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场询问会有点“不一样”
——从“三点新变化”看海阳市人大常委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题询问

2018-11-01毛志勇于文彬于国辉

山东人大工作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人大常委会信用部门

□毛志勇 于文彬 于国辉 王 兵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题询问会议

6月29日,一场特殊的“考试”在海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室进行。“考官”是由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和专委会组成人员组成的“考官团”,“考生”是来自市法院及市国税、人民银行、教体、人社、住建、环保、安监局等8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这场特殊的“考试”是一场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题询问。之所以说“特殊”,除了因为参加应询人员规格高(全部为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以及有着3台拍摄机位的强大转播阵容外,更是因为本次专题询问呈现的三点新变化让人眼前一亮。

变化一:专题询问由“试水”步入“常态”

专题询问作为加强和完善人大监督工作方式的一项创新举措,由于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显著,近年来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得到广泛推行。自2015年以来,海阳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组织对群众高度关注、反应强烈的居民医保、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专题询问,取得了较好的监督实效,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市镇村门诊费用实现联网报销、两大调水工程顺利实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顺利创建等事关海阳发展的大事要事,无不跟人大专题询问的强力监督和市政府的锐意进取息息相关。这几次专题询问,为城市解决了难题,为发展增添了后劲,为群众带来了实惠,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连续两年被评为“海阳发展十件大事”。

海阳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对询问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从“明察”到“暗访”,从单纯文字报道到电视台黄金时段录播询问会议实况,以及从无到有的满意度测评……在实践中,海阳市人大常委会摸索出了一系列增强监督刚性的做法,积累了一系列日趋成熟的经验,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专题询问这一监督方式的运用已经由试水步入了常态。在开展专题询问的第四个年头,海阳市人大常委会继续组织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专题询问,愈加体现和印证了常态化开展专题询问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变化二:工作重心由“会中”转向“会前”

实践证明,询问会议成功与否,关键看会前准备充不充分。本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题询问,海阳市人大常委会事先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选题上。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为烟台市唯一省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海阳相关工作也被给予高度关注,8月份代表烟台参加省级评估验收。市人大常委会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社会各界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非常关注,尤其对电信网络诈骗、企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和污染环境等失信行为反映强烈,企盼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因此,海阳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专题询问,旨在通过专题询问这一刚性监督方式,进一步督促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早建成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齐备的社会信用体系,用信用“软实力”铸就发展“硬支撑”。

二是体现在问题征集上。为了使询问问题更有深度、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征集意见建议共分三个层面进行:层面一,通过电视台、《今日海阳》报、海阳之窗网站播(刊)发《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意见建议的通告》,向全市各界人士广泛征集意见建议20余条;层面二,通过实地调研,征集全市三级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意见建议40余条;层面三,通过召开碰头会和座谈会,征集常委会组成人员意见建议10余条。在此基础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汇总整理和专题研究,先后六易其稿,形成了最终的8个询问问题。这8个问题既是当前社会关切的热点,也是目前海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难点,没有客套寒暄,没有隔靴搔痒,较好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是体现在调研上。为了使调研结果更加真实、准确,海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早谋划、早动手,于今年4月份就着手制定了《关于对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的工作方案》,并由市人大财经委和常委会预工委牵头,兵分两路,持续一个星期对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20多家部门一一进行了调研。调研单位的数量是询问单位数量的近三倍,这种调研广度在以往的询问中是不多见的,也为办公室撰写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和本次询问会议的顺利召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变化三:询问会议由“开卷”改为“闭卷”

本次询问会议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首次采用了“闭卷考试”的形式。海阳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部署会议,强调询问采取“闭卷”的方式,明确要求应询人必须脱稿应答,并将脱不脱稿作为代表满意度测评的重要依据。这一举措立竿见影地提升了“备考”难度,有效地提高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

从询问现场来看,整场询问会议气氛严肃、不走过场,较好地体现了询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市法院和市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尽管会前做了充分准备,但脱稿应答时也难掩紧张之情,有的应询人额头不时冒出汗珠。会后,各部门“一把手”坦言,脱稿应答加深了对难点工作、关键问题的认识,展现了部门应询答复的诚意,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将有力推动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做好下一步工作,也让社会各界看到了人大监督的刚性与政府的担当。

从应询效果来看,相比前三次专题询问,此次8位应询人的应答更加精练朴实、通俗易懂,感染力和互动性更强,实实在在分析了问题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所作的表态发言不回避、不绕圈子,许多工作都明确了目标,承诺了完成时限,较好地体现了政府坦诚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从满意度测评结果看,8个部门的应询答复情况平均得分为94分,较前三次专题询问分别上涨21%、18.6%和14.4%,“不满意票”由之前的8票、5票、6票降至0票。由“开卷”到“闭卷”,一个小小的改变带来的是会风、问风、答风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也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有效地提升了委员代表和群众对人大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专题询问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海阳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的三点新变化,给监督工作增添了新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有力地推动了专题询问的创新性发展。目前,相关询问意见督办工作已经开始。“专题询问始于‘问’而不止于‘答’,关键是要见到整改成效。常委会各相关委室将进一步加强对本次询问所提意见建议的督察工作,加大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对接沟通力度,严格按照各个时间节点的目标任务,采取检查、调研、暗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跟踪监督,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题询问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全市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持久动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英作在总结讲话中如是说。

猜你喜欢

人大常委会信用部门
神秘的植物工厂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不经授权人大常委会主任能代表人大常委会吗?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失信商人的悲剧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提法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