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探讨

2018-11-01曹雪

时代金融 2018年17期

曹雪

【摘要】石油企业的发展是国家能源经济发展的试金石,石油企业的利润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的成败。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变革的大趋势下,石油企业更应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积极探索更加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加强技术革新,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石油企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传统的石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所带来的问题和困境,并结合石油企业面临的新环境和新挑战,提出了石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石油企业 经济管理模式 创新

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是保障企业生产活动正常运转,促进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国的石油企业来说,一个好的经济管理模式有助于它在国际油价跌宕起伏、国内外石油企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优势地位,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石油企业必须非常重视经济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经济管理效率,创新技术革命,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下面将结合石油企业经济管理面临的现状,剖析现存的石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弊端,并结合新时代和新挑战提出创新途径。

一、石油企业经济管理面临的现状

(一)世界石油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全球化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流,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国门,充分参与国际竞争,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特别是中国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石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现有的石油生产与储备已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中国能源市场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度不断加大。但由于中国石油企业并没有掌握全球石油能源定价权,且全球石油巨头都已采取不同形式强力进军中国市场,中国石油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本土石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新挑战。

(二)新能源和环境保护带来的能源革命

从能源发展的角度来说,过去的一个世纪是石油的时代。石油占到了全球30%一次能源的使用份额。石油也为国家和企业带来巨额财富,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在2017年的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位列前十名的有四家都是石油企业。但是随着石油资源日趋稀缺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国家对新能源的需求量也日趋增加,一场能源革命已经悄悄来临。石油已经渐渐失去了能源结构中的垄断地位,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得平衡,站稳脚跟,也成为石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石油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石油企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产量逐步攀升,技术不断创新,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战略储备。国家对于石油企业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视,充分给予资金和人才的支持,石油企业经济发展飞速,但是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国有企业管理方式比较陈旧,市场竞争力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多次政策调整,逐步完善了石油与天然气市场的流通与贸易机制。经过相关国家部委与国有企业的多次改革与并组,形成了目前以国营为主、民营为辅的国内石油行业主要格局。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石油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机构设置尾大不掉,管理方式陈旧,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企业的经济管理者和基层人员之间的沟通不顺畅,导致经济管理不到位。这和国际上先进的石油公司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的石油企业要想充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取得成效必须改革自己的管理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石油企业发展弹性小

石油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这个特殊地位导致了石油企业的发展弹性较小,仅仅靠市场调节无法达到资源充分优化配置的目的。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但由于中国的石油市场以国有经营方式为主,政府对于企业的干预程度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石油企业充分融入市场竞争,造成了中国的国有石油企业与国外石油企业在管理方式上有一定差距。

(三)人才管理机制相对落后,无法充分调动积极性

石油企业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机制,无法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热情。比如,很多石油企业的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实际和员工的工资以及奖金挂钩,对员工没有过多的约束力,一定程度上也丧失了考核的真正意义。另外,国有石油企业的工资制度一般比较固定,没有和员工创造的经济价值相匹配,有时会造成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石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

(一)创新经济管理理念

我国的石油企业长期处于供方市场,这一定程度上养成了石油企业管理者墨守成规的思维习惯,缺乏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石油企业必须要创新自己的经济管理理念,才能应对国际油价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首先要树立效益第一的管理原则,确保一切生产和科研活动都围绕着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的目标进行,坚决杜绝一切浪费资源和过度投入成本的行为,加强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充分重视技术创新,增强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提高基层员工的经济管理参与度。让基层员工了解企业的经济管理文化,加强经济管理知识宣传,促进管理者和基层员工之间的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基层员工的企业认同感,主动提出改善企业管理的措施,有利于提升员工投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证企业有序运转的法宝之一。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树立企业的形象,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石油企业应结合目前的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积极探索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首先,应该建立监督机制,树立全员监督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监督,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漏洞,并保证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与时俱进,提高企业竞争力。其次,政府有时对石油企业的具体权责分配不明,导致石油企业的组织模式比较陈旧,组织机构冗杂。石油企业应该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精简。建议规划好企业的发展方向并确定企业的组织机构职能,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将责任落实到人。有效的组织机构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三)加强人才制度建设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一支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新一轮能源变革已经开始,石油企业急需探索如何利用新能源去创造经济价值,对人才的渴求也就显得非常迫切。好的人才是稀缺资源,如何培养并留住人才是石油企业应该思考的重点问题。首先应该从招聘制度上入手,注意“任人为贤”,广泛招揽精英人才,杜绝“任人唯亲”和裙带关系等不正之风;其次对现有员工应加强职业技能和管理知识培训,并提升全体员工的经济管理意识;再次应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设置多维度,多指标,不同权重的绩效考核体系。针对各岗位的工作特点,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特别是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应给予物质或者精神奖励,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避免人才流失现象。

(四)通过预算加强企业经济监督

企业合规运营的开端就是预算。一个有效的预算管理系统有助于树立企业权威,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首先,要建立一个执行力强的预算领导小组,其中包含企业的领导层和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制定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并指导企业的预算行为;其次要提高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监督企业的经营预算行为;最后是要确定有效的预算考核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来督促企业经济发展规范运行。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因此,石油企业须积极探索创新的经济管理模式,从战略高度谋划未来,在即将到来的能源革命中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高娟.淺析新时期石油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16,(04):39-40.

[2]孙志华.石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有效途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7,(10):66.

[3]张坡.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