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起仙山 博山生莲花
2018-11-02刘梦媛
□ 刘梦媛
汉代传说海上有三座仙山——博山、蓬莱和瀛洲,见之能求仙。为了祈求成仙,古人制作出一种神秘又富有意境的香炉——博山炉。宋代金石学家吕大临在其《考古图》中记下了汉代博山炉的模样:“炉象海中博山, 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象海之四环。”香炉似山峦,浮于水波间,炉内香薰渐起,从山间袅袅升起。小小一盏香炉,勾勒出海上仙山的意境和氛围。博山炉也由此得名。
现存文献中,“博山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京杂记》:“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可见博山炉的形象承载着与灵异神祇牵连的含义。古代贵族以香炉焚香,不仅仅是为了熏衣除臭,也为了通达神灵以辟邪求仙。汉朝人的神仙崇拜思想,我们透过这样一盏博山炉也能略窥一二。
曾有一位喜爱博山炉的汉朝无名诗人为其写下过一首诗:“四坐且莫喧, 愿听歌一言。请说铜炉器, 崔嵬象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雕文各异类, 离娄自相连。谁能为此器, 公输与鲁班。朱火燃其中,青烟扬其间。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欢。香风难久居, 空令蕙草残。”博山炉的精巧和诗意,为古人的生活增添了神秘和情趣。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一件错金博山炉,炉座布满卷云纹,三条蛟龙腾出海涛共托一座仙山,此仙山由炉盘和炉盖共同组成,山间清晰可见猎人追逐走兽的场景。若你将炉盖打开,放入香料点燃,你将看见香烟从峰峦间袅袅升起,你将闻到带着仙气的香气弥漫四溢。
博山炉焚香的仙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依旧延续。南朝诗人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有:“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诗中所刻画当时的博山炉更是金碧夺目,仙气四溢。可见博山炉在当时仍颇受欢迎,诗文中传达出博山炉的形象类葱郁山体,应当与汉代博山炉造型基本相近。
但看看南齐刘绘《咏博山炉诗》所描绘的博山炉形象与以往又有所不同,此时的博山炉“下刻盘龙势, 矫首半衔莲”。香炉下半部分由盘龙和莲花组成。博山炉上新出现的莲花元素,与魏晋南北朝这一时代不无关系。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错金博山炉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墓葬里出现了不少青瓷质感的博山炉,其造型、纹饰与汉墓所见铜博山炉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这次青瓷香炉的炉身与炉盖组合大致山体形状,上有层叠开片,似重峦叠嶂,又似含苞待放的莲花。福建省建瓯市城关镇水南南朝墓出土一件青瓷香炉,炉盖与炉身成塔形,盖面堆塑双重变体莲瓣亦或是层层高耸的山峰,顶部雕塑了一只飞鸟,不知是飞鸟过千山,还是飞鸟衔莲花。
莲花这一元素与佛教息息相关。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佛教进入中土后刚刚兴盛的时段,这一时期也十分流行莲花装饰。《晋书》记载石勒召见佛图澄时,“勒召澄,试以道术。澄即取钵盛水,烧香咒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曜日,勒由此信之”。
《南史》也记下了一个关于佛教莲花的奇幻故事:“晋安王子懋,字云昌,武帝第七子也,诸子中最为清恬,有意思,廉让好学。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子懋流涕礼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不萎。’七日斋毕,华更鲜红,视罂中稍有根须,当世称其孝感。”卧冰求鲤、彩衣娱亲之外,原来还有献莲求佛的传奇方式来表达孝心。异域的莲花对传统的孝亲故事进行了点缀和升华,这样美丽、纯洁又充满神秘力量的莲花,怎叫人不对它心生向往?
