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油站地罐交接推广应用的探讨

2018-11-02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18年4期
关键词:发油油库液位

陈 卫

〔中国石化贵州石油分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对于环保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油库、加油站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必然趋势[1]。按照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相关要求,成品油销售企业已基本完成库、站油气回收改造,而取消罐车人工计量才能发挥油气回收系统的成效,消除传统罐车交接模式存在的人工计量误差的影响、操作时间较长、私自改造罐车偷盗油、在途运输难以管控和接卸损耗较大等问题,使地罐交接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成本、提升计量管控等方面收效明显。本文以正在推广应用地罐交接的某企业为例,归纳了所取得的成效,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探讨了推广应用的进一步提升问题。

1 地罐交接的基本概念

地罐交接是一种以加油站埋地储罐(以下简称“地罐”)液位仪为计量界面,加油站与承运企业进行油品交接的方式。成品油经公路配送至加油站后,为消除温差影响,用计量地罐收油的标准体积来确定加油站实际的收油数量,并完成双方的计量交接[2]。

1.1 地罐交接的标准

地罐交接模式与传统交接模式相比,一是实现了交接界面从油罐车向加油站地罐的转变,二是实现了计量方式从手工计量向液位仪自动计量的转变。目前,中国石化销售企业地罐交接定额损耗普遍执行 0.3%,运输损耗超过0.3%则由承运企业赔付超耗量或损耗量。

1.2 地罐交接的职责及流程

地罐交接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的业务环节较多、业务部门较广,且矛盾较为突出,需要企业主要领导亲自抓[3],并明确各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4]。地罐交接的流程主要包括配送计划制定、油库发油、运输监控、加油站接卸和索赔办理5个环节,主要作业流程如图1。

图1加油站地罐交接的业务流程图

2 地罐交接的应用成效

2.1 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安全风险

加油站实施地罐交接后,基本取代了手工计量,减少了员工的劳动量,使劳动强度降低;交接方式由罐车交接改为地罐交接,取消了员工登车计量操作环节,避免了高空作业,也降低了企业的安全管控风险。

2.2 简化卸油流程,提高劳动效率

地罐交接不仅简化了加油站接卸操作环节,而且省略了计量数据的填报和计算,加油站液位仪应用系统可自动生成地罐交接验收单,每车卸油时间可以节省15~20 min,有效提高加油站员工劳动效率,也间接提升了罐车的配送效率。如果加油站的汽油加油机安装除水滤芯,地罐交接可以与“边卸边加”结合实施,避免传统接卸方式需停止加油对加油站销售的不利影响,可增加销售时间30~50 min,有效地服务于经营,增加加油站的油品销量。

2.3 推动自动化计量,提升信息化管理

地罐交接以液位仪计量为基础,运用站级系统开展进货验收,取消了人工计量环节,实现了全过程的自动化计量、验收,并留存了加油站相关记录,零售、物流和数质量管理部门可通过中心平台对加油站进、销、存进行远程管理,加油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4 统计分析异常数据,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地罐交接的验收数据可在液位仪系统中如实记录,数质量、物流、纪检监察部门可对承运车辆的运输损耗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异常损耗的车辆,建立异常数据库并作为重点跟踪检查对象,防范、打击“偷盗油”、“偷换油”等违法违规行为。

2.5 规范接卸流程,降低零售损耗

按传统罐车计量交接,加油站会经常反馈手工计量误差、收发油温偏差和接卸损耗较大等问题,而导致加油站损耗偏大。对于收发油温差对油品体积的影响,已有相关研究证明,温度升高或降低1℃,柴油体积会增大或减小0.8%、汽油体积会增大或减小0.12%[5];其次是原罐车验收时损耗在规定范围内,但是卸入地罐后卸车损耗高达0.6%~1.0%,这是造成零售损耗的主要原因[6]。在推行地罐交接后,一是取消了手工计量,避免了员工操作失误造成的虚假盈亏;二是收发油体积统一为标准温度下的体积,消除了温差的影响;三是将油库流量计误差、装车损耗、罐车运输损耗、加油站卸车损耗合并为一,并规定了0.3%的定额损耗,实现了对零售损耗的有效管控。

