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11-01李晓桐

现代交际 2018年1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李晓桐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研究人的哲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首先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其次,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吸引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29-0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人学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分析其中蕴含的关于人的本质、现实性、主体性、发展实践等理论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与人学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在实践中融入社会生活,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与他人交往产生社会关系,成为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次,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是被动的,而是表现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人。人在实践中的活动是作为个人的活动,是具有自主性的主体而不是某种工具和手段。最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孤立的人的发展,而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指引下,依据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规律,尤其是遵循人在知、情、信、义、行等方面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实践性,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实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意识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行为功利化、诚信缺失现象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并且发挥其指导作用,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一)重视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其作用于社会层面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是指教育对于个人所产生的内在价值。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很多时候还会放在社会价值层面,容易忽视或者否定个人价值。对于个人价值的忽视有着许多历史的现实的因素。首先,由于传统文化负面影响。儒家虽然注重“人”,但是仅仅是着眼于人性的统一,而不是人的发展,这就形成了一种使教育对象在特定的人伦关系中定位的教育任务,在价值取向上以整体为最高的价值,个人只是实现整体秩序的工具与手段。其次,受价值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教育实践一直禁锢于社会本位的片面的教育理念之中,认为只要社会发展了个人就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将社会整体利益置于个人之前,忽视了个人的发展与价值。

(二)强调教育者主导性,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由于社会的要求长期以来担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者和宣传者,在教育过程中有着强烈的主导性。如果把教育者当作教育的唯一主体,忽视受教者的现实主体性,那么思想政治就变成教育者的独角戏。实践证明,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所传输的思想品行、知识素养学生只能接受或者认同,这样学生就无形中忽视了自身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

(三)着重传递知识内容,缺乏实践锻炼

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课堂形式开展,内容多以思想观点、理论体系的方式呈现。单纯的知识传递现象几乎占据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课外实践锻炼活动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要内容。课堂上的思想内容成为空洞的理论,受教育者在课堂上很难完全领悟到教师传递的思想修养的内容,长此以往受教育者本身难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更难以为社会、国家做贡献了。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立足人的本质,重视个人价值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与工作对象,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不仅要让受教育者具有较高政治素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的、高尚的人,更要从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受教育者实现个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应该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的价值观念,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的专业背景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内容,只有这样制定的教育内容才符合学生实际需求,贴合学生的生活,能够有效发挥教育的实效性。

(二)立足人的主体性、创新教育客体主体化模式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模式已经由教师主导灌输向受教育者的主体化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转变教育者是唯一主体的思想观念,确立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基调,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现实主体,实现受教育者客体主体化的转变。首先,与学生平等相处。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平实朴素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次,教育者在发挥教育主导性的同时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者要将教育的模式转化为双向主体的对话模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发挥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

(三)立足人的实践性,提高教育实效性

马克思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只有体现在学生的行为上才最具有说服力。

首先,教学准备阶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实践性。将教材中抽象化、理论化的内容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在这一过程中,对教师的实践敏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社会发展前沿问题,而且需要了解不同专业、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和价值状况。因此,教育者首先要将教材看成动态发展的教学内容,把教材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始终保持实践性思维。

其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基本上都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第一,小班制教学成为首选。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在数量上达不到科学的师生比,课堂人数较多,教育的效果就容易大打折扣。第二,创设教学情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教学”中,只有创设出符合学生需要的“实践情境”才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性。教师在讲述课程内容时,应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实践场景,让学生深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将会大大提升,易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总之,马克思主义人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指导。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过度重视社会价值、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学缺乏实践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之路将会依然曲折漫长,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教育客体主体化模式,以实践思维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钟维荣.试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科技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