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8-11-01马小燕
马小燕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6)
慢性支气管炎是(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1]。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老年人普遍出现肺功能下降,气道极易被痰液堵塞,从而导致患者病程被延长,且病情迁延不愈,会逐渐发展成为阻塞性肺气肿,严重时会引起肺动脉高压及肺源性心脏病[2]。本文选取7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45~76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胸闷、气喘、乏力等,反复发作。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带给患者思想、经济上的负担较重,患者常会产生焦虑、抑郁、沮丧的心理。要换位思考,体贴患者的心态,时常开导患者,让其鼓起治疗的勇气,积极配合。向患者宣教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展、治疗过程、并发症、注意事项、日常习惯等知识,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环境、远离感染源、增强体质等方面,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1.2.2 呼吸道护理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呼吸道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要避免呼吸道的阻塞,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痰多粘稠者,鼓励其多饮水,稀释痰液。教导患者排痰技巧,采取合理的体位,深呼吸,屏气后用力咳嗽,可拍背协助患者咳痰。必要时可雾化吸入或给予机械排痰。
1.2.3 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低脂饮食为宜,清淡为主。可多进食蔬菜和水果。戒烟酒,戒辛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可多饮茶,茶碱可以兴奋交感神经,扩张支气管,减轻哮喘咳嗽症状。
1.2.4 用药护理 急性发作时抗菌药物治疗可选用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大环类酯类(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β内酰胺类口服(如头孢克洛、头孢克肟等),病情严重时静脉给药。镇咳祛痰药可选用肺力咳、氨溴索口服液,氨溴索为粘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粘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粘度,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有气喘者可加用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慢性支气管炎有可逆性阻塞者应常规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如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等雾化吸入治疗。
1.3 观察指标(1)疗效评判:疗效分为三级,症状、实验室检测正常,痰菌培养转阴,胸片炎性病变基本上吸收为显效;症状和体征都有所减轻,胸片炎性病变只有部分吸收为有效;用药1~2周后病情仍然无改善或者有所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2)患者满意度测评表。分为三项: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71%,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 ]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5.71%,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疾病发病隐匿,患者咳黏液泡沫状、白色痰,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长时间处于咳痰、咳嗽的状态,在春冬季节,病情比较严重[4]。在对慢性支气管患者进行护理时,需创造良好、无粉尘污染的环境,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掌握患者实时的心理变化,接触患者的思想顾虑,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教导患者正确的排痰方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加强营养,多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戒烟酒。急性发作时可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辅以镇咳祛痰药或平喘药,改善症状。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治疗的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