A地市分公司因运距较远、损耗较高等特殊情况,被列为地罐交接的试点单位,于2015年起开始试点推行地罐交接,落实超耗索赔制度。其地罐交接站点零售损耗从2015年的0.11%降至2016年的0.04%,降幅0.07%。 2017年全面推行地罐交接后,零售损耗略有反弹(0.07%),实为此段时间在全面实施过程中,各加油站设备、设施、人员素质等基本条件存在差距,部分承运企业对超耗索赔情况存有争议,未能全额赔付超耗量所造成。这一现象在系统内外销售企业地罐交接推广工作中较为普遍[7],经后期与承运企业逐一核实查证,解决相关争议,落实索赔工作后,损耗情况得以控制。

3 地罐交接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年3月份至今,销售企业全面开展加油站液位仪深化应用工作,实施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推广工作仍然与承运企业在地罐交接各业务环节存在争议,主要问题如下:

3.1 对油库的发油流量计精度存在疑义

部分承运企业对油库的发油流量计精度提出质疑,为解决争议,一是由物流部门协调承运企业,会同数质量部门、油库共同对发油流量计现场进行校验,确保综合误差不高于0.1%;二是发油密度是否准确、储罐内密度是否分层等问题直接影响油库发油流量计的准确性。油库必须结合实际的库存量、发油量、环境温度变化等情况,指导油库计量员根据气温变化规律,至少每天计量3~4次动罐的发油密度,确保发油数据的真实、可靠。

3.2 油品运输过程存在监管风险

为加强对承运车辆的在途监管,企业对承运罐车装配了车载3G视频监控系统、GPS定位系统和电子铅封等管控设备,但依然存在设备缺陷、管理漏洞和较难杜绝的不诚信行为:一是GPS定位系统较难对信号干扰、异常停车、低速行驶等情况进行核查;二是3G视频监控系统容易出现信号间歇性中断,不利于视频取证,且汽车熄火后3~8 h视频自动断电,无法实现24 h全程监控;三是电子铅封可以对运输过程中车辆关键位置起到监督作用,但无法监控其他管线、接口的情况,更无法防范罐车尾油接卸不净的风险。

承运车辆作弊事件时有发生,“偷盗油”、“偷换油”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常规使用的技术手段无法杜绝运输途中的人为作弊,需要强化管理:一是重点检查承运车辆内外部结构、配件,并留下影像资料存档,定期进行核查;二是要求承运企业对运输车辆的维修点、就餐点、停车场进行指定管理,如车辆出现违规行为,该类车辆出现超耗时,原则上由承运企业负责核实,承担超耗量或损耗量;三是重点对运输超耗频率较高的承运车辆进行循环跟车,落实连续3次以上跟车,并记录车辆油箱储油情况,确保车辆全天24 h均在可视监控范围内。

3.3 对地罐容积准确性存在争议

油库配送油品至加油站的过程,需要使用的计量器具有三种:发油流量计、汽车油罐车、加油站地罐。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相关规定,三者的精度分别是:0.2 %、0.25 %、0.4 %。在这个计量系统中,加油站地罐的精度最低,这显然与量值传递规律不相符[8],且考虑地罐交接的允差为0.3%,则地罐的计量精度须保证不低于0.3%,尽量达到0.2%以上。目前,油罐车基本都经过法定检定机构检定,而销售企业绝大部分地罐均为内部检定,所产生的计量数据不具备贸易交接的法律效应,虽然在承运合同或协议中列入了相关说明,但是如果与承运企业计量交接中产生法律纠纷,结果为败诉的风险相对较大。

