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起点

2018-11-01赵欢

现代交际 2018年14期

赵欢

摘要:面对救亡图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起初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无法真正与中国革命和实际结合,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活动,为此毛泽东早期的理论应运而生。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起点。

关键词:救亡图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实践哲学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95-0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可以分为首尾相接至今仍在继续的四个阶段,他们与中国革命的四个阶段相一致。[1]这四个阶段分别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到1927年、1927年到1949年、1949年到1978年、1978年到现在。其中,前两个阶段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初在我国实现理论和实践上中国化的过程。这一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想要不被列强所亡,必须对整个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从而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经过努力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条件

(1)“救亡压倒启蒙”的历史选择。鸦片战争迫使中国这个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的国门开启,西方列强迅速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人民的生活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中国被迫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学习西方器物、制度和社会改良纷纷失败后,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日渐兴起,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然而,辛亥革命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可以推翻封建统治,却不能真正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救亡图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单靠启蒙不能挽救这种局面,需要救亡,需要实际行动。李泽厚先生称这一时期“救亡压倒启蒙”。救亡图存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成的深厚根源和实践需要。

(2)俄国十月革命的率先示范。十月革命之前,中国人对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比较零星、片面,大多数传播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与西方其他社会主义相去无几。十月革命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向世人证明无产阶级制度的先进性,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对中国社会甚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正如李大钊所说:“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2]俄罗斯之所以能充当马克思主义东渐的媒介,这与十月革命发生时中俄两国相似的历史背景、国内形势和文化特征密切相关。中俄两国都经历了漫长的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专制制度,都面临落后挨打的形势下向西方学习寻求出路无果和国内矛盾异常尖锐的国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十月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开始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把它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之中。

(3)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奠基。俄国十月革命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才能真正地拯救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思想文化条件。很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就开始探索,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在他们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3]五四新文化运动使更多的中国人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愿意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促使了中国中产党的成立。

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

(1)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陈独秀正是一位突出的代表。他认为:“现代的人都称马克思的学说为科学的社会学,因为他应用自然科学归纳法研究社会科学,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学或社会学,都是以这种科学归纳法作根据,所以都可相信,都有根据的”。[4]因此,他认为唯物史观具有实证特征与科学意义,主张打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发扬民主与科学,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他还积极全面地宣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开展工人运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尝试等。

(2)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李大钊与陈独秀在认为唯物史观具有实证特征和科学意义方面看法一致,不同的是,他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例如,他通过赋予进化论新的理论功能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唯物史观被他概括为两个要点:“其一是说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这是一切社会的基础构造。……其二是说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的关系。生产力一有变动,社会组织必须随着他变动”。[5]同时,李大钊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特点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发展。

(3)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随后,辩证唯物主义也开始在中国传播,这方面瞿秋白可谓是第一人。他用科学化、实证化的态度力图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宇宙观的根本是唯物主义自然观。瞿秋白的思想可以说是李大钊和陈独秀思想的延续,但是,有一点不同,李大钊和陈独秀都不同意把唯物史观简单地等同于自然科学。而瞿秋白更倾向于用现代的自然科学来证明“现代的唯物论”,将两个完美融合,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化倾向。[6]

三、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更加注重的是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早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着力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则体现在毛泽东早期的调查研究,其中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代表的毛泽东早期著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最初成果,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写成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最早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代表性文章,安启念称这篇论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制定了一条完备的路线。这篇文章旨在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的两种倾向,即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倾向和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倾向。这两种倾向要么只注重同国名党合作,要么只注重工人运动,都忘记了依靠农民,谁才是最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针对这两个倾向,通过结合中国的实际,做出了科学的判断,即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农民才是我们实现革命胜利最重要的同盟军。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于1927年3月5日,毛泽东通过32天的考察写成了这篇振聋发聩的报告,纠正了关于农民运动所谓“糟得很”“痞子运动”等不切实际的说法,科学地指出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各个阶层的农民,强调我们要联合农民这个最广大、最重要的同盟军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从而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根据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原理,宣传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思想,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6]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06.

[2]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56.

[3]刘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与发展的实践逻辑[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4(4): 27.

[4]陈独秀文章选编(中)[M].北京:三联书店,1984:177.

[5]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59.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