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芳:另一个视角的“希望工程”
2018-11-02吕鲁华
□吕鲁华
人物名片
李淑芳,民进青岛市委会委员、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教育局公务员、青岛“支教岛”创始人。2005年,由她创办的“支教岛”被评为全国“最美教师志愿服务团队”。
她被人称为“乡村教育狂人”;她是青岛市教育局的一位普通公务员;2005年,她创办了被评为全国 “最美教师志愿服务团队”的“支教岛”;8年前,她把自己刚装修好的一套新房子拿出来,为全国各地来青岛跟岗学习的乡村教师提供免费食宿,至今三代四口之家仍“蜗居”;连续14年,她自费率志愿者送教下乡,哪儿偏僻去哪儿,常常打地铺和衣而眠;这些年来,她与各地一线校长和教师通信近50余万字,帮助他们分忧解难……
她,就是李淑芳。
点亮农村教师的“希望之灯”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并有着5年民办教师的经历,使李淑芳对农村和农村教育有着血浓于水的感情。2005年,她自掏腰包4万元,创办了全国首个致力于农村地区学校发展及教师成长的志愿者组织——支教岛。她的目标是联合一批富有爱心的人士形成合力反哺农村教育,通过提升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帮助农村孩子,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让琅琅的读书声温暖和浸润日渐凋敝的乡村,让教育扶贫改变落后乡村的人文生态环境,她觉得这就是教师的“希望工程”。
从此,她把农村教育作为研究课题,把农村学校当成自己的实验室,全身心投入其中。工作室每年受邀到农村送课、送讲座100余次,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教师的需要,设计了“送教下乡”,“城乡教师同读一本书”,“城乡教师同上一节课”,“网上教育问题每月谈”,“名师网上指导”,志愿专家义务到校讲座、指导,深入社区志愿服务、为学校及地区的教育发展进行策划等多种方式。
十几年来,作为打造的“大教育”推进“大扶贫”的试点和振兴县域教育的样板,她和她的团队去过曹县无数次——两地学校结对帮扶、管理与教学人员到青岛实地轮训、开展“教师勇气更新公益活动”……使这些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校长和教师们开阔了视野,收获了成长的智慧、勇气和力量。正如曹县教育局长所说,“是‘支教岛’让曹县教育有了别样的姿态”。李淑芳被授予“曹县功勋教师”荣誉称号,几任县委书记、县长都把她当作贵宾,认她是永远的曹县人,而她也与当地很多教师结下了深厚友谊。
不只是曹县,在临沂、潍坊,在莱西、平度……山东省不同的地市县,都有李淑芳和她的团队的身影。近年来,无偿志愿服务的范围已逐步辐射到贵州、甘肃、四川、江苏等省的农村地区。
圆农村教师的“成长梦”
农村教师“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不出来培训怎么办?她便组织名师送课下乡;一线教师反映专家讲座不接地气怎么办?她摸索出了城乡教师同上一节课“同课异构实境研修”模式:在农村学校,每次安排名师和当地学校的2至3位教师同上一堂课,课题和上课班级都由农村教师指定,课后现场评课,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就是培训的课题,课堂就是培训的现场。
这种比较式实境研修方式对现场听课教师来说是一种润物无声的震撼。参与“同课异构”的农村教师,往往会恍然大悟,“原来只要多讲一句、再等一会儿,我也可以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上”。
“之前,我就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师,可是加入支教岛后,李淑芳对我的影响很大,她是从心底为教育好、甘愿为教育付出的老师。”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教师”的青岛开发区农村教师薛跃娥感慨地说:“是‘支教岛’给了我这样的成长与机会。”
自家新房成为“爱之家”
农村教师长期闭塞,急需开阔眼界,但是经费限制走不出来怎么办?2011年,李淑芳又作出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和爱人商量,把装修一新的房子贡献出来,让来青岛培训的农村教师免费吃住。
看到她和爱人把上下床搬进新房子,看到志愿者在刚刚粉刷一新的墙壁上安装黑板和宣传栏时,邻居们无不感到心痛和惋惜,但李淑芳觉得值。到现在,这个被乡村校长和老师亲切地称为“爱之家”的小屋已接待了来自五湖四海的1600余名乡村校长和教师。
走进 “爱之家”, 屋里摆放着六张上下床,墙壁两侧贴满了几百张照片,照片上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贵州、河北、安徽、甘肃、四川,山东菏泽、潍坊、临沂,青岛平度、莱西……尽管自己一家人仍蜗居在60多平米的老房子,她的内心却有一种别样的幸福。
