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英语面试部分的文化融合观

2018-11-01何晓嘉

现代交际 2018年14期

何晓嘉

摘要:国际汉语教师双语、双文化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文化融合观的重要性。笔者借助马丁·布伯的著作《你和我》中的概念阐发,结合《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英语面试部分的具体案例分析,来印证《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中的文化融合观。

关键词:《我与你》 文化融合观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40-023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是颁发给国际汉语教师的证书。首先,“国际汉语教师”这一名称就意味深长。追溯到2005年,许嘉璐先生在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成立40周年庆典上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从那时起要转变为“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汉语教师要从原来的“坐贾”变成“行商”。所谓“坐贾”是指外国留学生来,国内的汉语教师准备好教材、大纲,一茬一茬讲下去。所谓“行商”是指,国际汉语教师的“客户”分散在五大洲,多国的本土语言、历史、文化、习俗,千差万别。2007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正式得到批准而设立;2012年,中国大学本科专业中正式出现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名称。许嘉璐先生在2012年又进一步指出,对于国际汉语教育,“我们要从单纯的汉语教学转变为全面的文化交流。”(许嘉璐,2012:14)由此可见,被许先生形象地喻为“行商”的国际汉语教师,肩负着深入世界各国各地,与当地文化进行双向交流的使命。

作为对这一指导思想的响应,2012年国家汉办制定了新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简称《标准》),其中对国际汉语教师的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标准2下2.2.3中特意列出“具备汉外语言对比的能力”,在4.4.3中指出,国际汉语教师应该“能使用任教国语言或英语进行交际和教学”。所以,国际汉语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外语,而且要能通过汉语和外语的对比分析让学习者学好汉语。由于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通用性,国际汉语教师若没有足够的英语能力,就无法完成此任务。换言之,这是国际汉语教师双语、双文化角色的定位,也是中外文化交融能力的要求。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CTCSOL)由孔子学院总部颁发,是对持有者国际汉语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证明。考试通过对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五个标准能力的考查,评价考生是否具备国际汉语教学的能力。笔者在本文中将探讨的英语面试部分主要考核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中华文化阐释与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及适应能力、用外语进行交际和辅助教学的能力。

对应《标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简称《证书》)体现了“汉语国际推广”与“海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与针对性,故可作为汉办/孔子学院(课堂)选拔和评价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重要参考标准,也可作为海内外各类学校、教育机构选聘和评价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刘军,2015:87)由于该证书考试面世时间短,尚在不断完善中,目前只有《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和《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解析》可资参考,本文作者在知网上进行以“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为关键词的搜索,仅有2条搜索结果。本文希望通过对《证书》面试环节英语问答部分的考察与分析,论证文化融合观作为《证书》设计思路之一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文化融合的概念来之已久,本文作者想借德国著名犹太神学家和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概念对此加以阐发。马丁·布伯在1923年出版了《我与你》一书,提请世人注意一种根本的关系“我—你”,以区别于西方传统的“我—它”关系。他认为:人既寓居于“我”的世界,又栖身于“你”的世界,不能困囿于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只有超越“我—它”的范畴,进入“我—你”的关系之中,人才能被理解,与他人才不是异己的关系。布伯藉《圣经》中神和人之相互交流而表明:“相互性”是所有存在的特点,这种关系是“之间”(between)。笔者认为,在宗教和哲学意义之外,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也能为国际汉语教师能力认定提供新的参照和设计思路。国际汉语教师需要培养一种你我交融的文化视野、相互尊重与学习的态度。“这种非唯我性和非中心性,即文化和文化主體之间的平等性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强调不同文化间的联系和融合,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刘英翠,黄倩,2016:68)对于国际汉语教师来说,就意味着在学习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展示中华文化的精髓,让中华文化被世界上更多的人知晓和喜爱。

在这种思维模式的观照下,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双语/多语、双文化/多文化的素质,这些素质都需要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中得到反映。《证书》面试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设计教案、实施教学过程及用外语进行交际和辅助教学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的沟通交际、心理素质、教姿教态等职业素养。该表现性面试采用结构化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时长25分钟,其中外语能力考查8分钟(自我介绍2分钟,外语问答6分钟) 。外语问答有两部分内容,一为课堂管理,二为跨文化交际。要求用外语作答,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平等意味着文化平等。在谈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面对的困难时,许嘉璐先生认为,其中一点原因是:“我们还不善于用外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客观地介绍中华文化以及当今中国。”“我们研究文化的学者 90%以上不能用他国语言进行交流,即使交流,也缺乏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话语技巧和应对方法。 这都是长期封闭的后果。”(许嘉璐,2011:6)

就具体内容而言,《证书》考试大纲下列条目中在课堂管理和跨文化交际方面对国际汉语教师提出了要求:

3.4 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3.4.1 了解并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课堂管理文化

3.4.2 能创建有利于汉语教学的课堂环境与氛围

3.4.3 能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技巧,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

4.1 了解中华文化基本知识,具备文化阐释和传播的基本能力

4.3具有跨文化意识

4.3.1 了解世界主要文化的特点

4.3.2 尊重不同文化,具有多元文化意识

4.3.3 能自觉比较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4.4 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4.4.1 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4.4.2 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4.4.3 能使用任教国语言或英语进行交际和教学。

