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角色缺失对农村留守家庭的影响
2018-11-01张晓雯李孜
张晓雯 李孜
摘要:我国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大规模人口流动,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即“386199部队”,儿子或丈夫或父亲的角色“暂时空缺”,使完整的家庭结构中缺失核心角色。根据现有研究,通过对家庭功能缺失现象进行探索性分析,笔者认为,男性角色失调影响农村留守家庭功能的正常有序发挥。因此,在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大背景下,以男性角色缺失为研究视角,将留守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目前的研究而言,既是有必要的,又能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审视留守问题。
关键词:人口流动 “386199”现象 家庭功能
中图分类号:D6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038-03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国家政策导向与市场选择的双向驱动,大批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走向城镇务工经商。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年末,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达2.9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是2.44亿人;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8652万人,其中外出就业17185万人,比上年增长1.5%;而且,外出农民工主要是青年。从宏观方面的影响来看,大规模的劳动力从乡到城的转移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实现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而從微观的影响而言,这种以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为主的人口流动,不仅是外出劳动力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更是寻求家庭利益最大化的过程。[1]然而,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即“386199部队”,这组数字意指以男性为主的中青年劳动力外出导致农村中留守的家庭成员主要由老人、妇女和孩子构成。[2]以男性为主的中青年劳动力外出导致儿子或丈夫或父亲的角色“暂时空缺”,使完整的家庭系统中失去重要角色,这种状况影响了家庭留守成员的生活,使家庭结构呈现失调状态,家庭功能发挥“失常”。
二、传统男性角色功能
吴增基等学者编写的《现代社会学》指出,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3]本文研究的男性角色功能,是从家庭层面来分析,主要研究家庭结构中的男性角色功能,目前关于“家庭角色”学术界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对“家庭角色”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大部分学者是参考社会角色来下定义的。角色理论指出,“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社会环境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总和”。因此,笔者认为男性的家庭角色是按照家庭生活的剧本,在一系列社会习俗和社会规范对家庭男性的限定下,男性来扮演自己在婚姻家庭中的各种角色。男性在家庭中扮演的具体角色如下:婚姻关系产生了丈夫角色、女婿角色、公公角色、连襟角色等;血缘关系产生了儿子角色、父亲角色、爷爷(姥爷)角色等;亲缘关系产生了堂兄弟等角色。基于本文的研究,传统的男性角色功能主要表现在婚姻角色中的“丈夫”,是角色主体在夫妻情感互动中的态度与行为,以及亲子关系中的“父亲”或“儿子”,是角色主体与父母、子女的互动状况。
三、农村男性角色缺失现象分析
纵观中国人口迁移的各项研究中,不同理论视角下的研究取向有一定差异。其中,家庭策略的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一种家庭策略,家庭主动选择有利于全家发展的制度结构,家庭成员的迁移不仅能使发生迁移的某一家庭成员的绝对收入有所增加,而且还会提高家庭在当地社区中相对的社会经济地位。[4]
(一)男性角色缺失原因
目前,我国留守家庭的特征之一就是流入城市的务工者与留守的家庭成员之间长期分居两地,家庭的核心角色是空缺的。从宏观因素分析,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人口流动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查阅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笔者认为,“推——拉理论”对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过程是最有解释力的,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就是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微观因素分析,城乡分割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非农收入的不确定性,使得我国农民的黏土性很强,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绝大多数是以个人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于是,基于家庭策略迁移理论,从家庭利益最大化出发,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决策是让青壮年男性外出,这导致农村中留守的家庭成员主要由老人、妇女和儿童构成,而儿子或丈夫或父亲的角色“暂时空缺”。
(二)男性角色缺失表现
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指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出现角色差距,包括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农村以男性为主的中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大规模人口流动,而核心角色的空位严重影响了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状况。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男性角色紧张。外出务工的男性需同时扮演家庭中的角色和工作中的角色,这两种角色在空间上的不同,会导致男性角色在时间和精力上的紧张。例如,作为企业的员工,他对本职工作需尽心尽力完成;而作为老人的儿子,尤其在老人生病需要他陪伴照料时,他的工作弹性无法使其及时回到老人身边尽为人子女的赡养义务。二是男性角色不清。农村人员外出务工主要出于经济因素,而这种因素很可能发展到一种极端,即农村务工人员只认为他在家庭中的角色就是一个提供经济保障的角色,忽视了自身提供情感的角色,不能满足留守人员的情感需求。[5]例如,对留守儿童而言,父亲角色“暂时缺失”的同时,母亲又身兼多职、终日操劳,无暇跟孩子沟通,留守孩子不能及时跟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可能形成亲子之间的隔阂,导致留守孩子“亲情饥渴”,影响孩子良性性格的形成。
四、留守家庭功能缺损现象分析
帕森斯提出的“位置—角色”概念指出,一定的角色必定在社会结构中发挥一定的功能[6],而结构和功能是个完整的概念,结构执行或表现着一种或多种基本功能,功能则说明和影响着结构。那么,在家庭结构中,农村青壮年男性外出,打破了农村传统家庭结构的稳定性,核心角色的缺失必然影响着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使留守家庭在某些功能上发生缺损。
