力不从心,教学管理缺乏创新意识

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既需要担任着基层管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协助本科室主任处理好具体教学事务和日常工作,又需要当好领导的参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还需要扮演着统筹协调者的角色,这是因为教学秘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其在工作过程中会由于内部、相关部门或学生等因素,不可避免会碰到一些矛盾和冲突.因此,细细数来,一位合格称职的教学秘书可谓是集思想觉悟高、沟通能力好、管理能力强、危机预判准、心理素质好等专业能力于一身的管理工作者.但实际情况却是,一方面由于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教学秘书疲于处理学校、学院、学生的各种琐事,“跟同是行政工作人员的辅导员相比,教学秘书的工作量从被服务者与服务者的比例上讲却是很大的”.[3]事务冗杂只能被动应对教学管理工作,无暇顾及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所以在高校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学秘书现有的专业能力大有力不从心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教学秘书缺乏网络在线教学管理的能力,面对庞杂信息充斥的工作环境,缺乏相应的数据分析能力,因而,导致教学秘书在工作开展中自主性和创新性不够,摆脱不了“事务型”的刻板印象.

3.3 职业归属差强人意,服务理念相对缺乏

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是为学校师生提供面面俱到的教学管理服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足够重要的工作岗位,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和重视.教学秘书目前面临的是工资待遇低、福利津贴少、社会声望低、职业兴趣少的困局,导致教学秘书岗位时常出现聘任期未满便离职或选择其他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岗位的情况,不少教学秘书的工作岗位长期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这就加剧了在职的教学秘书不得不负担着原本就繁重的工作任务,队伍的稳定性差更是让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化无从谈起.不少教学秘书抱着得过且过的服务心态,心理压抑得不到及时的排解,进而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服务质量.此外,由于支撑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组织管理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导致教学秘书缺乏工作积极性以及对自己的职业前景缺乏足够信心等问题.由此使得一些教学秘书存在着缺乏服务精神的现状,在思想、言语和行为上与教学秘书的岗位要求相去甚远,造成师生与教学秘书的关系紧张,最终导致教学管理工作质量下滑的恶性循环.

3.4 专业培养不系统,管理制度缺乏长效保障

高校教学秘书出现专业知识条块分散、专业技能力不从心、职业归属差强人意的情况是跟专业培养的不足密切相关.不少教学秘书期望通过系统的岗位培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质,但是在高校教学秘书管理制度中大多只规定教学秘书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很少有关于教学秘书培训的制度,导致教学秘书的培训工作一直未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岗前培训不够重视,新入职教学秘书的“培训”往往只是通过经验丰富的教学秘书将工作经验口耳相传的方式交给新人,这种经验式的培训并不成体系;另一方面,在职期间的培训形式单一,进修学习、访问考察的机会少,而且培训缺乏能够长期沿用的制度化管理措施,因而并不能帮助教学秘书提升分析预判能力以及解决难题的本领.此外,影响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因素还包括聘任制度、激励制度、评价制度等具有长远规划的支撑系统等,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学秘书或被统一划拨于“综合管理岗”,或被列入“专业技术岗”,虽然顶着双重管理的头衔,但是在评价考核中却并不考虑工作的特殊性,反而受岗位和编制的限制,各项晋升和福利的名头成为空谈.

4 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实施路径

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教育管理以及信息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高校教学管理的新要求,更无法落实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新需要.为此,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应当高度重视新媒体这一平台,有效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优势实施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学秘书对高校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的工作效率.为促进教学秘书队伍基本素质和发展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使其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便是确保教学秘书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4.1 重视教学秘书队伍基本素质的培育,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4.1.1 深化学习内容,不断优化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面对新媒体时代,知识的系统化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我们适应信息化所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前提.同理,教学秘书在应对教学管理这样涉及面广、协调性强、综合程度高的岗位职责时能否得心应手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的理论前提.教学秘书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学秘书必须主动树立学习意识,系统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强化对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等知识的储备,熟悉本学院专业现状和发展动态,有清晰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理论及操作知识,学会运用新媒体的思维方式,将教学管理工作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与此同时,“科学研究的能力是新时期高校改革对教学秘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教学秘书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4]因此,教学秘书应主动反思总结,自觉地运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努力学习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参加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和课题项目研究,不断优化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立足岗位职责,提升科研能力.积极探索出教学管理工作的规律,将工作实务上升为教学管理理论,最终做到能够结合自身经验教训反过来指导教学秘书的工作实务,从而促进教学管理工作不断科学化,教学秘书队伍不断专业化.

4.1.2 坚持与时俱进,培育新媒体时代自身的管理技能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如何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活力、更好立德树人,这同样也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教学管理因涉及的项目多、范围广、关系复杂,同时,不同高校、不同学院的情况又呈现各自的差异,衍生出高校对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需求以及个性化要求.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教学秘书培育新媒体时代自身的管理技能.一方面,依托教学管理平台的实际需要,根据师生的具体需求定制管理系统,以网络化的服务为师生处理日常业务,使教学秘书从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中得以解脱.例如,学生可以自主登陆教学管理平台,完成报名、缴费、选课、查成绩、教学评价等事项,而教师则可以自主完成课表查询、调课、录入学生科目成绩等常规事项.另一方面,转变教学管理工作的旧观念,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展工作途径,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熟练掌握并操作各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加强与师生的网络互动交流.如在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网等网络社群传递新鲜资讯的同时也能及时对各类教学活动信息归纳总结,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分析,从而引领教学管理向即时更新、交互对话、学习合作、在线分析的新型管理方式转变,运用新媒体平台为师生提供学习、工作、生活服务.

