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素质培养模型的构建
2018-11-01聂亚平
聂亚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进入新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已进入新时期,正在面临新的挑战。而供给人才综合素质作为企业人才引进的重要指标,在高校传统学科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人才培养环境中,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素质培养应依托互联网平台,以“1+N模式”为中心构建新型高校素质培养体系,紧紧围绕N个学会社团、N位专业导师、N所联盟高校、N家百强企业搭建新型素质培养载体,深化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力,加强供给侧人才质量改革,通过提高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基点,提升毕业生整体质量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新就业形势中就业难等突出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人数的与日俱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据统计,2017年全国共有795万高校毕业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经由10年前的精英就业形势转变为大众化、常态化就业,但事实上企业的数量以及各企业提供的的岗位数量也与日俱增。毕业生人数的激增改变了企业引进人才的标准,各类企业从原来的单一的区域性选择逐渐发展为复杂的高学历、高素质区域性复合型人才引进平衡机制。此外,各地相继出台最新的人才引进政策对原本就复杂的就业环境再添新难,学历偏低、素质较弱的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方面竞争优势逐渐弱化。
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企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关系,笔者发现,当前就业难表象背后的原因其实是企业创造利益价值的标准待遇与人才供给自我价值的认知和定位存在较大偏差,导致就业市场出现“有人无岗位”“有岗位无人”的两种就业现象并存的复杂现状。在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的不断增大、往届待就业群体微弱缩小的情况下,只有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有针对性培养高素质人才,才能使年年更难就业季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
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青年作为国家发展强盛的根基,青年大学生在高校的素质培养教育关乎企业的发展壮大、社会的稳定安康以及国家的兴衰昌盛。在复杂多变的就业新形势下,只有牢牢抓稳学生专业教育,强化素质教育,不断改革创新教育培养体系,针对性发展素质教育事业,才能为社会输送技能扎实、素质过硬的优秀杰出人才。
一、注重校内锻炼积累,与学会社团搭建实战模拟平台
调查研究表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对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它对学生开阔视野、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校园内,学会社团作为学生学习锻炼的第二课堂,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成长的空间,社团活动已然成为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完善个性和人格,提升自我修养和内涵,社团是大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在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高校利用社团这一平台来培养大学生科学系统的职业规划及综合能力,从而使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角逐中获得理想职位。学会社团是由一批志同道合、拥有共同理想信念的青年组建而成的,在这里他们用激情和梦想创造奇迹,在这里他们用智慧知识谱写华章。通过社团的历练,学生可以不断自我总结和反思,提升综合能力,进而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完善,也可以提前为就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做有针对性的锻炼发展。通过建立1+N的学习模式,高校可以实现汲取百家之长,熔炼一人之强的人才素质培养目标。
二、强化校外拓展提升,与高校联盟达成共建合作关系
现如今,高等教育因高等院校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和人才培养模型的不同而呈现百花齐放、争相竞艳的局势。但在高校各自发展的过程中,校内文化出现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情况,为了能取长补短,促进交流大融合,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建立校际交流的模式,通过签署校际交流合作协议,签订双方选派相应的学生去对方高校学习交流。在国内,采用现行交流模式的高校还比较少,在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就业背景下,校际合作交流模式可以在高校区域内先进行开展,搭建一个N所高校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交流模式的建立优化了专业学识结构,促进了文化交融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完善企业检验体系,与企业建立体验式教学合作实习基地
企业通过生产和经营活动,在竞争中创造和实现社会财富,它是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的积极采用者和制造者,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也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员工作为企业创造财富价值的主体基础,在企业运转盈利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企业中的每个岗位对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各不相同,只有硬件要求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企业利益才能实现最大化。
根据目前高校学生培养的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高低情况,高校就业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高校就业教育的初级目标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机会,尽可能实现全部学生毕业能够有饭可吃、有活可干,毕业生可以顺利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角色,避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这类称为保障性就业目标;高校就业教育的中级目标是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到真实薪资待遇和个人期望值相匹配的职业,能够基本满足毕业生的生理需求,这类称为乐观型就业目标;高校就业的高級目标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学生对工作岗位有极高的热情和兴致,在工作岗位上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抱负。这类称为理想型就业目标。为了能够使在校大学生提早发现自身兴趣所在、志向所往,高校应当重视教学实践,尝试在百强企业设立实习基地,签订相关合作战略,让学生提前择业,认知各工作岗位对能力技能要求的侧重,在边学边实践过程中,寻找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方向。同时,高校要全面完善建立一位学生、N家企业的战略合作模式,搭建职业能力培养载体和平台。
(浙江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