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萧秋风惊玉兔 淡淡菊花惹秋霜
——徐霖《菊石野兔图》赏析

2018-11-01

老年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沈周野兔水墨

徐霖,字子仁,号九峰道人。明武宗朱厚照喜其美髯,手剪为拂子,因此自号髯翁,人称髯仙。其先辈为吴(今江苏苏州)人,徙居金陵,是南京一带有名的文人。徐霖家资富有,性格豪爽,工书法,兼善绘画。

徐霖与明武宗关系甚密。正德十四年(1520年)一月,武宗南巡至南京,曾先后两次亲临其家,在他的快园中垂钓相乐。因钓得一条金鱼,宦官出高价争相购买,武宗大笑,因而失足落水,其园中宸幸堂、浴龙池即因此得名,以纪其事。徐霖常伴武宗左右,“进词曲之技”,又被“召见行宫,试除夕诗百韵及应制词曲,皆立就,雅俗杂陈,语多谲谏,上屡称善”。皇帝对他非常赏识,“赐飞鱼服,扈从还京”。飞鱼服一般只赐给近臣,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徐霖与武宗的关系。正德十五年 (1521年)徐霖随驾还京,在宫中约一年,至正德十六年武宗殁,徐霖才回到南京。

关于徐霖的生卒年史无准确记载,他的书画作品或题年款,也均未涉及年龄。目前有享年77和79两说。徐霖在宫中虽然一直得到武宗的宠幸,但其志向并不在高官厚禄。他专心诗词,学识渊博,文采超众,曾参与修撰《南京志》,并著有《丽藻堂文集》《快园诗文集》《远游记》《皖游录》《古杭清游稿》《续画史会要》等。

他在书画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明周晖在《金陵琐事》中从诗话、曲品、字品、画品等方面,对他的诗文书画各项成就进行了记载和品评。如对“字品”是这样记载的: “徐子仁,九岁作大书,操笔成体,正书出入欧颜,大书初法朱晦翁,几乱其真,后喜赵松雪,笔力遒劲,布构端饬,成一家书。”从其目前在国内的传世作品看(仅根据已出版的全国书画鉴定组编《中国古代书画目录》),徐霖的作品大部分是书法,共十余件。这些书法作品的确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所谓“篆登神品,余若真行皆入精妙”。

徐霖在诗、词、文、曲、书法等方面的成就都远远超过绘画, 虽不以绘画著称于世,但他的绘画亦有相当功力。诚如《画史会要》所评:“虽不以丹青名,所画松竹、花草、蕉石皆精雅可爱。”《菊石野兔图》就是一件典型的代表作品。

《菊石野兔图》采用全景布局,整幅画构图完整、集中;笔法有粗有细,工笔稍带写意。这种工中带写的画风反映了明代花鸟画的发展趋势。明代是水墨写意花鸟画成长发展的时期,其形成以沈周、文征明、唐寅等人的作品为重要发展标志。他们用水墨技法描绘花鸟虫鱼,草草点画,情意已足,到了徐渭、陈淳等人则更加纯熟。徐霖处在这样一个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时期,他的作品必然受到时代风格的影响,况且徐霖与沈周、文征明等交往甚密,少时即从沈周游历江南名山胜水。吴伟曾作有《沈徐二高士行乐图》。明弘治三年(1490年),徐霖又携都穆等八人访沈周,吴俊卿因此作《八士图》,并有沈周题文。徐霖与沈周等人的交往也必然会对他的绘画产生影响。他的绘画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不为古法所囿,又融合时代特点创作而成。在这幅《菊石野兔图》中,兔的画法与北宋崔白《禽兔图》(原名《双喜图》)中兔的画法非常相似。其笔法工细,未用墨线勾画轮廓,只以细笔汕毛,皮毛的质感非常逼真;兔的两耳竖起,回首顾盼,神情机警,栩栩如生;兔身后一块玲珑剔透的湖石,画法仿宋、元人笔意,皴擦繁复,墨色浓重;石后数丛竹菊,竹用双勾法,虽无长竿劲节,却萧萧有苍劲之意;菊花用墨笔勾画,墨色涂染,淡墨点出菊叶,浓墨勾画叶茎。竹菊虽被湖石遮挡,但仍显露出葱郁挺拔之姿。

《菊石野兔图》明.徐霖 绢本设色 159.5cm×53.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徐霖的绘画作品传世较少,目前仅见有三件,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菊石野兔图》《花卉泉石图》,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初日蟠桃图》。徐霖的绘画作品有相当的艺术水平,在《菊石野兔图》中,无论是画兔、石、竹、菊,笔墨均自然流畅,运笔柔细而不呆板,劲健而不生硬。如果说这幅《菊石野兔图》的风格是工中带写的话,那么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另一幅《花卉泉石图》则更趋水墨写意,笔墨愈加潇洒放纵。从这些传世作品中可以看出徐霖的绘画功力和独特风格,而他在诗词、书法以及文学方面的高深造诣,则更加深了其对绘画的理解力与表现力。

猜你喜欢

沈周野兔水墨
野兔“教练”
疯狂野兔,看招
小野兔的大耳朵
沈周&唐寅:佛系老师与跳脱徒弟
沈周油画作品
水墨
两只小野兔
富春山居图
沈周的气度
泼尽水墨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