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藏:要去粗留精 以藏养藏

2018-11-01

老年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粗品收藏家藏家

收藏就要以藏养藏,享受去粗、压精、留珍,享受眼力不断毒辣、藏品不断精稀的高境界。

《胞波友谊图》程十发

人们普遍要求藏家的藏品上规模,好像大而全、多而广才能算得上是有实力的收藏家。但他们往往忽视万假不如一真、百粗不如一精、十精不如一珍的收藏至尊精髓。作为一个在实战基础上不断成熟的收藏家,过去难免会收藏大量粗品或路份不好的藏品,甚至会藏有重复的行货和精品。如果只进不出,首先没有地方陈列,再就是粗精混杂,影响整体的收藏水平。如果把精品而外的开门藏品让出去给新入行的藏家磨练学习,第一是能腾出资金,第二是资源共享,可谓两全其美之举。但绝大多数收藏家,即便有此精简的想法,可总是难以真正实施,总怕被别人冠以穷到要卖藏品的“恶名”。我们从很多资深藏家手中,总会看到大量的普品和粗品,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无论普品、粗品或是重复精品,这些资源毕竟有限,如果鉴赏水平提高了却依然留住不放就没必要了。

一个真正有作为的收藏家,主要靠有价值的文物和精品、珍品来体现,而非规模和藏品的数量。所以,去粗、压精和留珍是必须的,否则如何积聚资金收藏新的精品和珍品?精简是必须的,尤其对于工薪阶层的藏家和职业藏家,是一道必过的门槛。

有人认为收藏要以藏来研究,享受藏品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大多数收藏家,最开始被收藏品所吸引的也正是藏品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实,收藏的最终意义也应该体现在藏品的品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真、精、稀的藏品)上。当然,也有很多收藏家主要看重藏品的市场投资价值,且有人为此付出沉痛代价。最可悲的是,一些“收藏家”和一些并无道行的“文物研究专家”,总拿赝品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此来著书立说,实乃因缺乏真正的鉴赏经验而误导他人之为。

以藏促学、以学养藏的学术道路,古今亦有。藏家总结实战历练而成的经验教训和鉴藏知识,总比那些闭门造车、毫无实战经验的“研究学者”和“专家”要好。如果理论来自于实践,方能应用到实战领域,但是如若理论来自于凭空想象,则会害人害己。具备实战经验的藏家可通过出版著作、写专栏文章、办讲座、教授学生、鉴定和顾问等方式来正当的获取经费,也可以通过独立研究某些重要领域的学术项目来获得企业家、社会基金和收藏机构的支持,以此来收集大量具有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的标本。这种方式,虽然不是直接形式的收藏,但对整个收藏的成熟发展和学术研究有着积极意义。要知道,一个真正务实的藏家,其成就不仅仅只是收藏的藏品,更重要的是他对学术的贡献。

猜你喜欢

粗品收藏家藏家
一种去除那格列奈粗品中L-异构体的新方法
凝结芽孢杆菌BC99代谢产物抑菌效果研究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收藏家星星狐
小小收藏家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EXP-3174的一种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