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平井分段智能控水采油技术及现场应用

2018-11-02王艳丽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水阀射孔水平井

王艳丽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油气工程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水平井是实现底水油藏开发的有效手段,能够满足生产井泄油面积大的需求。但是,由于油藏的不均质性和井筒进液的非均衡性,底水锥进、见水后产量下降快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1]。ICD(流入控制阀)技术作为较为先进的采油方法之一,已成为国外水平井完井的主要技术[2],例如贝克休斯Spiral ICD、哈里伯顿EquiFlow ICD和威德福FloReg ICD等。为提高水平井各段的采收率,通过地面预设控水参数的ICD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复杂井下生产调节的要求[3],因此研究水平井分段智能控水采油技术显得特别重要。水平井分段智能控水采油技术利用AICD(智能控水阀)和分段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各段产量的自动调节。在科学分段的基础上,封隔器实现各射孔点油套环空的有效分隔;每一个射孔段安放特定规格的AICD阀,自动调整该段的进液量;通过各段进液量的改变,有效减缓或避免高含水影响水平井的正常生产。在阐述AICD智能控水阀和控水采油工艺管柱的基础上,介绍了水平井分段智能控水采油技术在胜利油田DXX68-P8井的现场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该井采用4级智能控水阀,在保证产液量稳定的前提下,油井含水量呈现出逐步下降趋势。

1 AICD智能控水阀

AICD智能控水阀利用伯努利原理(式1),即静压、动压和摩阻的和是一个常数。

(1)

当低黏度水或气体流过时降低摩阻压力,形成较高流速,将浮盘吸附到阀嘴,限制水或气体流过;当高黏度油流过时增加摩阻压力,推动浮盘远离阀嘴,提高油流量,如图1所示。

图1 AICD智能控水阀示意图

将AICD智能控水阀镶嵌于筛管上,外面覆上防砂网、支撑层和保护套(图2),可有效防止地层砂、微小颗粒进入控水装置内部形成堵塞。孔径根据目标井原油黏度、地层水黏度、产油量及产水量等参数优化设计。

图2 智能控水筛管示意图

2 分段控水采油管柱设计

根据油藏水平段物性特点,使用封隔器将水平段进行分隔,封隔器之间安装不同参数配置的AICD智能控水阀,其可以根据地层液体黏度、流速自动调整控制流量。

2.1 分段设计

由于油藏的非均质性,水平井钻遇地层的物性条件通常不尽相同。根据Darcy定律可知,在油藏流体渗流过程中,物性好的储层渗流阻力小,同一生产压差下,物性好的产液速度较物性差的部位快,底水脊进的速度也会更快。因此,水平井分段原理利用油藏描述成果、水平井录井资料,根据已经取得的地质认识,分析水平井所在油藏储层展布特征、储层岩性特征、油藏构造特征、压力系统特点,综合评判确定完井须卡封的井段。

2.2 控水阀参数设计

合理的控水阀参数是实现各段优化生产的前提和关键。一是油、水通过AICD阀时的压降变化;二是AICD控水阀孔径,业内普遍认为控流压降与进液通道孔径有关[4-6],随着孔径的增大而降低,但是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对比关系。

2.2.1 油、水介质流动压降

为了验证AICD智能控水阀的效果,笔者采用Fluent软件对结构流道内的流体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假设固壁边界为无滑移边界条件、采用标准壁面函数法处理边界湍流;定流量生产,求得对应流量条件下的压降变化,计算结果见图3所示。

图3中2条曲线代表流量5、10、15、20、25、30、35 m3/d条件下计算的油、水在结构内流动压降的情况。结果表明结构对水产生压降呈现指数递增规律,对油产生压降递增趋势相对缓慢。可见这两种流体在AICD智能控水阀中均受到流动阻力影响,水的流动阻力远远大于油,除非流量很小(如仅为1.5 m3/d),否则AICD智能控水阀对油、水产生的附加流动阻力不可忽略。