家庭功能缺损表现。本文从家庭层面来分析,中国农村留守家庭男性角色失调后,导致家庭生产功能、抚养功能和赡养功能的缺损状况,来探究留守家庭成员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具体如下:
第一,生产功能缺损。中青年一代是农业劳动生产的主力军, 而他们外出务工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 大量外出人口的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任务由过去的中青年男性转变为妇女和老人甚至兒童,农村中普遍出现了此三类现象:
(1)“男工女耕”现象。受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农村青壮年男性更倾向于外出务工,那么,在体力和素质上仅次其后的中青年女性就成为农业生产的中流砥柱,农村中普遍出现了“男工女耕”的现象。
(2)“男工老耕”现象。中国的乡土社会中,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种地是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而作为农业劳动主力军的中青年农民外出务工后, 迫使大多数本该退出生产的留守老人承担起种植庄稼的任务。
(3)“男工少耕”现象。当大批中青年男性劳动力退出农业生产的时,生产和生活的重担全都落到了家庭留守成员的肩上,包括留守儿童,在农忙季节会揽起“父亲”外出后留下的庄稼种植劳动,力所能及地承担起责任田的耕种收割。
总之,家庭核心角色缺失下,留守成员必须身兼数职,时间和精力的有限,再加上“三留守群体”与男性青壮年存在体力上的差距,使家庭的农业生产规模被迫缩小,农业生产功能发挥“失常”。
第二,养育功能缺损。留守家庭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残破家庭,孩子缺乏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尤其与父亲是长期分离的状态,受经济等因素的限制缺少了日常沟通,亲子之间在感情上容易产生“真空”,给正值人格形成关键时期的留守儿童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单系抚育”问题。在谈到家庭关系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在过去的历史中,人类似乎找到一个相对最有效的抚育方式,即双系抚育”。[7]根据留守家庭的特征,家庭中最重要的劳动力青壮年男性是常年外出务工的,甚至有的留守家庭中,劳动能力强的青壮年夫妻双双常年外出务工,这意味着夫妻一方或双方从家分离出去,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这些家庭都处于“不完整”状态,那么,孩子得到的关爱和教育也是不完整的。而且,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家庭以父亲外出为主,外出时间长[8],孩子将会得不到或很少得到父亲的关爱,形成了以父亲缺失为主的“单系抚育”现象。
(2)“隔代教育”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是以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的单独迁移为主,“举家迁移”困难,造成大量农村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形成了留守老人教育第三代的“隔代教育”现象。
综上,留守家庭的“父亲缺位”导致留守儿童被迫与父亲长期分离,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的教育,而留守老人又因身体状况和自身素质的原因,难以掌握教育孩子的尺度。因此,这种养育功能缺损的现状使农村留守家庭陷入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并存的困境。
第三,赡养功能缺损。费孝通提出中国的代际关系属于“抚养—赡养型”,即甲代抚养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养丙代,丙代赡养乙代,又概括为“反馈模式”。[9]家庭养老受传统民族文化和农村自给自足生产方式的影响,是目前农村地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而大批青壮年离开农村导致留守老人的照料者数量减少,家庭赡养功能缺损。根据留守家庭的特征,笔者认为,赡养功能缺损的研究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三留守家庭”,即留守成员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留守家庭。青壮年子女外出务工,空间的远距离使外务工者无法亲身侍奉老人,而留守在家的妇女也整日忙于各种琐事,无暇为老人提供周全的照料。而留守儿童可能为老人提供心理的慰藉,给予陪伴,但无法照料老人的起居生活,家庭养老质量仍在降低。
(2)“空巢家庭”,即留守成员只有老人的留守家庭。对于子女在家附近就业的“空巢家庭”老人来说,子女会承担一定的日常重体力活,即使患病时也能提供一些必需的照料。而对子女远在外地务工的空巢老人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依靠配偶或自我照料。
(3)“隔代家庭”,即留守成员为老人和孩子的留守家庭。在外打工的子女,很少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在家的老人,与子女间交流甚少,再加上老人每天繁忙的生活,还得操心孙子。这种少了子女的关心和再次经历抚养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老人的心理负担。
总之,随着外出的中青年劳动力增多,留守老人日常生活照料缺位的现象将会日益加重,使农村留守家庭赡养功能缺损。
五、结语
“留守家庭”是我国的特有现象,目前,留守家庭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家庭的主体结构。一直以来,关于留守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留守群体的各种困境分析,有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留守妇女的情感需求问题等,但是将这些留守成员放在家庭这个层面分析的成果则相对较少。基于此,笔者在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大背景下,以男性角色缺失为研究视角,将留守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从新的角度审视留守问题。然而,笔者的研究仅止于留守家庭功能缺损状况分析,而未能提出解决之策。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农村留守家庭功能缺失的问题,找出最佳解决方式。
参考文献:
[1]孙鹃娟.成年子女外出状况及对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J].人口学刊,2010(1):28-33.
[2]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与发展论坛,2004,7(4).
[3]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佟新.全球化下的国际人口迁移[J].中国人口科学,2000(5):53-58.
[5]王萍.男性角色失调下的农村留守家庭功能缺失现象——基于社会角色理论[J].改革与开放,2011(8):128+130.
[6]杨静慧.缺损与补偿:妻子留守型农村家庭功能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5):42-46.
[7]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李松.农村初中生“留守子女”家庭环境状况调查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学绩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9.
[9]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A].费孝通社会学文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86.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