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路径的选择

2018-10-31吴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5期

吴涛

摘 要 高职体育教学始终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的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唯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推进高职体育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改革必要性 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新课改下创新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1.1高职教育的目的要求创新教育的应用

高职教育是比较特殊的教育形式,相比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发激烈的社会需求,不仅要求高职教育要输送专业型人才,更要输送身体强健、心理素质过硬、职场关系处理得当的复合型人才。科学的高职体育教学工作,恰好能够着重训练和提升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但当前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体育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体育教学手段参差不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高职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体育教学对高职生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新课改下,为提升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为优化高职生的综合全面素养,应该积极推动创新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2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创新教育的应用

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创新教育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的体育教学工作,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快速转型的社会条件,都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高职院校的学生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将自身的能力最大化的发挥出来。高职体育教学长期处于鸡肋位置,大部分教师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体育教学工作应该是普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内容。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引导下,体育教学多年来偏重形式,严重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体育的专业性,教学模式“因循而教,依样而学”,这对体育教学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基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创新教育的应用。

2体育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意义

2.1强身健体

人体的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在运动过程中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对机体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中,紧张的情绪以及疲劳的身体都将得到有力的缓解,身心得到有效的舒展,实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

2.2磨炼毅力

体育对人类毅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如说长跑,如果没有一定的毅力,是很难去坚持完成的,不管是什么体育项目,学生在坚持完成的过程中,不只是在按照体制规定来完成一项体育活动,更是在经受精神层面上的一种考验,所以说,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自身毅力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2.3开阔思维

人在运动的过程中,思维将处于活跃的状态,大脑皮层也将一直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特别是涉及到团队荣誉的体育活动中,团队荣誉感极度高涨,此时是开发智力的最好时机,人的思维在这一阶段是开阔的,不受局限的,所以说,体育有利于思维的开拓、智力的开发。

3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措施

体育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目标,指导他们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提高体育水平,并且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以及积极主动性,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与学生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

3.1采取专业兴趣的教学方法

学生真正明白了体育锻炼的实质意义之后,就会将目前的学习、锻炼與今后的工作有机结合,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体育锻炼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让广大学生变被动参加体育锻炼为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所以,在改革教材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与学生生理以及心理的相符合的各项指标。比如:男生更加热衷于表现力量、速度、协调性等方面的运动项目,包括健美、篮球以及足球等等;而女生通常则更加喜欢姿势十分优美、韵律非常强的能够充分展示柔韧以及协调的健美操等一些运动项目。因此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就必须满足学生心理以及生理发展需求等方面入手。

3.2采取接近感受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寻求一条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一条捷径,而接近感受法是一条能够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捷径。采取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学习者的生活感受与学习内容之间找到一个最理想的结合点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球类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给学生传授打球的基本的技术技能;但在当前“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下的球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打球充分感受到不同的球类项目带来的无限乐趣,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这些运动,并且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去了解认识这些项目。使得学生今后运用这些球类运动来充实他们的生活,同时促进他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理念。

3.3采取角色体验的教学方法

高职体育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技能型者,由于大部分的职高学生毕业之后直接进入社会,面对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各种不同的角色的挑战。高职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等,还要承担着提高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将在学校所学到的各种基础理论知识尽快运用工作中去。

4结束语

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为迎合社会需求,综合性提升高职生的素养,全面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应该积极应用创新教育,不断改革课堂组织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实施分层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此外,教师更要创新课堂组织方式,积极渗透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 曹帅.浅谈新课改下高职体育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60.

[2] 汤伟华.创新教育的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教育,2017(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