细读以上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逻辑关联: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课堂管理风格,才能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实施课堂管理;也必须先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才能进行文化比较,然后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文化阐释;还必须拥有用外语教学的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教授汉语。此中先后顺序不可颠倒,因为只有充分尊重了“你”文化,“你”才会更乐意接受“我”,你我之间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证书》面试英语问答部分的第一块内容是课堂管理。国际汉语教师的课堂管理是跨文化的课堂管理,学生可能来自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文化主体由于文化差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经历着文化冲突。教师既要重视各种微观的课堂管理技巧,更要知晓课堂上文化冲突的原因,凸显教学的人文性。

以某真题为例,该题从学生视角出发,质疑了中国老师的“严师”风格。的确,东西方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理念存在差异。西方中小学的教师普遍更重视赏识教育,而在我国“严师出高徒”是一个认可度很高的观念。这与Hofstede的“权利距离”概念也有一定关系。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以宗法思想为基础的农业文明中,人们普遍顺从既定的权力分配,而现代西方社会建立在契约思想的基础上,东西方(我和你)的教育理念各有千秋,但国际汉语教师需要在必要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教学理念,也必须具备用英语来阐释这种文化差别的能力,才能在有效时间内澄清误解,提高教学成效。

另一道题也从学生的立场发问,汉字这么难学,为什么不用拼音取代汉字呢?对此,教师不仅应该从心理上化解他们的畏难情绪,从专业的角度讲解,在中国话里有很多字词读音相同,形和意却大相径庭,而且要从文化的角度解释: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举例说明一些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汉字(如“一”“天”“人”)。如此,语言就超越了仅作为一种符号系统的意义,而成为文化沟通的表征与工具。

再来看中华文化传播。为了扮演好中华文化诠释者的角色,教师不仅要有临场应对能力,更要有文化积淀和思考。有关宗教问题的回答一直较有难度。例如,某全真题问:中国人是否没有宗教精神?对此,教师应指出,中国有独特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形态,重在修身养性,即所谓“治世、治身、治心”,三教之教,重在教化。另外,中国佛教文化中的人道主义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而慈善也是各宗教的核心内容之一。

另一道试题问:长城是不是中国闭关自守的符号?对此,教师可以阐明长城以北在古代并非宜居之地,古代中国的主要对外交往路径是丝绸之路。历史上长城的核心作用在于抵御侵扰,保护商旅;历史上大修长城的朝代(例如西汉),同时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朝代。现在其防御功能已成历史,长城则已变成一个体现中华民族劳动智慧的景点。事实上,人类文明很多建筑的历史功能都离不开历史语境,如古罗马的斗兽场,本是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之用,但已成为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很多相通之处,“我”文化和“你”文化往往在历史长河中比肩而行。回答只有具备一定的历史高度,才有助于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师本人就是跨文化交际主体,所以要有“先理解再沟通”的跨文化意识,必要时要有暂时悬置问题的技巧。《证书》考试不止一次地考核了教师如何处理不同文化情境下对方迟到的问题。教师应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我和你”)对时间的感知和利用有诸多差异,理解到这种深层的心理文化逻辑,才能给出恰如其分又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模式。如果只从“我文化”的时间观念出发,不免影响后续的顺畅沟通和工作推进。

同理,当外国人以为中国人喜欢打探隐私时,教师也应有足够的文化储备来说明,中国人问及对方的个人情况并无意侵犯隐私,而只是表示关心的方式,被问及者不必给出具体回答。汉语教师既要理解西方人重视隐私是基于人格尊重,也要能恰如其分地说明“中国式关心”是群体取向、重人情的中国文化的反映。在清楚说明“我文化”的同时,汉语教师当然也要尊重“你文化”中的隐私观念,用对方能够接受和认可的方式表达善意。

当然,在跨文化交际中,也有需要改进之处。例如,很多国家的国民有较强的版权意识,对他们来说,版权是私有财产,违反版權就违反了他们的文化价值观,是可耻的,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契约精神的体现。相形之下,我国国人往往更认同师道文化价值观,再加之文化消费能力不强,版权意识就相对薄弱。这提醒国际汉语教师,在分享书籍、网站、电影、视频,乃至图片和课件ppt时都要注意不要触碰版权的红线。否则,就不仅是道德问题,甚至有可能因触犯法律而被诉诸公庭。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是发生于“我文化”和“你文化”间的双维度培养,汉语教师既要保持中国文化传统,又要能够和当地社会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互动。文化分离和文化同化同样不妥,前者让教师很难融入赴任国的生活和工作,后者使得他们不可能教好汉语并传播中国文化。中华文化理性的形成离不开你我交融的文化观。作为一种能力认证和入职标准,《证书》英语面试部分力图打造自由行走于不同文化之间的汉语言和汉文化的“行商”,兼中英双语,容不同文化。《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的英语面试肯定了这一点,反映出东西方相互包容吸纳的文化融合观。

参考文献:

[1]新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发布,[DB/OL].http://reader.gmw.cn/2012-12/13/content_6002313.htm.

[2]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

[3]刘英翠,黄倩.间性文化观中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管理模式的创新及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6(22).

[4]刘军.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的回顾与现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5).

[5]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许嘉璐,继往开来,迎接汉语国际教育的新阶段[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7]许嘉璐,文化强国战略漫议[J].学习月刊,2011(23).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