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次次参加体会真不少

2018-11-01许丽萍

上海人大月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社区活动旧城进社区

许丽萍

代表进社区倾听民意,了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并做好代言人,是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我连任十二届至十五届市人大代表,回顾代表联系社区倾听民意的方式和要求已发生许多变化:一是原来代表联系社区未设置固定的联系点,现在每位代表固定联系一个居委会;二是原来对代表每年进社区的次数未提出刚性要求,现在要求代表联系社区每年不少于2次;三是每个街道均设置联络室,方便代表与市民的联系;四是近几年代表联系社区除倾听民意外,还带着主题进社区,如食品安全、老年人权益保障、垃圾分类等相关立法的问卷,让立法走进社区,广泛汇集立法意见建议。这些变化使得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制度更接地气,更注重效果。

具体来说,我的第一个感受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十分有必要,代表联系社区倾听民意,快速反映民意,从小事做起,很有意义。

我在十二届至十四届履职期间,参加代表联系社区活动去的是黄浦区外滩街道永安居委。讲起外滩,人们通常想起“繁华与时尚”,但这个旧式里弄一点也不“繁华与时尚”,这里居住条件差,老年人冬天洗澡困难,部分住户还在拎马桶,居民盼望能够尽快动迁或整体修缮。

于是我对全市旧城改造的情况进行调查,提出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大旧城改造、进一步改善居住质量的建议》。十四届履职期间,我和许多代表参加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加快旧城改造专项监督活动,我们通过活动,将基层群众的呼声经法定途径向市政府有关部门作了传递。

如今,政府推进全市旧城改造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我前两年再进永安居时,虽然未实施动迁,但旧房屋已经进行了全面修缮。水表分装、管线更新了,部分居民安装了简便的卫生设施,居民纷纷点赞。

我十五届履职联系的社区为南京东路街道。这次代表联系社区活动我进贵州西小区看社区“微更新”,感觉里弄的公共空间设计很好,确实给人温馨的感觉,但走进居民家里,仍是居住面积狭小,其困难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所以,我觉得代表联系社区活动任务艰巨,我会长期关注旧城区改造问题并积极建言。

我的第二点感受是:代表带着主题联系社区,带着一份份立法问卷联系社区倾听市民意见的做法非常好,可以汇集民间智慧,让法律条文更接地气,更具可操作性。

记得食品安全立法时,有个白发苍苍的阿姨事先做足功课,她读过上位法与相关法律,针对实际情况从容理性发表意见,让我深感敬佩。有些居委会干部或楼组长,事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汇总的条款干货也颇多。

记得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立法进社区倾听意见时,会场气氛热烈,老年人讲的都是自己的事情,如养老床位的基本保障、如何确保政府财政投入逐步增加、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医疗诊病的便捷性等等,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今年市人大启动生活垃圾处置管理的立法工作,这次的代表联系社区活动,我发现市民发言从不同维度赞同立法的必要性、分析可能遇到的困难、呼吁政府、企业、社会力量整合,每个人的发言充满智慧和使命感。

每次进社区听取市民意见后,我回到家就赶紧细细整理,归类分析,遇到不清楚地方,会再次询问请教各方。代表参与立法审议离不开这些第一手资料,人民群众是“信息源+智慧源”。

从我前三届履职实践看,代表联系社区的主要困惑包括:一是人民群众提出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如旧城改造、看病难等),代表再进社区面对他们,确实压力很大;二是进社区是上班时间,与代表见面交流的大多是老年人,其他群体意见的获取渠道不畅。

因此,我的第三點感受是:代表联系社区活动还需不断探索与创新。我的建议是:一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代表听取民意的渠道将更加便捷,我们除了每年固定几次进社区外,可通过建立微信群、密切市区代表协同等方式,构建倾听民意的“日常机制”;二是代表联系社区、进(商办)楼宇、进企业的“多样化模式,应得到及时推广,以保障获取民意渠道的广泛性:三是代表联系社区时市民反映的诉求,除了代表自行记录并通过合法途径进行代言(如提交议案和代表意见、参加审议发言)外,可否请代表联络室或街道工作人员帮助汇总并转政府部门,对市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紧急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也宜通过合适的形式进行回应。(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集团总工程师)

猜你喜欢

社区活动旧城进社区
秋日忆绍兴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党员进社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嫩江县开展“双进社区”活动,增添城市基层党建新活力
“进社区”光伏终端消费商业模式分析
开展学雷锋进社区志愿服务行动
浅谈如何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
穿针引线,在社区活动中传承民俗文化
国外政党基层组织的社区活动方式
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