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透析病人的护理
2018-11-01李涤清罗珍卢陈达红徐萍芬
李涤清 罗珍卢 陈达红 徐萍芬
(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血液透析是要靠稳定的血管通路来维持的,血液透析是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1],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是大部分患者都会选择的一种方式,因为他不会受到年龄、病情及患者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2]。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具有使用方便、易保留、且保留时间长等优点,但缺点为导管相关感染率高,出现相对性的并发症,这就严重影响了采用深静脉置管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意在讨论采用不同的护理对患者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研究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9月至2017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长期深静脉置管透析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实验组32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47±5.47)岁(36.78±6.67)岁,患者的性别为每组男性16例,女性1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小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实验方法
1.2.1 两组的置管方法 均为右颈内静脉置管(导管为长期带卡夫双腔留置导管)置管在局麻下进行,步骤: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右颈内静脉插入,皮下导管部分长15里面左右。保护套距导管皮肤出口3厘米左右。
1.2.2 实验组的护理方式为(1)导管相关感染护理。患者进行透析前用碘伏由内向外消毒并仔细清除导管口周围的渗血、渗液及血痂,操作反复3次,之后用无菌敷料固定。若出现出口感染,除了常规的无菌操作外,每日要进行消毒换药,清除出口处的脓液、渗血,保持皮肤的清洁,口服抗生素,出现隧道感染时要加强换药频率,采用局部涂抹百多邦软膏,滴注抗生素,并发症严重者要进行拔管[3]。若发生导管相关性菌血症,要更改其他通路透析(2)导管堵塞的护理。出现导管堵塞时要用5ml注射器抽取封管液,然后注入新的封管液,疏通堵塞[4]。堵塞原因经检查若为导管漂移贴壁或血栓形成,可轻轻转动导管以调整导管位置后继续使用,确定为导管血栓形成的,行溶栓处理。方法:尿激酶6万U/ml混合生理盐水稀释为5 ml,从堵塞导管的腔内缓慢推注。留置25分钟后用注射器抽吸,当出现回抽血流通。则溶栓成功,若不成功可重复以上操作直至通畅。(3)导管脱落的护理。导管脱出的原因主要为患者无皮下脂肪,导管内卡夫滑出隧道,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是预防的最佳手段,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调节。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明显大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对比表月)
实验组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发生率较常规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
3 讨论
随着疾病的日益多发且个体存在多种疾病的情况的出现,越来越多患有其他疾病(糖尿病、血管硬化)的患者出现,导致无法对其进行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手术[5](该类病人由于自身血管条件与心脏功能相对较差,无法进行手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须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而深静脉置管作为一种稳定的血管通路便成为了理想的选择,但深静脉置管的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脱落等并发症会严重影响使用深静脉置管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实验发现当患者营养状态差时更容易发生感染,所以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要进行增加营养,合理补充及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的食物或药物。另外在一些护理细节上要进行注意,如贴类使用一次性合成敷料是减少导管感染的一种方法。导管堵塞也是深静脉置管的另一并发症,一般该并发症的诱导因素为透析不充分,置管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炎症因子生成导致血小板聚集而在导管顶端形成血栓堵住了导管口造成的;导管脱落在深静脉置管中并不多见,但应该重视该问题。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明显大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发生率较常规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有效的优质护理在深静脉置管术护理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在进行深静脉置管术护理工作时要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