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与德育

2018-11-01王维美

读天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策略

摘 要:历史学科是一门以过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重在探究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引导人们更好地生活。那么,从学科角度来看,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包含着浓厚的法制与德育思想,同时,强化法制建设和德育文化建设成了当今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初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理应贯彻国家的法治建设和德育文化建设指导思想,通过解读以往社会中的法制与德育得失之处,在教学活动中不遗余力地向初中生传递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法制与德育理念,驱动他们崇尚法律和德育教化,从而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养。本文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法制和德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法制与德育;策略

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来看,就是一门对以往社会演进发展进行探究的学科,旨在借古论今启迪现代社会的人们遵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营造和谐社会。显而易见,基于初中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从内容上理应包含着以往社会方面的法制与德育内涵。同时,随着信息科技的研發和广泛性应用,初中生因自控力和分辨力还比较薄弱,他们越来越受到不良社会风气、价值观和思潮的侵蚀,致使初中生法制与德育观念淡化,进而引发了一系列以初中生为主体的社会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深挖教材内容中所隐含的法制与德育理念,借助于对以往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究向初中生渗透法制与德育教育,以便于培育初中生的法制和德育素养,促使他们成为一名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入法制与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 中国推进法治建设和德育教育建设的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中国人越发认识到法治和德育在国家治理、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在一个具有浓重法治和德育社会氛围内,公民才会把法治和德育观念上升到个体意识形态中,也才会自觉地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并借助于法治和德育的力量去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及他人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整个社会和谐安定团结。当今,我国以习总书记为首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倡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文化体制创新,归根到底在于强化我国的法治建设和德育思想文化建设,进而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奠定扎实的法治和德育思想建设基础。因此,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特别是中学历史学科本身就包含着法治和德育内涵,就应该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全面渗透法制和德育思想,提升初中生的法制和德育意识,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进一步繁荣昌盛储备和输送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二) 初中生全面性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且是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希望,这就要求对青少年综合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众传媒日益普及化和文化发展商业化,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接踵而来交织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却因青少年知识结构和认知力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他们面对不良价值观和思想不能够有效地判断和回避,致使青少年思想上受到侵蚀法制和德育观念淡化,最终不利于青少年全面性成才成长。因此,基于初中生处于成才成长的关键培育阶段,这就决定了初中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拓展初中历史教材的学科认知,把法制和德育意识向初中生进行灌输,从而使初中生在法制和德育的引导下茁壮健康成长。

二、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渗透法制与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 课内教材渗透法

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材讲授过程中,不应停留在字里行间的认知层面,而应挖掘字里行间的隐含内涵,紧扣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深思领悟教材中的法制和德育思想,进而把这些思想向学生进行讲解和传递。例如:在进行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大一统”》这一课时教学活动时,初中历史教师转变以往传统的针对教材内容而讲授方式,而是在陈述了汉武帝进行大一统进行的措施比如进行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基础上,站在现代国家制度的视域下针对推恩令制度进行比较思考,进而引申出:历史上国家的安定需要科学完善的制度,现代国家的和谐稳定不仅一样需要完善的相关制度更需要法治建设去推进。而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初中历史教师列举了一系列春秋战国以来有重大影响作用的思想派别,诸如纵横家、法家、道家、儒家等,让学生进行探究思索为什么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排斥其他思想派别以儒家思想为尊,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把儒家思想的内容一一向学生展示和同学生一起探讨。经过师生共同交流研究儒家思想的德育核心思想逐渐明朗起来,初中历史教师趁机把至今还广为推崇和流传的儒家德育思想“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以礼治国,克己复礼……等”意义向学生进行讲授,那么,学生就不仅意识到德育教化对人们的行为及人们之间关系规范和约束的重要性,而且愿意以德育标准来要求自己言行。

(二) 潜移默化引导法

所谓潜移默化引导法,就是指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以生动的事例或者鲜明的人物榜样去逐渐感化、感召和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内省改变自己的不端言行。初中生的认知还处于不断开发和完善阶段,他们的情感比较丰富易受影响,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潜移默化引导法向学生灌输法制和德育思想。例如在进行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盛世危机》这一课时教学活动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而又生动地感受到清朝盛世走向衰败的原因,初中历史教师分别运用视频、图片、文本等工具把当时清政府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文化建设措施客观真实地表现出来。那么,随着清政府在法制建设和德育文化无效建设措施一一呈现,再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法律和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就形成鲜明对比,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缺失开明的法制制度和和谐的德育文化引导的国家注定会衰落,进而更加认同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下进行的法治建设和德育文化建设,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初中生历史素养培育的同时其法制和德育素养也得以相应地提升。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已经进入法制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中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应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入法制与德育教育,是初中历史课程教学革新的现实性要求,也是初中历史教师强化素质教育的教学创新,更是初中生紧跟时代教育主流脉搏提升个体综合素养的个体诉求。只有初中历史教师站在时代教育视野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法制与德育教育,才能够深化挖掘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内涵,也才能够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综合历史素养,这正是当下教育改革所追求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记录.历史教学中要贯穿爱国主义教育[J].新课程学习,2011(05).

[2]齐振科.谈谈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因素[J].天津教育,2015(11).

[3]刘应忠.对初中历史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39).

[4]张毅.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02).

作者简介:

王维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册亨县丫他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策略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