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文字运用下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2018-10-31朱小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朱小霞

摘 要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语言的魅力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而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直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曾强调过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运用和基础的积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而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字运用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我国当今的教育不断发展与改革,语文教学的质量在逐渐提高,教学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如果继续像传统教学那样限制学生的思维,对培养优秀语文综合素养是极其不利的。纵观现代的小学教学现状,学习效率普遍偏低,学习兴趣不足,排斥学习的心里较为严重,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教师教学流程的缺失,比如:教学目标不明确设立不完全,教学时间缺失或安排不当,学习主题调控能力缺损。所以如今教室应该记住课程的教学理念,从语文教学的根本出发。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加强学生的文学积累,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语言文字的活动。

1要充分的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传统教学的方式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要想从根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学语文知识时的兴趣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兴趣培养的方式一定要从学生们刚接触到语文的时候抓起。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而言,不仅仅要时刻关注着每位学生自身对语文知识感不感兴趣,还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运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充分的感受到语文当中的乐趣并迅速的喜欢上这一门课程。教师在学生刚接触到语文的时候不仅要教导学生对陌生文字的掌握,还要通过学习当中的陌生文字让学生联想到我们生活中日常所遇到的、听见到一些事件,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们掌握语文知识。教师也要不断的去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上的事情结合到一起,这种将现实生活和课堂课本的知识结合到一起的教学方式会吸引学生上课时的兴趣,也让学生勾起了自己学习的欲望,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生们也获得了生活当中的一些经验,培养了学生们对语文的兴趣,也创造了学生想象丰富的可贵品质。

2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累积

语言积累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着重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应用能力。只有学生们做到厚积薄发,把基础知识稳固打好,才能有效的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水平。对此,教师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学生们的语言底蕴,培养学生们的语文优秀素养。首先,教师应当激励学生背诵教材上的重点课文。背诵课文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知,通过经常背诵课文,可以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时更得心应手,对于其含义、规律自然而然的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其次,教师应当激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尽可能的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喜欢的课外书籍,从中积累或者记录一些美文美段美句美词,这样会非常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文学底蕴和文学素养。再者,教师应当激励学生经常参加课余时间的活动,让学生做一个真真切切对生活有所感悟的有心人,在生活中丰富自身,积累所听所闻的成语谚语以及歇后语,以此来更加有效更加容易的丰富学生自身的词汇量。

3举办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合理运用的活动

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所以这样的实践活动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在课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可以根据教学文本中的知识进行安排一些情景再现,通过各种各样的场景来让学生进行实时的语言解说以及联系。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书上册里的《草虫的村落》时,可采用这样的办法,《草虫的村落》里有这样几句话:“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有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的对视良久,然后一起欢悦地走回洞穴里。”教师问学生:“在黑甲虫回到村子的时候它看见了什么?”学生答到:“看见了很多黑甲虫村民”“是从哪里能看出是很多呢?”“这里有很多黑甲虫村民”“从这句话是可以直接看出有许多黑甲虫,那你们还能在别的词语上看出来么?”有位同学举手说到:“熙熙攘攘”“很棒,那你们谁又知道‘熙熙攘攘是什么意思?不许找字典哦”一些在底下找字典的同学听到最后一句话瞬间苦着个脸,教师看一圈底下的同学:“没有同学会么?那大家一起读一下带有‘熙熙攘攘的那句话”“熙熙攘攘的往来”“那么往来有人知道是什么意思么?”这回同学们争前恐后的说到:“就是来回走动的意思”,“就是很热闹的意思”。教师这时候说道:“不错,这就是‘熙熙攘攘的意思,形容来往的人很多,非常热闹的意思。”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加强自身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字与词的教学和朗读训练

字与词是语言教学的基本基础。在小学语文的阶段,教师应该注重的指导学生对字与词的认知和学习,只有打下了坚固的基础知识才能促进同学在学习后期的写作以及阅读知识时可以深入的理解其意。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把这节课需要讲到的知识点和一些重要的词句做成扑克牌大的卡片分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卡片去找书本上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们进行默写及朗读。也可以在课余时间里做一些字词小比赛,由教师鼓舞学生积极参加,充分的让学生们意识到字与词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对于一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阶段字与词的教学同样不能够放松。这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字与词,但是在课堂上的一些必要知识还是需要学习的,并且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书写字与词的规范训练,深入了解字与词所代表的是什么含义,以及一些词句情绪表达的经典之作都需要重视。运用扎实的语言文字教学和语言文字的灵活应用,为语文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及核心素养做出贡献。

朗读是一种让学生感知语言、感悟语言情感的过程,是教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及使学生拥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语文课上第一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文字、学习语言。而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语文课堂上的主旋律,所以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是十分重要的。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的到语言带来的魅力所在,朗读时学生会对朗读的表达情感而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语言运用、语文素养的一些培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们积极发言,带头一起大声朗读课文,让他们去亲近朗读的词语,感受语言中的特点及内容。同时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朗读训练的方式如:要求学生只读一些准字音,掌握了字的读音可以更准确的识字、识词;也可以找一些关于自然风景的文章,在教学的时候带着学生用声音在他们脑海里绘画那些美丽风光,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从小就领悟到大自然的美,激发起学生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美德;把朗读训练当做是一些小比赛让学生们在其中找到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喜爱,进一步发挥语言文字当中的功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师不断的提高学生语文语言应用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同时,自身也应该加强语言综合的素质,这样不止可以为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努力的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一些名人名著,多浏览一些優秀的文学作品并运用到日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在实践中积累语言应用写作知识,同时应多于优秀的领导教育者多进行交流,请教下他人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准。

5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及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全部完成的,还需要继续的探讨下去。教师在教学的课堂上应需继续不断的实践各种教学风格,为培育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采取最有效地帮助。

参开文献

[1] 梁桂明.凸显语言文字运用之美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新课程·上旬,2017(08):10-10.

[2] 曹雪.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J].课外语文:下,2017(12):36-36.

[3] 邱秋玲.关注语言文字运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7(07):3-4.

[4] 何永梅.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J].课外语文:上,2017(08):156-156.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