准确有效的地罐容积表是推行地罐交接的基本条件,为做好地罐容积表的验证工作,一是聘请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标罐,取得符合国家标准、兼具法律效应的地罐容积表;二是通过全站仪进行标罐,后期灵活运用加油机与液位仪开展容积比对和校验,并长期跟踪校正相关数据;三是配置便携式电子流量计,在接卸油过程中进行容积比对,尤其是对存在争议的地罐,可现场核实地罐实收量,解决争端。对地罐容积存在争议的加油站,标罐方法的制定和实施均需要承运企业参与,最终形成的地罐容积表需要物流、数质量、零售管理部门和承运企业共同认可,并导入零售管理系统、站级系统、液位仪,确保三表统一。

3.4 承运企业拒绝超耗索赔

地罐交接的目的在于追回运输环节的超耗或损耗量,有效管控损耗。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收回了部分不诚信驾驶员、承运企业的非法收益。这部分群体表面上认可地罐交接,但拒绝超耗索赔,甚者采用罢运抵制,促使矛盾激化。

为处理矛盾,落实超耗索赔,一是需形成定期与承运企业沟通机制,避免与驾驶员的直接矛盾冲突,采取约谈、座谈会等方式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求承运企业指定专人负责地罐交接的协调,方便及时对接工作;三是按相关制度规定,梳理承运企业被罚没的配额,适时引入竞争机制,增加1~2家承运企业,构建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四是对于存在争议的超耗情况,需由物流管理部门协调承运企业参与,会同数质量、零售管理部门和库站共同查证,公平处理计量纠纷。

3.5 进货验收操作错误

加油站地罐交接开展前期,液位仪系统不稳定,加之加油站员工操作不熟练,进货验收数据错误情况较多,导致存在虚假的损溢现象。

针对进货验收错误,一是需定期对进货验收进行监控,指导和督促加油站整改错误的验收情况;二是禁止进货验收时采用手工录入,特殊情况需手工录入必须逐级审批核实,登记台账;三是加强加油站员工地罐交接流程、系统操作培训,提升现场应用水平;四是构建规范的液位仪设备及系统运维流程,协调厂家和运维商及时处理故障问题,确保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五是定期开展液位仪与手工计量比对,确保液位仪计量高度的误差在2 mm以内,温度误差在0.5℃以内。

4 地罐交接应用的进一步提升

(1)当前实行地罐交接的加油站,进货验收已实现了标准体积计量交接,而加油机油品销售体积仍采用计量体积进行账务核算,为达到加油站进、销、存实施全过程标准体积管理的目标,后续可尝试通过监测地罐内油品温度,推算加油机实时的发油温度,或通过在加油机内安装数字式温度传感器自动采集实时的发油温度,并通过后台程序计算出标准体积,实现统一的计量标准,避免温差带来的虚假盈亏。

(2)油库发油环节中密度分层是造成发油误差的主要因素,未来可结合油库混合式自动计量系统的应用,实时监控油罐内温度、密度,避免密度分层导致的发油计量误差。

(3)集成液位仪站级系统与零售管理系统,实现零售管理系统的实时自动取数,确保零售系统账、表、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探索开展远程盘点,优化计量管理流程。

(4)集成液位仪站级系统与二次物流系统,确保物流系统实时获取加油站油罐库存信息,主动推送配送建议及脱销报警等信息,协助物流调度人员高效、精准地开展油品配送、车辆调度等工作,并逐步开发系统实现油品配送、调度车辆的自动化,提高配送效率,解放出物流管理人员以更多精力用于关注市场和经营。

5 结语

鉴于国内加油站地罐交接已取得的应用成效,随着加油站液位仪的全面应用、油库发油系统计量精度的提高、地罐容积表准确性的提升,以及各类配套设备的完善,将进一步突破各环节推行障碍,运用有效应对措施,解决关键性问题,实现技术和管理的双重提升,达到降费增效的目标。

猜你喜欢

发油油库液位
油库爆炸
基于STM32燃气热水锅炉液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石油储罐液位开关的应用分析
秀发防晒不马虎
基于风险理念的油库安全管理探析
试分析油库设备如何提高质量安全性
植物油库消防系统设计简介
宝马530车冷却液液位过低报警
霍尼韦尔公司TAS系统在西固油库公路自助发油系统中的应用
内燃机务段(折返段)一体化卸发油新设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