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个轶事

2018-11-01

老年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书画界祝寿翰墨

吴昌硕有一位弟子叫李苦李,在南通经营着一家兼售书画的书店——翰墨林,于当地颇为有名。王个对他很是仰慕,于是便经常到翰墨林去。去的次数多了,李苦李自然注意到了这位身穿长衫、举止儒雅的年轻人。两人一交谈,发现彼此都喜欢书画篆刻,便成了朋友。王个携习作至翰墨林拜谒李苦李,得到李先生的热情接待。李苦李看了王个的印稿,亦是颇加赞许与鼓励。自此,他于课余之暇,便频频去李苦李处请益,艺术上进步很快。

《群仙祝寿》王个

1923年夏天是吴昌硕先生八十寿诞,上海书画界为其祝寿,寿堂就设在离缶老寓所不远的华商别墅。这一天,寿堂里挂满了上海以及各地书画界向缶老祝寿的诗文书画。王个随李苦李和诸宗元也来到华商别墅祝寿,他送上了一幅画和一幅自作诗书法。祝寿时,李苦李和诸宗元把王个引见给缶老。王个就缶老对他印稿的详加审批表示感谢。但那天祝寿的人太多了,缶老忙于应酬,只是叮嘱其要金石书画并重,尤其要在金石方面多下功夫,只寒暄了两句就走开了。这次见面,使王个产生了投入吴昌硕门下学艺的想法。

1924年,吴昌硕打算给长孙吴长邺物色一位家庭教师。吴昌硕的弟子刘玉庵向缶老推荐了王个。吴昌硕想起王个学艺的勤奋和初次见面时弹奏古琴的场景,觉得他可担此重任,于是正式提出了邀请。吴昌硕让人在底楼腾出一间西厢房作卧室,王个便以“西席”的身份住进了位于上海北山西路吉庆里923号的吴昌硕寓所。这对王个而言可谓是好事,从此可以和缶老朝夕相处,面聆教诲了。住进吴宅的当天,王个就制订出吴长邺的课程辅导计划让老师过目。缶老让人带着王个到成衣店买了两套里外三新的行头,又让人在家里的客堂铺上红地毯,在长条案上点上红烛,居中摆了一把红木太师椅。王个原以为那是吴昌硕坐的,孰料待他穿戴一新来到客堂后,吴昌硕首先上香,然后请王个坐上红木太师椅。原来,这是吴昌硕为长孙吴长邺举行聘请家庭教师的拜师仪式。在缶老的儿子吴东迈的带领下,吴长邺手持门生帖子,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首大礼。最后,吴昌硕递过一把木制戒尺对王个说:“顽孙若有不可教处,可用此尺戒之。”时年王个28岁。

转眼间一个甲子过去了,当年手执帖子拜师的吴长邺转眼也成了老人。1985年元宵佳节,已成沪上著名画家的吴长邺专程去拜望老师王个。请安施礼毕,吴长邺笑吟吟地递上一个长方形锦盒。王个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的居然是60年前拜师仪式上的那把戒尺。王个手持戒尺轻轻拍打,口中喃喃自语。须臾,他提起笔来,在戒尺上题诗一首:“缶师授戒尺,此情永不息。旷隔六十年,爱孙留厚泽。”

《春暖花开》 王个

猜你喜欢

书画界祝寿翰墨
一封短而美的信
群仙祝寿图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展
“战疫”必胜
翰墨飘香的砚台
外婆的祝寿野餐会
翰墨飘香的“溯盐”魅力
翰墨高吟
在翰墨飘香中拥抱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