那么,博山炉是如何与莲花、佛教联系起来的呢?博山炉本用于焚香,佛教也讲求花香供奉。我国早期译经之一的《道行般若经》有 :“其像端正姝好,如佛无有异,人见莫不称叹,莫不持华香缯彩供养者……”可见佛教仪式上少不了焚香这一环节。《魏书·释老志》云:“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此处金人很可能是一尊佛教造像,对佛像烧香供奉这一仪式也一直延续至今。佛教的礼拜供奉需要焚香,博山炉出现在佛教供奉上也不是不可能的。点缀上莲花纹饰的博山炉在佛教环境中也并不违和。
在大量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石碑上也出现了博山炉的身影。石碑主像的正下方刻画有一盏博山炉居于正中,两侧列有狮子、胁侍或供养人等组合。博山炉图像或简或繁,不少环绕莲花纹饰,或为化生童子托举。但从图像来看,石碑所见博山炉很明显是用来供奉佛像的,此种香炉似乎成为现世供奉香炉的永久替代品。当人们对造像顶礼膜拜时,无需再摆上香炉焚香以供,石刻的香炉会寄托了信徒对神像永恒不灭的虔诚心态。这是现世的信众对此类香炉的理解。香炉绽放莲花,莲花勾连着香炉与神像,将香炉从俗世带入宗教境界。
这些图像相似的造像碑上不少还留有发愿文,表达发愿者的愿心,如曲阳杨进造菩萨像发愿文“信佛弟子杨进敬造像一区上为皇帝陛下师生父母遍地众生父苌生”、李神景等造无量寿像“为皇帝陛下亡父母早白玉无量寿像一区并二菩萨”等。世俗化的愿望和传统忠孝观念都被刻入这一尊尊造像里。
宗教造像中的博山炉为宗教神明而焚香,更为广大信徒而祈祷。香炉的点缀实际表现了供养人与神像间的互动仪式。信徒观瞻神像,更向神像参拜,祈祷佛像能实现自己的心愿。神像足下刻画的小小香炉,是信徒对神像永恒不灭的寄托,更让如今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我们古人先祖的虔诚信念。
河南泌阳北朝墓出土一件画像石,其中博山炉四周环绕莲花,两侧分列带头光的僧侣,莲花莲叶点缀其间。值得注意到的是博山炉顶端插有一支莲花,在这里,博山炉似乎成为了插花的器皿。
一般用来盛放莲花的佛门法器应该是净瓶而不是本土的博山炉。这里,博山炉形象应该是代替了净瓶,只是不再成为香炉而是盛莲之器皿。这些墓葬并不见佛像却依然保留着佛教装饰元素,画像砖所见的盛莲之器皿似乎是对佛像的指代和简化。或许在当时大多数人的心里,高深的佛教也就是眼前这一枝盛开的莲花。这样具体而通俗的表达方式更利于佛教在民间信徒心里开枝散叶。与此同时,莲花也是佛教极乐世界的重要象征物。不同于汉代死后升仙的思想,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还多了进入“极乐世界”的可能性。
焚香生博山,博山炉诞生的背后是古人浪漫的想象和求仙的欲望。唐代诗人张籍曾写《求仙行》:“汉皇欲作飞仙子,年年采药东海里。蓬莱无路海无边,方士舟中相枕死。”求仙的路上神秘莫测又充满诱惑的目的地是东海仙山。求仙的目的更在于长生不老,超越生死去享受人生繁华。点上一盏博山香炉,似乎能更接近自己的愿望。
而博山生莲花,背后是宗教的渗透。那些愿望似乎都能对神像倾诉就会有实现的时候,人间世事,沧海桑田,太多的变动和未知数让人们总想寻找寄托,期盼一切都有好结果。此时,博山炉不再为求仙所点,更为虔诚所燃,是人掏心掏肺的供奉品。
博山炉的变化,不仅是香炉外形的变化,更是寓意和用途的改变。背后是历史的变迁,是古人在生死观、世界观方面的转变。今天,博山炉已成为历史文物,但我们仍能从其中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李白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博山炉里所升起的烟火,一气凌绝的更有中国的历史。
故宫博物馆藏绿釉博山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