4.1.3 奉行育人为本,强化为师生服务的奉献精神

新媒体不仅是技术平台,更是服务平台,新媒体不仅要求有技术上的创新,更要求服务方式的创新.同理,高校教学秘书工作面对新媒体时代,必须有适应新媒体需要的新的教育管理服务.在教学秘书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除了配套支撑的硬件设施之外,教学秘书自身的专业精神也必须跟上专业化的步伐,毕竟教学秘书担负着高校教学管理的基层管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职责,工作内容比较繁杂,服务对象涉及领导、教师以及学生,教学秘书自身的修养往往被看做是所在院系的门面担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学秘书要转变过去不适应高校发展的陈旧“管人”思想,具备一种“主人翁”的服务意识.因此,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育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认真履行管理育人的工作职责,通过良好的服务促进团结,提高效率.同时还需要保持良好的教学管理心态,做到对待学生有耐心,对待困难有决心,对待工作有责任心的健康心理素质.只有当心态足够平和端正,才能够正确看待教学秘书这份职业及其相应的工作内容,才能够协调规划好各方面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4.2 加强支撑平台的构建,促进教学秘书队伍的健康发展

新媒体时代是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的高度融合的时代,是社会生活高度网络化的特殊时期.新媒体时代以各种新技术新平台为支撑,以新思维新观念新路径为要素.只有不断迎合新媒体把握新媒体才能永立新媒体时代的潮头.当前,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也必须有效应对新媒体时代,建立起促进教学秘书队伍健康发展的与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支撑平台,以实现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化、精英化.

4.2.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专业化的管理理念

新媒体之新,除了技术上的新、形式上的新,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理念的新.一直以来,教学秘书给人们留下的是低调务实、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但是却并没有意识到教学秘书工作不仅繁杂琐碎而且责任重大.为此,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正确认识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要性,给予其相应的尊重和社会支持,并提高其工作待遇.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应当正确地看待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要性.高校管理者应当站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规律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高度,合理规划教学秘书的工作安排,充分肯定教学秘书的工作对提高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作用,明确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二者需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应充分认识到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对高校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只有更好地加强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才能有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教学秘书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给予必要的重视,从待遇、福利、职称、晋升等各方面关注教学秘书的切身利益,消除教学秘书的后顾之忧,凝聚人心,充分调动教学秘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教学秘书队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使其在自身岗位中能够找到强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4.2.2 改进工作设计,增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

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必须着力改进工作设计,以此增强教学秘书这一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以及职业认同感.因为队伍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教学秘书能否形成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更是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众所周知,人的工作需要无外乎通过高薪满足生存、通过交际满足情感需要以及通过事业发展满足人生价值,而纵观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则不难发现,其面临着薪酬与付出不成正比、工作繁杂耗费大量的交际成本、职业发展前景渺茫的困境,这一事实导致教学秘书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如何保证教学秘书能够在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的工作能满足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需要,是改进工作设计的初衷,最终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的目的.一方面,丰富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而不是一味的超负荷运转,为教学秘书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教学秘书能有更多的实现个人价值、彰显本人特质、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岗位的工作效率,增强教学秘书在生理上、心理上的满足感,从而吸引和留住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学秘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赏罚机制,建立与教学秘书岗位配套支撑的人才流动通道,使得他们能够在组织考核目标与自我绩效的框架内,能够同时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以及个人自我实现的职业愿望.

4.2.3 立足长远规划,健全配套的组织管理制度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化必然带来系统化,推进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建设就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为此,“既要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进得来’的聘任制度,也要有让教学秘书‘干得好’的培训制度,更要提供让教学秘书‘留得住’的激励与评价制度”,[6]才能全方位保障教学秘书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首先,健全聘任制度,高校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中对教学管理队伍的要求,即“结构合理、素质能力高、服务意识强的标准来建设专业化的教学秘书队伍,从源头把好选人关”,[7]选出思想政治素质高、组织纪律观念强、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其次,完善培训制度.推进教学秘书培训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纳入基础课程培训范围,夯实教学秘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围绕教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将教学秘书工作实践上升至理论高度,逐步建立理论学习、能力训练、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和课程体系,以此来丰富教学秘书培训的内容.再次,落实激励制度.通过目标考核,推进教学秘书薪酬和绩效管理系统的建设,采取科学有效的正负激励制度,为教学秘书的晋升晋级、职称评优、课题研究、薪酬调整、考察培训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杜绝“一刀切”“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分配制度,使其在实现高校教学育人的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秘书队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最后,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要推进教学秘书考核评价系统的建设,将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纳入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切实加强对教学秘书的管理和评价,不断规范教学秘书评价细则、指标和程序,坚持“质”“量”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包括学生、教师、领导、同事、教学秘书的自我评价在内的多元评价方式,量化教学秘书工作,客观慎重地对教学秘书的德、能、勤、绩、个性以及创新等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以促进教学秘书队伍形成良性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从而保证新媒体时代教学秘书稳定而高效地发挥其在高校教学管理以及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秘书专业化教学管理
秘书不在 等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领导身边的秘书帮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