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城市与腹地协调发展的产业关系分析

2018-11-01刘淑珊

时代金融 2018年17期

【摘要】结合整个世界港口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腹地经济以及港口经济之间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经济系统。围绕港口经济进行研究是现代学者都非常热衷的一个课题,不过对腹地经济以及港口经济进行统一起来研究的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少,而且这些少量的研究也多基于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研究经济港口经济以及腹地经济之间的联系。港腹经济产业的载体是港口经济以及腹地经济,两者协调发展是海鲜港腹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港腹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实现港口经济以及腹地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临港产业 腹地产业 协调互动

一、港口城市与腹地产业

从产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港口经济是依托于海港的天然地理条件而形成的产业系统,主要包括纯粹依靠港口区位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或者与腹地相连的混合式产业集群。

(一)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分类现代临港产业结构

目前较为普遍的分类是依据临港产业与港口的紧密联系程度进行划分。依照临港产业发展与港口之间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港口共生产业、港口依附性产业和港口关联性产业。考虑到本文写作的初衷是为了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照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模式来探索协调好海港以及腹地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依照海港产业以及腹地产业经济的集中机制把临港物流产业、临港生产工业与临港服务业。

(二)腹地产业以及临港产业经济之间的联系

主要可以分为产业的扩散机制以及联动机制。因为地理位置的变化因素的影响,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临港产业、临港制造业开始逐渐的向腹地转移开来。依靠腹地雄厚的经济实力港口经济能够快速的获得发展以及转型,除此之外产业集群的转移可能会使得腹地的经济更快转型,由此来全面提升腹地经济的发展。产业联动指的是依靠产业之间的联系,借助于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来实现多种产业之间的集体协作,最终迎来共赢局面。

二、港口产业与腹地产业实现协调发展的关系分析

(一)港口物流业与腹地产业关系

货物吞吐量是港口物流行业发展水平以及规模的重要标志,吞吐量能够集中反映出这个港口的兴衰程度。借助于对港口吞吐量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协作关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港口堆放货物或者集装箱的能占到所有港口吞吐量的占比。

1.协同状况分析。我国港口2006年至2016年的吞吐量数据表,结合表格所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最近十年以来港口货物的吞吐量、集装箱量以及货物堆放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图1是沿海港口2006到2015年间货物堆放量占港口吞吐量的占比,結合图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存放量以及货物堆放量也是呈连年增加的趋势,相较而言,原油跟煤炭的储量则呈连年下降的趋势,这证明我国的海港作业以及腹地作业之间的联系正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存在的问题。

(1)我国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中,煤炭占比很高,基本都保持在90%左右,说明我国主要沿海港口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用做煤炭输出,以大批量货物占比居多。

(2)在我国沿海城市一直以来集装箱存放量以及杂物量占港口总吞吐量的比例一直比较低,均保持在10%左右,杂货与集装箱量的比例虽然一直在上升,不过相较而言仍然不算高,这集中反映出港口物流行业对于腹地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是很强。

(3)尽管近十年以来我国港口地区的产业发展已经十分迅速,不过与外国许多大型的港口相比,整个规模仍然比较小,这样充分表明腹地对港口产业发展的贡献并不是很强,腹地经济并没有实现对港口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腹地产业以及沿海产业之间的实质联系还比较弱,两者之间尚未构成直接的写作关系,不过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

(二)临港产业以及腹地产业之间的关系

在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时期,港口运输业对于内地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明显。并且两种区域产业之间互相竞争,由此拓展了整个区域的规模,增加了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总量。港口物流业是临港工业的集聚所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临港工业的壮大与发展,同时还会给港口物流产业提供工业原材料、产品等现实的运输货物需求。林刚优势还能促进临港物流整体上向更加精细化以及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对完善港口城市与腹地产业协调发展布局的建议

(一)重视临港工业集群,对临港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结合上述的研究与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临港的经济发展已经步入的转型期,港口发展模式由最初的物流业驱动带动转向产业集群发展作为驱动力。因此,我国临港产业的发展已经开始慢慢转向临港工业的发展。对于绝大多数的港口来说,其并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其成为真正的物流中心,因此转型成为工业中心是临港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对于我国临港整体经济发展而言,临港工业会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在一个更加长的时间段内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协调港口经济平衡发展,促进港口合理分工

我国港口与港口之间在产业方面必然存在诸多方面的竞争关系,不过整体上我国港口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以进出口或者外贸为主。港口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货物吞吐量以及产能之间的竞争,每个港口都选择吞吐量作为其发展的一大指标就可以说明问题。想要实现港口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寻找全新的驱动力,由此来实现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总体来说,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协调发展是港口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港口与港口城市之间在经济方面的互动能够使得港口经济发展逐渐蔓延到内地,由此实现带动港口本身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内地以及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港口经济全面发展大环境下,实现港口以及腹地经济的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范厚明,马梦知,温文华,屈莉莉.港城协同度与城市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09):96-105.

[2]胡瑞山,沈山.港城一体化战略研究进展[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12):206-207.

作者简介:刘淑珊(1992-),女,汉族,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区域经济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