提升一线校长“行动力”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送教下乡的过程中,她深切感受到农村校长们对先进办学理念和方法的渴望,于是“校长联盟”应运而生。这个体制外的平台,让城乡校长们能够自由交流、平等探讨,目的只有一个:分享学校管理经验,促进城乡校长共同成长。
“校长联盟”打通的不只是区域间的教育“围墙”,还有许多校长尤其是农村校长思想的“围墙”。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打造学校特色,是校长联盟的成效之一:青岛十五中的新人文特色、青岛山东路小学的民主特色、青岛东川路小学的绿蕴教育、城阳区天泰城小学的爱智教育等都缘于“校长联盟”。
集体的智慧不仅成就了校长品牌、学校品牌,更重要的是让成千上万的农村孩子和新市民子女受到高品质的教育,教育鸿沟正在逐渐缩小。
曹县仵楼镇西联小学,地处偏远的黄河故道,距曹县南部30公里。校长郭守义说:“李老师他们雪中送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教育方法与信息的平台,激活了我们学校的教育资源,使我们的教师心灵得到了洗礼,境界得到了升华,技能得到了提升,惠及了我校25名教师和826名学子。”
让爱的教育洒遍天下
“以前,为了教书而教书。在教书过程中从来感受不到热情和乐趣。有时自己一天都在忙,但是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觉得找不到教书的魂。现在我不再这样,觉得教书是件乐事,课堂上我会根据学生的表情随时改变我的教学内容。以前看到不爱学习的学生,我不闻不问,现在我不同了,想到如果他是自己的孩子时,我就会产生很心痛的感觉。从您的身上我感受到爱的力量。”
“您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提起支教岛,不少农村教师都禁不住想起他们在这里的成长历程。而偏远乡村的孩子们更是实实在在感受到支教岛的神奇。
“张老师,您回来感觉您变得多了,上课的方式变了,讲话的语气变了,甚至对我们的态度也变了。其实您对我们的苦心我们都懂,看着您恨铁不成刚的眼神,我们也想努力,但不知是内心的恐惧还是什么原因,每次见您都胆战心惊的,更别提在课上好好听了。可是现在看来,您真的是变了好多……”这是甘肃陇南市成县沙坝小学教师张裴然培训回去后,班里学生的感受。
农村教师和孩子的话给了她坚持下去的无尽动力,11年来,她与农村教师近50万字的心灵交流,记录了75本“狂人日记”;从这里走出去24位全国优秀班主任,23位全国优秀校长,一位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一位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工作室免费送课下乡1000余次,先后接收来自全国的1100余名偏远地区的校长和教师免费来青岛“取经”,使近千万名农村孩子受益。“教师联盟”“校长联盟”“家长联盟”“大学生联盟”“心理联盟”……她和志愿者一道用爱的力量、行动的力量、坚持的力量使“支教岛”从最初的一人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一线名师、名校长、媒体记者、爱心企业家和在校大学生,乃至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在内的万名志愿者团队。支教岛的影响从一市扩展到了全省,现在正向全国乃至海外蔓延。
2015年8月,青岛“支教岛”引发了媒体及网友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数十家中央、省、市媒体对“支教岛”进行报道,中央新闻网站与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转载1000余次。同年9月,青岛市教育局、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向“支教岛”团队学习活动的通知》,号召各界学习“支教岛”团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雷锋精神。时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对“支教岛”团队作了专门批示,“支教岛”成为青岛市第三张城市名片。“支教岛”被评为2015年山东省十大凡人善举;荣获2015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群体奖;获中央网信办“搜索中国正能量 点赞2015”精彩中国精彩故事;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部门和单位联合推选为“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李淑芳有了新目标:在全国乡村地区建立“支教岛”,让支教岛从孤岛变成群岛,通过教师的希望工程,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让乡村教育滋润乡村文化土壤,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