图3 AICD智能控水阀油水流动压降计算结果

2.2.2 孔 径

利用油、气、水混合流体综合分析AICD智能控水阀孔眼直径2.5、3、5、7.5 mm 4种情况下的压降随流量的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AICD智能控水阀孔径与流动压降计算结果

图4中曲线代表不同流量下4种孔径结构产生的流动压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孔径的减小,附加流动压降大大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小孔径节流作用更加明显;2.5、5、7.5 mm三种孔径流动压降增加呈现非正比关系,前者要远远大于后两种结构。实际生产过程中,当流量较小时,可考虑选用小尺寸孔径控水阀(如2.5或3 mm);当流量较大时,可考虑选用较大尺寸孔径的控水阀,这种情况下的流动压降达到了节流的目的。

3 施工工艺

控水采油管柱总成自上而下依次为:引鞋+可关滑套+1#AICD智能控水阀+封隔器+2#AICD智能控水阀+封隔器+……+N#AICD智能控水阀+Y445封隔器+校深短节+2-7/8″油管至井口。

管柱入井到位后经校深、反循环洗井,利用水泥车环空注入洗井液,油管内返出液,然后投入Φ38 mm空心钢球并泵入,记录井口悬重;空心钢球到位后,正向打压,稳压,坐封封隔器。观察悬重验证悬挂情况。液压丢手,下泵投产。

4 现场应用

目前,水平井分段智能控水采油技术在胜利油田已经完成DXX68-P8井现场应用。

4.1 基本数据

DXX68-P8井在2015年11月完井,油藏埋深2 300 m,有效渗透率230×10-3μm2,以中高渗透层为主。地面原油密度0.956 3 g/cm3,89 ℃、25 MPa下原油密度0.904 6 g/cm3;地面原油黏度4 691.8 mPa·s,89 ℃、25 MPa下黏度为258 mPa·s;原油体积系数1.06;地下水密度为1.14 g/cm3,黏度为1.0 mPa·s;气体密度为0.04 g/cm3,黏度为0.026 mPa·s。

4.2 参数优化

目前射孔生产段只有4段,分别为:2 381.2~2 390 m、2 463.0~2 490 m、2 500~2 540 m、2 550~2 572 m。采用分段封隔器将4个射孔段卡封,就可以达到分段控制进水量的目的,如图5所示,每段均安放4个智能控水阀。

图5 依据射孔情况分段示意图

由图3可知,当流量大于1.5 m3/d时,AICD智能控水阀对油、水产生的附加流动阻力才能显现出来,因此该井单个射孔段排量需要大于6 m3/d,为达到应用目的,可通过调节冲刺提升产液量。

4.3 油井生产动态

DXX68-P8井于2015年12月实施水平井分段智能控水采油工艺,作业前生产制度为Φ44 mm×1 600 m×6 m×2次/min,日产液23.3 m3,含水率94.5%;作业后生产制度为Φ44 mm×1 800 m×6 m×2次/min,日产液21.4 m3,含水率波动较大(93%~97.5%),分析原因为智能控水阀的开关动作影响了各段进液。后期提液将生产制度改为Φ44 mm×1 800 m×6 m×2.5次/min,含水率波动幅度降低,平均含水率下降至93.9%,呈现出下降趋势(图6)。

图6 DXX68-P8井作业前后含水量对比

5 结 论

(1)水平井分段智能控水采油技术能够根据各射孔段含水量自动调整进液,对底水油藏的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DXX68-P8井的施工情况表明,分段智能控水采油工具可靠、工艺简单,能够调整油井含水量,油井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

(3)鉴于水平井分段智能控水采油技术在延缓底水锥进方面的作用,将在智能控水阀安放数量、生产制度优化方面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水阀射孔水平井
某电厂主变冷却器控制模式优化
PFC和2315XA进行电缆射孔下桥塞
射孔参数对热采井套管抗热应力能力影响分析
电缆输送射孔的优缺点分析
煤层气新型“L”型水平井精确连通技术研究
开阀放水喽
一种新型混水阀的研究与设计*
浅论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的改造
水平井段超临界CO2携岩数值模拟
热采水平井加热半径计算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