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采对掘工作面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2018-11-01白志强
白志强
(山西潞安集团潞宁孟家窑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6700)
与一般“双巷布置”、“三巷布置”工作面相比,对采对掘时工作面接替更快,生产效率能得到有效提高。而对采对掘产生的工作面超前应力集中及侧向应力集中,造成矿压显现十分明显。
山西潞安孟家窑矿受生产衔接影响,1306材料巷掘进过程中与现采1304工作面间存在对采对掘现象,交锋地段顶板受1304工作面侧向应力集中影响,1306材料巷顶板破碎下沉,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影响,有必要通过地质资料调查、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对采对掘中1306材料巷围岩破坏规律。
1 工程地质条件
1304工作面埋深约400 m,工作面主采2号煤,2号煤层厚度约为3 m,煤层倾角平均为6.5°,属于近水平煤层,煤层偶尔见夹矸,但厚底较小,煤层构造简单,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中砂岩等,厚度约为12 m,煤层底板主要为细砂岩,厚度约为6 m,1304工作面与1306工作面之间留设10 m区段煤柱,工作面布置如图1。
图1 对采对掘工作面布置图
2 数值模拟分析
2.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为研究对采对掘相遇时1306材料巷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运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模型尺寸长×宽×高=80×40×20m,共划分为28800个单元,模型的底部和四周定义为位移边界,分别限制模型左、右两面的x方向位移,前、后两面的y方向位移;底部限制x、y、z方向的位移;顶部为应力边界。模型煤层埋深400m,从下往上依次是6m细砂岩、3m煤、2m砂质泥岩、4m细砂岩、6m中砂岩;平均容重取26kN/m3,模型顶部施加约10MPa的均布垂直应力。建立的数值模拟模型如图2所示。数值模拟中岩层力学参数见表1。
图2 数值模拟模型图
表1 各岩层物理力学参数
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1)采掘过程中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云图
从图3中可以看出采掘相距20 m时,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为20 MPa,侧向支承应力峰值为10 MPa左右,围岩应力集中不明显,巷道围岩的应力比较低,这个阶段掘进不会出现冒顶、底鼓等矿压现象;采掘相遇时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为36 MPa,侧向支承应力峰值为19 MPa左右,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集中显著,侧向支承应力集中开始影响1306材料巷的掘进;采掘相错20 m时,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为41 MPa,侧向支承应力峰值为45 MPa,当采掘相错时,侧向支承应力集中要大于超前支承应力集中,相差约4 MPa左右,此时的1306材料巷受压明显,掘进困难,会出现一系列动压现象,如锚杆断裂或滑露、顶板冒顶、巷壁片帮,底板鼓出等。
图3 采掘过程中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云图
(2)对采对掘工作面侧向支承应力分布规律
在工作面后方y=50 m的煤柱上布置监测线,观测随着采掘的进行,工作面靠区段煤柱侧的侧向支承应力值及其分布规律。如图4。
图4 采掘过程中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云图
从图4中可以看出采掘相距20 m时,工作面侧向支承应力较低,应力峰值为16 MPa。出现在距离工作面1 m的位置,随后开始降低趋于15 MPa达到稳定。采掘相遇时,工作面侧向支承应力集中达到20 MPa,应力峰值位置出现在距离工作面3 m的位置。随后应力开始降低趋于16 MPa达到稳定。采掘相错20 m时,侧向支承应力集中增大到47 MPa,峰值出现在距离工作面3.5 m的位置,随后应力开始降低趋于17 MPa达到稳定。工作面侧向支承应力峰值位置位于距离工作面3.5 m,现场留设10 m的区段煤柱比较合理。
3 结论
(1)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可知:采掘相距20 m时,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为20 MPa,侧向支承应力峰值为10 MPa;采掘相遇时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为36 MPa,侧向支承应力峰值为19 MPa;采掘相错20 m时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为41 MPa,侧向支承应力峰值为45 MPa,工作面侧向支承应力集中峰值大于超前支承应力峰值,此时,侧向支承应力对围岩的破坏起主导作用。因此,对对采对掘工作面中,采掘相遇之前,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应力峰值大于侧向支承应力,采掘相错以后,侧向支承应力要大于超前支承应力。
(2)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可知:工作面侧向支承应力峰值最大为45 MPa,峰值距工作面最远3.5 m,距巷道最小距离6.5 m;现场对采对掘工作面留设10m区段煤柱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